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深圳最大經濟體成績發佈:392家上市公司+325.6萬員工+64%GDP


深圳前三季度GDP成績已經發布,深圳 的上市公司成績如何?

11月7日,中國(深圳)綜合開發院研究發佈了《深圳上市公司發展報告(2019)》。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0月31日,深圳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110415億元,相當於上年深圳GDP(24222億元)的4.56倍。

根據報告,如果將深圳上市公司整體視為一個“經濟體”,那麼2018年“深圳上市公司經濟體”的“生產總值”(由上市公司的員工薪酬、納稅總額、淨利潤三部分加總計算得出)達到15476億元,相當於同期深圳市GDP的64%;比2017年增長了15.8%,相當於深圳市GDP增速的2倍。

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深圳上市公司總數達到392家,員工總數達到 325.60 萬人,當年員工總薪酬達到 5109.65 億元。

深圳上市公司發展報告(2019)

深圳上市公司群體是深圳優秀企業的傑出代表,對深圳特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巨大。總結好、利用好深圳上市公司發展經驗對推進我國資本市場以及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作為首批國家高端智庫的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在 2018 年發佈了首期《深圳上市公司發展報告》,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也得到廣大上市公司的強烈共鳴和高度認同,對宣傳和推廣深圳上市公司發展經驗發揮了良好作用。 在首期報告取得較好效果的基礎上,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CDI)繼續編制《深圳上市公司發展報告(2019)》,全面、客觀反映深圳上市公司發展的現狀、特徵、趨勢,進一步提煉深圳上市公司發展成就與經驗,形成更多規律性認識,剖析深圳上市公司發展存在的問題,研究提出針對性政策建議,力爭以高質量的研究服務推


動我國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深圳上市公司發展報告(2019)》分為“2018 年深圳上市公司總體狀況”“深圳上市公司競爭力評價”“問題與政策建議”三個部分。

1

2018年深圳上市公司總體狀況

1.1縱覽:392 家上市公司、分佈於十大行業

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深圳上市公司總數達到 392 家。在 2018年當年,深圳新增上市公司 25 家,其中以 IPO 方式實現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 24 家(境內 11 家、境外 13 家),從外地遷入 2 家(順豐控股、北訊集團),退市摘牌 1 家(創益太陽能)。企業詳細名單參見附錄 1、附錄 2。

從上市地點來看,深圳上市公司分佈於境內外各主要資本市場,境內上市公司 285 家,境外上市公司 118 家,其中有 10 家公司在 A股、港股兩地上市,1 家公司(廣深鐵路)同時在 A 股、港股和美股三地上市(如表 1.1 所示)。

從行業分佈來看,深圳上市公司所處行業分佈廣泛,全面覆蓋了Wind 資訊 11 類一級行業。本報告因研究需要,將 wind 資訊一級行業中的“日常消費”行業和“可選消費”行業合併為“消費”行業,因而深圳上市公司分佈於十大行業之中(如表 1.2 所示)。其中,信息技術行業企業最多,有 138 家,佔深圳上市公司總數的 35.2%,其次是工業企業 93 家、佔比 23.7%,消費業企業 58 家、佔比 14.8%,這三大深圳上市公司發展報告(2019) 行業上市公司佔深圳上市公司總數的 73.7%。

在下文中,本報告將主要基於對上市公司年報的數據挖掘,研究分析深圳上市公司的發展情況。剔除股票長期停牌、截至 2019 年 6月 30 日未公開年報等特殊狀況的 25 家公司,本報告的研究對象包括 了 367 家深圳上市公司。

剔除股票長期停牌、截至 2019 年 6月 30 日未公開年報等特殊狀況的 25 家公司,通過對 367 家深圳上市公司年報進行分析,報告提出以下主要結論和觀點:

1.2市值:規模超過 11 萬億、科技金融佔比七成

截至 2019 年 10 月 31 日,深圳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 110415 億元,相當於上年深圳 GDP(24222 億元)的 4.56 倍。從市值的行業分佈來看,市值主要集中在信息技術行業和金融行業,反映出深圳經濟“科技+金融”雙輪驅動的顯著特徵。信息技術行業上市公司市值為 45821 億元,佔深圳上市公司總市值 41.50%,金融行業上市公司市值為 33047 億元,佔總市值 29.93%,兩者合計佔深圳上市公司總市值比重達到 71.43%,其他行業上市公司市值佔比均不超過 10%(如表 1.3 所示)。

從市值的企業分佈來看,市值主要集中在極少數高市值企業,頭部效應十分明顯。市值在 10000 億元以上、1000 億元到 10000 億元之間的上市公司分別只有 2 家和 17 家,但市值分別佔深圳上市公司總市值的 39.14%和 34.96%,兩者合計佔深圳上市公司總市值比重達到 74.10%。100 億元市值以下的公司有 276 家,佔深圳上市公司總數深圳上市公司發展報告(2019) 75.20%,但市值合計只有10955億元,佔深圳上市公司總市值的9.92%(如表 1.4 所示)。

