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青年
一、西涼軍事集團
1、西涼軍發跡於西涼苦寒之地,部眾多有羌族人,蓄養騎兵,漢朝馬具的更新換代、馬鞍的普及使馬戰更加普及;馬甲的生產,保護戰馬,使西涼鐵騎更加安全。西北艱難困苦的生活環境,使得西涼軍武藝高強、驍勇善戰。
2、遊牧民族習氣重,西涼軍具備豪邁任俠的英雄主義精神,但另一面由於農耕不興,西涼軍喜歡劫掠,草菅人命,殘暴不仁。這種遊俠習性使西涼軍難以俘獲民心,這是他們失敗的一個原因。
3、西涼軍中內部派系眾多,長期內耗,自相殘殺,聯盟也是鬆散的軍事聯盟,隨時翻臉。董卓一死,就分裂成董卓系、牛輔系。李傕郭汜樊稠等方才共同攻破長安,轉眼間李郭殺樊稠,隨後李傕郭汜大交兵。
4、西涼軍反覆無常,翻臉無情,有奶便是娘。韓遂與馬騰方才結盟,不久便相互攻殺,韓遂殺馬騰妻子。
5、出身西涼的軍閥們不懂發展農業,缺少長遠的政治理念,不能建立長久有效的統治。上天給了董卓、李傕、郭汜等足夠的機會,掌握天子,卻不能讓他們成為一代英豪。
二、董卓軍事集團
1、董卓崛起的原因
董卓軍事集團與韓遂馬騰集團有所不同,董卓是屬於官軍系統。
東漢末年的涼州三明(皇甫規、張奐與段熲)治羌揚名,開啟了涼州軍閥的先河。董卓作為三明下一輩的涼州軍閥,除具備治羌能力外,還有著三明沒有的擁兵野心。所以他經營涼州時,一面鎮壓黃巾軍和羌亂,掌控涼州兵馬,也不忘收買羌帥人心。
少好俠,嘗遊羌中,盡與諸豪帥相結。後歸耕於野,而豪帥有來從之者,卓與俱還,殺耕牛與相宴樂。諸豪帥感其意,歸相斂,得雜畜千餘頭以贈卓。——《三國志·董二袁劉列傳》
董卓日益壯大,成為西涼最強的軍事集團。朝廷兩次要徵調他離開涼州,他都上表拒絕。終於逮到何進召其進京的機會。
董卓能入主中樞,獨攬朝綱,原因有:
①、董卓經營涼州,掌握了兵馬,同時還俘獲了羌帥人心;
②、審時度勢,借戚宦之爭入洛陽,成為洛陽之主;
③、又吞併了丁原的幷州軍、何進何苗的北軍禁軍。幷州軍由呂布掌握,北軍禁軍由其弟弟董旻掌控
④、廢除漢少帝,誅殺何太后等外戚,終結了戚宦之爭,又立傀儡漢獻帝劉協,玩弄於鼓掌之中。
2、董卓滅亡的原因
董卓作為軍閥專政的始作俑者,卻不得善終。原因如下:
①、董卓作為外來軍閥,儘管一直重用官僚士大夫集團,卻仍為王允等世家大族輕視;
②、董卓開了軍閥專政的先河,袁紹、袁術等世家大族或者地方牧守,聯合地方豪強,割掉地盤,以討伐董卓為名,開啟了軍閥割據的時代。討董軍聲勢浩大,董卓難以抵擋,被迫遷都長安,將皇帝與文官拖入自己的地盤。
③、董卓儘管吞併了幷州軍、北軍禁軍,但未能收穫軍心;且董卓為人暴躁,逐漸與幷州軍呂布矛盾激化;
④、董卓為躲避討董聯軍,遷都長安,將漢獻帝遷入自己的勢力範圍關中,為洛陽官僚百姓不滿;遷都過程中,董卓殘暴不仁,劫掠洛陽,失去了民心。
在袁紹、袁術組織討董聯軍,在外部攻擊董卓,而內部士族與幷州將領聯手。最終192年4月,王允與呂布誅殺董卓。
三、董卓滅亡後的董卓系
1、董卓系崛起與分裂
