把酒漫話道德經第六章 心若虛無純淨 其力綿延 用之不竭

把酒漫話道德經第六章  心若虛無純淨 其力綿延 用之不竭


原文: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譯文:生養天地萬物的道(穀神)是永恆存在、超脫生死興衰的,它就像孕育、生產生命的母體,通向這個無比幽深的生殖之源的門徑,就是天地的根本。它綿延存在而又若有若無,而它施展的作用卻無窮無盡。

“道”自從無到有開始,就已經存在,由於他超越天地之變,不在五行之中,所以也就脫離了生老病死,脫離了時空限制,他永恆存在,就如同孕育生命的母體,從原始的一個細胞開始,就遵循著看不見的規律,開始裂變、發育,最後發育成熟後從產道來的人世間。

這些規則沒有什麼力量可以干預,看起來似乎難以捕捉,但是他又總在身邊,真實存在。而且他便是宇宙萬物誕生的本源。似有若無、綿延不絕、無邊無際,而且其產生的作用無比幽深,不彰不顯,無窮無盡。
把酒漫話道德經第六章  心若虛無純淨 其力綿延 用之不竭

這一章闡述了道與天地萬物的關係,由於“道”的初始性和永恆性,他囊括、主宰著存在的一切事物的興衰、繁衍和發展。道既是身邊蠅營狗苟的一切,也是我們自己的內心,內外相關,因果相伴。

那麼,我們如何去把握若有若無的“道”?我們的存在就註定了我們跟道之間有一個障礙,因為存在是道的具象化,而虛無才是道的本質,所以要通過自悟,去看透眼前具象化事物的本質。

不斷的排空自己的雜念,看透自己存在的所有困難和悲歡,虛無內心,達到近道的境界,微塵不驚、和光同塵。這樣的自己才是真實的自己,眼前的存在都是具象化作用的表象、迷障,以身御心,則心亦受困,以心御身,則身心自由。

心力自由,參透天地,時空、宇宙其實都不過一念之間,這種心力的作用,綿延不絕,若有若無卻用之不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