截至2019年10月31日,市值最大的深圳上市公司是騰訊控股, 市值高達 27582.6 億元;緊隨其後是中國平安,市值達到 15628.6 億元;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工業富聯、萬科、中信證券、中國恆大、邁瑞醫療、順豐控股也進入了深圳上市公司市值十強,而進入深圳上 市公司市值前 50 的門檻為 226.7 億元(如表 1.5 所示)。

1.3財務:營收過 5 萬億、淨利潤近 6000 億元

截至 2018 年底,深圳上市公司的總資產總規模 286089 億元,淨資產總規模 47941 億元;2018 年實現營業收入總規模 53720 億元,實現淨利潤總規模 5859 億元。

從營業收入看,營收最高的中國平安達到 9768.32 億元,中國恆大、萬科、騰訊控股、招商銀行、中興通訊、比亞迪、平安銀行等企業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上述8家企業營業收入合計達到29657.23 億元,佔深圳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總規模的 55.2%。進入“深圳上市公司營收規模 50 強”,營業收入需要達到 134.28 億元的門檻(如表 1.6 所示)。

從實現利潤看,中國平安淨利潤超過千億、達到 1204.52 億元,招商銀行、騰訊控股、萬科、中國恆大、平安銀行、招商蛇口、工業富聯、金地集團、華僑城等企業淨利潤超過 100 億元,上述 10 家企業淨利潤合計 4512.38 億元,佔深圳上市公司淨利潤總規模的 77.0%。進入“深圳上市公司淨利潤規模 50 強”,淨利潤需要達到 9.79 億元的門檻(如表 1.6 所示)。

1.4研發投入:總規模過千億、信息技術行業佔 2/3

在 367 家深圳上市公司中,在 2018 年年報中專門披露研發費用的企業有 294 家,佔比超過 80%,這說明深圳上市公司普遍重視研發投入和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這 294 家深圳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合計為1082.2 億元,平均研發強度(研發投入總額與營業收入總額之比)為2.05%。

從研發投入的行業分佈來看,研發投入集中於信息技術行業,顯示深圳在信息技術產業上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優勢有望進一步增強。信息技術行業上市公司研發投入為 720.78 億元,佔深圳上市公司披露總研發投入 66.60%;消費行業、工業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125.01 億元、123.00 億元,分別佔深圳上市公司披露總研發投入11.55%、11.37%,其他行業上市公司研發投入佔比均不超過 5%(如表 1.8 所示)。

從研發投入的企業分佈來看,騰訊控股和中興通訊研發投入超過100 億元,工業富聯、比亞迪、立訊精密、歐菲光、順豐控股、深天馬、比亞迪電子、瑞聲科技、邁瑞醫療、創維集團、鵬鼎控股、海能達、欣旺達、中集集團和中廣核電力等 15 家企業研發投入超過 10 億元,研發投入在 5 億元~10 億元的上市公司有 14 家,還有 92 家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也在 1 億元以上(如表 1.8 所示)。而企業進入“深圳上市公司研發投入50 強”,研發支出需要達到 2.65 億元的門檻(如表 1.9 所示)。

1.5利用資本市場:融資 23000 億、併購交易過千億

深圳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主要包括股票融資、債券融資和併購交易三大內容。

1.5.1 股票發行

2018 年,有 62 家深圳上市公司通過發行股票實現再融資,合計融資額達到 637.73 億元。其中,再融資額超過 100 億元的企業有 2家,10 億元到 100億元的企業 7 家,1 億元到 10 億元的企業有 19家,股票再融資額靠前的企業以工業、信息技術行業為主(如表 1.10所示)。

1.5.2 債券發行

2018 年,有 49 家深圳上市公司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實現債務融資,累計債券融資額達到 22087.41 億元,達到當年深圳上市公司股票發行再融資總額的 34.6 倍。其中,債券融資額超過 1000 億元的企業有3 家,100 億到 1000 億的企業有 11 家,債券融資額靠前的企業以金融、房地產業為主(如表 1.11 所示)。

1.5.3 併購交易

2018 年,有 98 家深圳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披露了併購交易金額, 累計併購交易額達到 1156.77 億元。其中,併購交易額超過 100 億元的企業有 3 家,10 億到 100 億的企業有 12 家,併購交易主要發生於 深圳具備優勢的房地產、信息技術、工業等行業的領軍企業(如表 1.12 所示)。