董卓系軍閥原是靠著董卓的威望和權力凝聚成一個鬆散的軍事聯盟,董卓死後丟了登時分裂成各個小軍事集團。董卓手下將領分兩派系,一是涼州系,包括弟弟左將軍董旻、侄子董璜(侍中、中軍校尉)、牛輔(董卓女婿、中郎將)、董越(中郎將)、段煨(中郎將)、胡軫(東郡太守、大督護)、徐榮(中郎將)、及校尉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一是幷州系,有中郎將呂布。
董卓遷都後,分配了部署。“(董卓)乃使東中郎將董越屯澠池,中郎將段煨屯華陰,中郎將牛輔屯安邑,其餘中郎將、校尉,布在諸縣,以御山東。“愛將董起、段煨、牛輔的潼關附近呈三角佈防。此後
董卓伏誅後,徐榮、胡軫、李肅投降了王允。王允手下掌握了呂布的幷州軍、徐榮胡軫等董卓降軍,可謂兵強馬壯。但董卓女婿牛輔仍盤踞在陝縣,董卓死後,牛輔殺董越,兼併其軍隊。愚惷倨傲的王允不願赦免牛輔等董卓餘孽,反而派李肅討伐之,結果為牛輔大敗。此後牛輔被親信所殺,軍隊由親信李傕、郭汜、張濟掌管。
192年6月,因無朝廷赦書,李傕、郭汜、張濟聽賈詡之計,合兵攻打長安,沿途董卓舊部樊稠、李蒙、王方紛紛投靠,合圍長安。逐呂布、誅王允,殺徐榮、降胡軫,掌握了長安大權。
董卓系能在董卓死後迅速崛起的原因是:西涼軍驍勇善戰,愚蠢的王允不願意赦免涼軍,反而派兵討伐,西涼軍狗急跳牆,合圍長安。
所以說董卓的涼州軍成立的因素非常多,且不說有沒有兒子,或者兒子死沒死。單說他死之後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壓制這些驕兵悍將的。所以。為什麼沒有人能在董卓死後繼承涼州軍事集團。主要是因為在他死之前他並沒有安排好內部的矛盾,和選定繼承人。所以在他死後強及一時的涼州軍就支離破碎、群龍無首了。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平凡的世界0430
董卓有兄弟三人,董擢,董卓,董旻,董擢早卒,有一子董璜,董卓兒子早夭,入洛陽後董卓集團核心有董卓本人,三弟董旻,侄子董璜,女婿牛輔,在呂布殺死董卓之後,董旻等宗族成員一同被殺。
而董卓麾下的西涼軍五員重將,在他死後群龍無首,徐榮、段煨、胡軫投降朝廷,牛輔、董越不肯投降。屯駐澠池的董越急匆匆趕往陝縣找牛輔商議對策,卻被牛輔殺死,於是董卓的主力部隊盡歸牛輔所領;至於牛輔則在與呂布交戰戰敗後被親信所殺,剩下的就是董卓軍中級將領,領導力遠遠不足,比如李傕郭汜之流最初只是校尉一級軍官,無法掌控董卓部下軍隊。
姜賀六渾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呂布所殺,很多人都以為漢室將迎來中興。但董卓被殺之後,本來是群龍無首的西涼軍發動叛亂,殺死董卓的兩大主謀王允被逼自殺,而呂布則逃出長安。
讓人感到奇怪的是,逃出長安的呂布迅速成為割據一方的大軍閥,搞得曹操、劉備一度都非常狼狽。既然如此,在董卓死後,乾兒子呂布為什麼沒有繼承和控制群龍無首的西涼軍呢?
