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梦想”发电的乐视,还能走多远?

如果中国互联网要评选最佳演员奖,那么乐视贾跃亭当之无愧可以拿到奥斯卡小金人,而且不忘在台上说上一段豪气万丈,对未来无限憧憬的获奖感言。相信,在贾跃亭执掌乐视高峰期时,谁都有理由相信,贾跃亭或许有一天真能成为下一个乔布斯。

2019年前三季度公告亏损101.94亿元的乐视网,此时又摊上事了。乐视网所在的乐融大厦(原“乐视大厦”)即将拍卖,公司面临被腾出办公区域的窘境,同时要承担612万元的诉讼费用。

昔日站在互联网顶峰的乐视,也面临着被驱逐的命运,如今风雨飘摇的乐视,谁还愿抛出“橄榄枝”?

神坛坠落,乐视裸泳

从一个小县城技术员到创立互联网明星公司,贾跃亭的“传奇”经历,更像是中国互联网成长时代的另一个缩影。

1995年,刚刚大学毕业后的贾跃亭,进入家乡当地的税务局做了一名网络技术管理员,对于敢于折腾的贾跃亭而言,这份差事,也只是维持了两年,两年之后,贾跃亭开始为自己奋斗,在尝试过各种失败之后,最终进入了通信行业,做通信基站配套业务。

2004年,由于3G业务竞争加剧,行业陷入大规模洗牌阶段,贾跃亭开始从3G业务转型做网络视频,也就是此时,乐视移动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启了贾跃亭向互联网行业靠拢的新窗口。

成立乐视网,是贾跃亭打出的最成功的一张手牌。凭借着廉价的版权收购费,乐视网大批量收购视频版权,也正是因为这一前瞻性举措,将乐视网推向了网络视频巅峰期,从中获取了大量版权费、分销费以及用户会员费等。

2008年,乐视网获得了北汇金立方、深圳创新投资等的3家公司投资的5200多万元,两年之后的乐视网,一路高歌猛进挺进创业板,成为A股市场首家网络视频上市公司,上市后的乐视网,手握重量级资金开始布局各个领域,电视、手机、影视、地产,无一落下。

在挺进硬件市场后的乐视,不断推出新品来刺激投资市场,乐视盒子、乐视TV、超级电视等就是彼时的产物,随着水涨船高的贾跃亭,身价一度达到180亿元,乐视网成为创业板市值第一的公司。

但此时,火种也悄悄埋下,一家纯互联网基因的上市公司,去触碰尚未接触过的硬件市场,排斥效应不容置疑,创立初期的乐视电视、超级电视、手机等,通过大规模营销手段以及低价补贴策略切入市场,一直作为集团亏损业务运作,也就直接成为乐视此后“鸡肋”项目。

生态池是贾跃亭一直推崇的概念,通过打通周边领域资源,围绕文化内容输出,形成以乐视网为中心的辐射圈,从网络资源到文化内容,再到智能硬件。想法是好,无奈盘子实在太大,太早的概念往往还无法适应彼时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各个行业之间的承接性并不是很强,乐视尚缺乏足够实力去补齐闭环链中的各个短板,诸如手机、电视等终端产品。

危机到来的前夕,往往伴随着戏剧化的色彩。2016年年底,有消息称乐视的资金链断裂,拖欠供应商一百多亿元货款,已被拒绝供货,随后讨债闹剧上演。墙倒众人推,围绕生态池构建起的商业,也在一步步走向破灭,关联交易逐渐浮出水面,各个产业之间存在利益交割,致使利润虚高,投资人遂口诛笔伐。

此时的贾跃亭已成为投资圈里赫赫有名的“骗子”,而乐视也进入寒冬期。贾跃亭公开承认乐视网存在资金链紧绷,当时他已质押乐视网9.83亿股份,占总股本的24.63%。

“生态化反”里的梦想王国

“生态化反”是贾跃亭在乐视提出的概念,意思是将乐视扩充,建立各个不同渠道的生态,生态与生态直接相互连通,产生化学反应,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大生态体系。

然而,自信成就了乐视,也覆灭了乐视。对于资金并不充裕的乐视而言,同时链通电视、手机、影视、体育、金融以及汽车,依附版权分销以及广告支撑的乐视,已经无法为大生态提供充足现金流,背负的压力不言而喻。