1.6 國際化經營:信息技術行業主導、四成企業境外收入佔比超過 10%

在 367 家深圳上市公司中,在年報中有 225 家企業披露了境外收入情況,佔比達到 61.3%,超過六成,表現出深圳上市公司整體極高的國際化經營水平。其中,境外收入比重達到 50%以上的企業有 43家,佔比 11.7%;境外收入比重處於 40%~50%的企業有 17 家,佔比4.6%;境外收入比重處於 30%~40%的有 23 家,佔比 6.3%;境外收入比重處於 20%~30%的有 28 家,佔比 7.6%;境外收入比重處於10%~20%的有 35 家,佔比 9.5%;上述境外收入比重超過 10%的企業共有 146 家,佔比達到 39.8%,將近四成(如表 1.13 所示)。

境外收入比重排名前十的深圳上市公司依次為萊寶高科、明陽電路、丹邦科技、新昌創展控股、同為股份、海普瑞、太辰光、立訊精密、九有股份和天彩控股,以信息技術企業為主。排名前列的深圳上市公司如表 1.14 所示。

1.7 承擔社會責任:創造就業 300 萬、貢獻稅收 4500 億

截至 2018 年底,深圳上市公司員工總數達到 325.60 萬人,當年員工總薪酬達到 5109.65 億元。其中,中國平安、工業富聯、比亞迪、順豐控股、中國恆大及萬科等 6 家公司員工數量超過 10 萬人,共有51 家公司員工數量超過 1 萬人(如表 1.15 所示)。

在稅收貢獻方面,2018 年深圳上市公司合計納稅 4507.66 億元。其中,中國平安、萬科、中國恆大和招商銀行等 4 家企業納稅超過 500億元,另外還有平安銀行、招商蛇口、騰訊控股、華僑城及金地集團等 5 家企業納稅超過 100 億元,年納稅額超過 10 億元的企業總數達到 37 家(如表 1.16 所示)。

1.8 綜合比較:“深圳上市公司經濟體”跑贏深圳市

與 2017 年相比,2018 年深圳上市公司主要發展指標實現快速增長。如表 1.17 所示, 2018 年深圳上市公司數量從 367 家增加到 392家,增長了 6.8%;而同期市值增長了 39.8%,研發投入增長了 39.2%,營業收入增長了 32.0%,員工薪酬增長了 27.2%,員工數量增長了25.7%,淨資產增長了 21.1%,上述指標增速均超過 20%;另外,總資產增長了13.1%,稅收貢獻增長了16.9%,增速高於同期深圳市GDP 名義增速(7.9%);僅僅淨利潤指標增速相對偏低,增長了 6.6%。

如表 1.18 所示,如果將深圳上市公司整體視為一個“經濟體”, 那麼 2018 年“深圳上市公司經濟體”的“生產總值”達到 15476 億元, 相當於同期深圳市 GDP 的 64%;比 2017 年增長了 15.8%,相當於 深圳市 GDP 增速的 2 倍。同時,員工總數相當於深圳市在崗職工人 數的 56%,貢獻稅收相當於深圳市產業稅收總量(不計海關稅收和證 券交易印花稅)的 77%,研發投入相當於深圳市研發投入的 106%。

可以說,深圳上市公司整體作為一個“經濟體”,在經濟總量、發展速 度、創新能力、稅收產出、創造就業等方面與深圳市“實力”接近,兩 者相互促進、相互成就。

2

深圳上市公司競爭力評價

報告利用三級、27個具體指標從規模實力、發展潛力、經營能力、社會貢獻力四個維度對深圳上市公司競爭力進行綜合競爭力評價和專項競爭力評價。

(1)綜合競爭力十強

中國平安、騰訊控股、萬科、中國恆大、邁瑞醫療、招商蛇口、匯頂科技、立訊精密、開立醫療、招商銀行。

中國平安、騰訊控股、萬科、中國恆大繼續保持前四排名,2018年新上市的邁瑞醫療位居第5,招商蛇口保持第6排名,匯頂科技、立訊精密分別上升5位排名第7、第8,開立醫療上升18位排名第9,招商銀行下降5位排名第10。

(2)規模實力十強

中國平安、招商銀行、騰訊控股、中國恆大、萬科、平安銀行、工業富聯、招商蛇口、中信證券、中廣核電力。

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兩家金融機構規模優勢明顯,兩家企業合計總資產規模達到12.79萬億,接近深圳上市公司的總資產總規模的1/2。從行業來看,6家金融企業和5家房地產企業進入“規模實力20強”,合計佔比超過一半。