首先,呂布雖然是董卓的乾兒子,在西涼軍中處於核心地位。但呂布是幷州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包頭市九原區)人,早年是丁原的幷州將領,對於西涼軍來說則是“半路出家”的成員。
正因如此,呂布在西涼軍中的威望和影響並沒有那麼大,只是依靠董卓“狐假虎威”。董卓被殺之後,呂布在西涼軍中的威望和影響一落千丈,很難成為西涼軍全體服從的新一代共主。
其次,西涼軍實際上是西北多個割據軍閥組成的聯盟,而董卓則是唯一能夠控制整個聯盟的盟主。董卓死後,西涼軍本來就已經解散了,像馬騰、韓遂這些軍閥就脫離西涼軍聯盟自立了。
如果不是王允過於激進的措施迫使瀕臨的西涼軍為了生存而重新團結,西涼軍早就跟著董卓消失了。而四分五裂早已破裂。
塞罕壩林場
一、西涼軍事集團
1、西涼軍發跡於西涼苦寒之地,部眾多有羌族人,蓄養騎兵,漢朝馬具的更新換代、馬鞍的普及使馬戰更加普及;馬甲的生產,保護戰馬,使西涼鐵騎更加安全。西北艱難困苦的生活環境,使得西涼軍武藝高強、驍勇善戰。
2、遊牧民族習氣重,西涼軍具備豪邁任俠的英雄主義精神,但另一面由於農耕不興,西涼軍喜歡劫掠,草菅人命,殘暴不仁。這種遊俠習性使西涼軍難以俘獲民心,這是他們失敗的一個原因。
3、西涼軍中內部派系眾多,長期內耗,自相殘殺,聯盟也是鬆散的軍事聯盟,隨時翻臉。董卓一死,就分裂成董卓系、牛輔系。李傕郭汜樊稠等方才共同攻破長安,轉眼間李郭殺樊稠,隨後李傕郭汜大交兵。
4、西涼軍反覆無常,翻臉無情,有奶便是娘。韓遂與馬騰方才結盟,不久便相互攻殺,韓遂殺馬騰妻子。
5、出身西涼的軍閥們不懂發展農業,缺少長遠的政治理念,不能建立長久有效的統治。上天給了董卓、李傕、郭汜等足夠的機會,掌握天子,卻不能讓他們成為一代英豪。
二、董卓軍事集團
1、董卓崛起的原因
董卓軍事集團與韓遂馬騰集團有所不同,董卓是屬於官軍系統。
東漢末年的涼州三明(皇甫規、張奐與段熲)治羌揚名,開啟了涼州軍閥的先河。董卓作為三明下一輩的涼州軍閥,除具備治羌能力外,還有著三明沒有的擁兵野心。所以他經營涼州時,一面鎮壓黃巾軍和羌亂,掌控涼州兵馬,也不忘收買羌帥人心。
少好俠,嘗遊羌中,盡與諸豪帥相結。後歸耕於野,而豪帥有來從之者,卓與俱還,殺耕牛與相宴樂。諸豪帥感其意,歸相斂,得雜畜千餘頭以贈卓。——《三國志·董二袁劉列傳》
董卓日益壯大,成為西涼最強的軍事集團。朝廷兩次要徵調他離開涼州,他都上表拒絕。終於逮到何進召其進京的機會。
董卓能入主中樞,獨攬朝綱,原因有:
①、董卓經營涼州,掌握了兵馬,同時還俘獲了羌帥人心;
②、審時度勢,借戚宦之爭入洛陽,成為洛陽之主;
③、又吞併了丁原的幷州軍、何進何苗的北軍禁軍。幷州軍由呂布掌握,北軍禁軍由其弟弟董旻掌控
④、廢除漢少帝,誅殺何太后等外戚,終結了戚宦之爭,又立傀儡漢獻帝劉協,玩弄於鼓掌之中。
2、董卓滅亡的原因
董卓作為軍閥專政的始作俑者,卻不得善終。原因如下:
①、董卓作為外來軍閥,儘管一直重用官僚士大夫集團,卻仍為王允等世家大族輕視;
②、董卓開了軍閥專政的先河,袁紹、袁術等世家大族或者地方牧守,聯合地方豪強,割掉地盤,以討伐董卓為名,開啟了軍閥割據的時代。討董軍聲勢浩大,董卓難以抵擋,被迫遷都長安,將皇帝與文官拖入自己的地盤。
③、董卓儘管吞併了幷州軍、北軍禁軍,但未能收穫軍心;且董卓為人暴躁,逐漸與幷州軍呂布矛盾激化;
④、董卓為躲避討董聯軍,遷都長安,將漢獻帝遷入自己的勢力範圍關中,為洛陽官僚百姓不滿;遷都過程中,董卓殘暴不仁,劫掠洛陽,失去了民心。
在袁紹、袁術組織討董聯軍,在外部攻擊董卓,而內部士族與幷州將領聯手。最終192年4月,王允與呂布誅殺董卓。
三、董卓滅亡後的董卓系
1、董卓系崛起與分裂
董卓系軍閥原是靠著董卓的威望和權力凝聚成一個鬆散的軍事聯盟,董卓死後丟了登時分裂成各個小軍事集團。董卓手下將領分兩派系,一是涼州系,包括弟弟左將軍董旻、侄子董璜(侍中、中軍校尉)、牛輔(董卓女婿、中郎將)、董越(中郎將)、段煨(中郎將)、胡軫(東郡太守、大督護)、徐榮(中郎將)、及校尉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一是幷州系,有中郎將呂布。