为了打造生态圈,乐视网需要更多资金注入到内容和终端。资金成为运作乐视最大需求,在外部融资不顺时,贾跃亭选择自己减持股份套现,并把资金无息贷款给乐视发展新业务。根据Wind数据显示,自2013年3月8日至2014年7月8日期间,贾跃芳、贾跃亭姐弟二人共完成了股权质押33次。

但自筹资金的方式并未补齐乐视漏洞,战略决策的错误、时机选择的失误,直接导致乐视梦破。业务更新迭代太快,多方阵齐头并进步伐过大,烧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融钱的速度,乐视面临崩塌!

“因乐视总是与众不同,所以经常有人嘲笑我们自不量力,质疑我们太会讲故事”,这是贾跃亭在2015年感恩节致全员信中写道的激励语,而两年之后的乐视因资金链断裂、生态汽车受阻、高管频繁离职、易到提现难、乐视网财务危机、贾跃亭夫妇资产被冻结......负面消息接踵而至,乐视网陷入泥塘。

2017年7月6日,乐视网发布公告称,贾跃亭将辞去乐视网董事长一职,退出董事会,辞职后将不再在乐视网担任任何职务,自此,贾系乐视网告一段落。

资金断层,乐视网回天乏术

乐视的困境,没有迎来最终审判,就在乐视奄奄一息之时,乐视迎来了第二春。2017年1月13日,乐视宣布成功融资168亿元,作为山西老乡的孙宏斌投资给乐视150亿,至此,融创系开始进驻乐视。

2017年7月21日,孙宏斌成为乐视网新一届董事长,伺机将乐视彻底改造,但孙宏斌并没有意识到乐视洞究竟有多深。

在经历重磅注入电视业务无果之后,乐视的“缺钱”困境再度加深,亏损进一步加大。2017年10月27日,乐视网三季度财报发布,乐视网前三季营收60.95亿元,同比下滑64%,亏损16.52亿元。乐视市值也在创业版呈现一路“跌跌不休”,从最高市值超过1700亿元,到如今只剩67亿元,跌幅超过96%,大批资金在逃离乐视。

从巅峰跌入谷底,乐视用了不到三年,期间,也不乏尝试自救办法。以影视版权、内容孵化出道的乐视影业,一直是乐视的根基,加上文化产业的兴起以及前期文化内容IP的布局,孙宏斌执掌乐视后,乐融致新以及乐视影业成为乐视“起死回生”救命稻草。

但困于乐视体系庞大,其它业务尚处于大规模亏损状态,资金链断层已经无法单靠某项业务带动。2018年9月22日,融创作价约7.73亿元从乐视控股手中接盘乐融致新和乐视影业股权,而孙宏斌也退出乐视,辞去乐视网董事长一职,并不再在乐视网担任任何职务,孙宏斌时代的新乐视也宣布终结。

2019年1月8日起,乐视控股旗下的世茂·工三商业地产三度流拍。乐视网股票已于2019年5月13日起暂停上市,距退市仅一步之遥。而在大洋彼岸造车的贾跃亭,拟在美国法庭主动申请个人破产重组,据贾跃亭债务处理小组称,截至目前贾跃亭已替公司偿还债务超30亿美金,待偿还债务总额约为36亿美元。

乐视方面表示,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债务处理小组未拿出可实质执行的完整处理方案,乐视网未因债务解决方案获得任何现金。

无论是贾跃亭时代还是孙宏斌时代,乐视的根本性问题在于布局过大、资金匮乏、股权复杂。一方面,在资源优渥时期过于强调建立强生态系,所布局的产业周期长,资金回笼慢,上下游无法兼顾,任何一层现金流断裂,都将造成致命伤;另一方面,管理层变更频繁,股权关系复杂,权与责无法实现捆绑,权责关系与利益脱离,致使乐视难以聚焦业务,无法产生联动效应。

如今的乐视已经处在风雨飘摇阶段,过度融资已经极大透支了它的“信誉”,创始人出走、投资人下车,对于乐视而言,换一副皮囊或许才能等来另一道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