(3)發展潛力十強

康泰生物、邁瑞醫療、匯頂科技、名家匯、招商蛇口、火巖控股、騰訊控股、萬科、深信服、小贏科技。

康泰生物、邁瑞醫療及匯頂科技三家公司增速領先優勢明顯,康泰生物的三年淨資產年均增速、營業收入年均增速及扣非淨利潤年均增速分別為41.49%、64.54%及91.44%,邁瑞醫療分別達到32.41%、19.73%及39.22%,匯頂科技分別達到51.81%、49.24%及21.40%。從行業來看,發展潛力前兩名均為醫療保健企業;信息技術企業進入“發展潛力20強”數量最多,共有8家。

(4)經營能力十強

凱中精密、共進股份、華夏動漫、深天馬、民德電子、景旺電子、開立醫療、新綸科技、崇達技術、協同通信。

經營能力排名前列的企業都不是大型企業,顯示出深圳中小上市企業普遍有較高的經營水平和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從行業來看,有10家信息技術企業進入“經營能力20強”,佔到一半份額。

(5)社會貢獻力十強

唐宮中國、捷順科技、匯潔股份、共進股份、東江集團控股、贏家時尚、富安娜、佳華百貨控股、博士眼鏡、天威視訊。

唐宮中國是唯一社會貢獻力滿分的公司,其2018年每億元總資產創造的員工就業崗位達到了528人,在深圳上市公司中排第一;當年股票分紅的股息率達到了18.9%,排名第二;每億元總資產稅收產出571萬元,居於深圳上市公司前列。從行業來看,消費行業企業和信息技術企業分別有7家進入“社會貢獻力20強”,而且7家消費行業企業全部位列前十,顯示消費行業上市公司在承擔社會責任上具有巨大優勢。

3

問題與政策建議

3.1 深圳上市公司存在業績下滑、風險擴大、社會責任意識不足等問題



通過對深圳上市公司的分析和評價,可以發現深圳上市公司發展仍存在一系列突出問題:

一是經濟下行壓力下經營業績普遍下滑。2018 年深圳上市公司

營業收入比 2017 年增長了 32.0%,淨資產增長了 21.1%,而淨利潤只增長了 6.6%,以淨利率、淨資產收益率(ROE)計算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出現明顯下降。從上市公司個體來看,2018 年有接近一半、175家上市公司扣非淨利潤低於 2017 年;虧損企業達到了 56 家,佔全部上市公司 15.2%。

二是上市公司風險進一步擴大。在深圳上市公司發佈 2018 年年報之後,ST 企業達到 9 家,其中有 8 家是新增 ST 企業。從企業被ST 的原因來看,5 家企業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3 家持續淨利潤為負或者經營產生巨大變動無法恢復,1 家由於存在股權爭議且無法進行財務數據披露。從整體來看,在宏觀經濟下行、經營業績下滑的形勢下,深圳上市公司存在風險進一步放大的更大可能性。

三是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意識亟待提升。深圳上市公司中有 344 家企業披露了 2018 年度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相關信息,佔比超過 90%,但絕大多數企業只是在年報中披露有關信息,只有極少數企業發佈了專門的社會責任報告。從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的質量來看,整體對於ESG(環境、社會、治理)關鍵指標覆蓋水平偏低,難以有效評價上市公司承擔社會責任的水平,這說明深圳上市公司主動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還普遍薄弱。

3.2 提升深圳上市公司競爭力、推進深圳上市公司更好服務深圳發展

深圳需要進一步將深圳上市公司發展提升到經濟社會發展主戰略高度,持續推進深圳上市公司板塊擴容、質量提升、做優做強,為未來深圳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核心動力。

一是持續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和民營企業上市。民營企業是深圳上市公司的主力軍。深圳需要著力構建更加完備、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體系,優化營商環境,針對民營企業、創新創業提供更加精準、更加貼心的公共服務,推進一大批優秀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並在創業板、科創板、納斯達克等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推動深圳上市公司板塊擴容。

二是鼓勵深圳上市公司用好用足資本市場。國際發達資本市場發展經驗表明,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不僅限於股票融資、債券融資等傳統工具,還包括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兼併收購、資產重組等多元化資本市場工具。深圳可建立良好的上市公司公共服務平臺和政策獎補體系,鼓勵和引導深圳上市公司積極探索使用各類資本市場工具,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地位和資本市場平臺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三是引導深圳上市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是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特徵。深圳可以建立相關激勵機制,鼓勵上市公司主動披露、高質量披露履行社會責任信息,把承擔社會責任作為公司經營發展重要戰略,推進上市公司在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方面做好表率。

四是有效防範和化解上市公司風險。深圳在全國率先出臺上市公司紓困政策,助力上市公司穩定發展。為積極應對深圳上市公司經營業績下滑、風險擴大形勢,深圳可以進一步深入開展對上市公司各類風險的全面排查、防範和監測工作,以市場化方式對困難企業進行紓困,保障深圳上市公司和深圳經濟發展的健康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