董卓遷都後,分配了部署。“(董卓)乃使東中郎將董越屯澠池,中郎將段煨屯華陰,中郎將牛輔屯安邑,其餘中郎將、校尉,布在諸縣,以御山東。“愛將董起、段煨、牛輔的潼關附近呈三角佈防。此後
董卓伏誅後,徐榮、胡軫、李肅投降了王允。王允手下掌握了呂布的幷州軍、徐榮胡軫等董卓降軍,可謂兵強馬壯。但董卓女婿牛輔仍盤踞在陝縣,董卓死後,牛輔殺董越,兼併其軍隊。愚惷倨傲的王允不願赦免牛輔等董卓餘孽,反而派李肅討伐之,結果為牛輔大敗。此後牛輔被親信所殺,軍隊由親信李傕、郭汜、張濟掌管。
192年6月,因無朝廷赦書,李傕、郭汜、張濟聽賈詡之計,合兵攻打長安,沿途董卓舊部樊稠、李蒙、王方紛紛投靠,合圍長安。逐呂布、誅王允,殺徐榮、降胡軫,掌握了長安大權。
董卓系能在董卓死後迅速崛起的原因是:西涼軍驍勇善戰,愚蠢的王允不願意赦免涼軍,反而派兵討伐,西涼軍狗急跳牆,合圍長安。
所以說董卓的涼州軍成立的因素非常多,且不說有沒有兒子,或者兒子死沒死。單說他死之後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壓制這些驕兵悍將的。所以。為什麼沒有人能在董卓死後繼承涼州軍事集團。主要是因為在他死之前他並沒有安排好內部的矛盾,和選定繼承人。所以在他死後強及一時的涼州軍就支離破碎、群龍無首了。
昊濤說史
董卓到底有沒有兒子?那答案肯定是有的。
董卓在歷史上不僅有兒子,孫女都有,董卓的孫女叫董白,他兒子具體名字不詳,但是肯定也是有的。
那麼問題來了,有兒子為何董卓死後西涼軍隊群龍無首,變為一盤散沙呢?有一種說法,董卓的兒子去世很早,所以才沒在歷史上留下名字。
但更可能的是,董卓的兒子就算沒有早死,也並沒有能力統領西涼軍。
另外,董卓的所謂西涼軍其實成分非常複雜,除了董卓,根本無人可以全面掌握。所以他們在董卓死後必然是四分五裂。
首先,董卓的西涼軍裡面除了他在鎮壓羌族所帶出來的一大批舊部以外,還有大量是吞併的何進部下,比如張遼等人(時進弟車騎將軍苗為進眾所殺,進、苗部曲無所屬,皆詣卓)。這些人也只聽命於董卓,董卓死後他們也是第一批脫離西涼軍序列,加入呂布陣營的人。他們的存在讓董卓集團的成分變得非常複雜,裡面不少人其實除了效忠董卓以外,還效忠於私人將領,比如郭汜、李傕、張濟等人。
所以,董卓西涼軍實際上就和清末北洋軍別無二致。董卓西涼軍的主要將領都各有軍隊就和獨立軍閥差不多,董卓死後他們唯一的約束消失有如脫韁的野馬,根本不聽其他人的,董卓在世的時候西涼軍也沒有第二個可以號令群雄的人物。所以即便董卓有兒子也沒有任何意義。
典型的例子就是稱帝后的袁世凱,他死後,雖然有好幾個兒子,但北洋軍立刻分裂了。因為只有他才能壓服那些軍頭。
而更加重要的是,董卓死的時候西涼軍內部的反對力量已經集結了,正是這些人殺死了董卓,所以西涼軍的分裂態勢已經不可逆轉,最終崩潰也是必然的。
所以綜上所述,董卓死後西涼軍的分裂不僅僅是歷史性必然,也是肯定會發生的事情,這和董卓有無子嗣無關,更多的是關係到董卓身後的權力結構問題。如果呂布和王允等人不對董卓舊部斬盡殺絕,那麼他們很有可能繼承董卓遺留的權力,成為第二個董卓。
冷兵器研究所
董卓應該是有兒子的,在英雄記中,寫過這麼一句話:著卓侍妾懷抱中子,皆封侯。這句話有很大的信息量,董卓這個糟老頭子是有兒子的。
而且中子這句話說明他不止一個兒子,但是這個所謂的中子年齡很小,估計還是一個嬰幼兒,所以這個兒子在董卓死亡之後,應該指望不上了。
董卓有沒有更大一點的兒子,這一點倒是沒有記載,不過按照董卓當時所犯的罪行,誅滅三族,那是必然的。
千萬不要覺得王允是個讀書人,會心慈手軟,相反,這個王允殺起人來,可是一點也不遜色於董卓的,連蔡邕這樣的大文學家只是表達了對董卓的同情而已,就被王允不由分說地給宰了。你說董卓兒子這樣的重要人物還會保留下來嗎?
政治環境影響
當董卓死亡之後,整隻涼州軍就面臨群龍無首分崩離析的情況,一方面和董卓沒有一個兒子能夠接班有關,另一方面,和當時的政治環境也有很大的關係。
董卓的罪名可是非常大的,那是謀逆的大案,作為董卓的手下,他們自然而然就被套上了反賊的帽子,在這樣的巨大壓力之下,一些西涼軍的將領選擇了投靠朝廷,將自己強行洗白。徐榮這個打的曹操落花流水的將領,李肅,胡軫都率領軍隊投靠了司徒王允。
而以呂布呂奉先為代表的幷州系人馬則早就搖身一變成為了政府軍的一員,這極大的降低了西涼軍的實力,造成了涼州軍的第一次分裂,後續更是演變成了王允依靠西涼軍對抗西涼軍的自相殘殺局面。
內部派系爭鬥
當然,這只是外部原因,西涼軍的內部也有很多問題,這支部隊是一個擁有很多派系的軍隊,有些人馬之間積怨頗深,甚至水火不相容。
董卓在世的時候,憑藉董卓出色的能力以及威望方才能夠震懾住這些老粗,整個西涼軍隊才能形成一個微妙的平衡,董卓指揮起來如臂使指。 但是董卓這個強勢人物死亡之後,在整個西涼軍中,再無一人有懂得的能力與威望。
於是整隻軍隊的平衡被打破,董卓軍中派系眾多的弊端被暴露出來。董卓剛剛死亡,整個勢力就分裂成了董卓系和牛輔系。這兩個派系根本就沒有考慮到大敵當前,應當精誠合作,反而是互相拆臺,黨同伐異,面對王允組織的討伐,牛輔還在兼併其他西涼軍隊,西涼軍就是這樣的凝聚力。
所以如果不是王允採取了錯誤的措施,西涼軍早已經成為歷史名詞。
歷史評說
這個和有兒子沒兒子沒關係,主要是利益集團之間的平衡被打破了,原來董卓在的時候能均衡各方的利益,因此西涼軍還是比較穩定團結。當董卓掛了以後,各方利益局面被打破,因此內部之間相互掐架,讓別人有了可乘之機。這個問題就是說原來一杆秤,貨物與秤砣之間要平衡,靠的是人提這秤繩,對秤砣和貨物進行調整,因此平衡是需要綜合各方利益直接的均衡,一旦利益平衡被打破,那麼也就如同散沙,任人宰割。而董卓再此直接相當於粘合劑,敲山錘。只有他能平衡各方利益,也能鎮的住。換作其他任何人,這些人都不吃你這一套,就算你牛,也毫無用處。
下邽詩人
我是人者仁義也,用正史說三國。
在歷史上講其實董卓是有兒子,而且有很多,只是這些人全部被殺了,所以沒有流傳下來的名聲。
董卓在把漢朝的都城由洛陽遷往長安之後,曾經對於董氏一族大肆封賞,董卓的弟弟董旻官拜左將軍,封爵鄠侯;董卓哥哥董擢的兒子董璜官拜侍中,為中軍校尉執掌兵權,董卓的那些侍妾所生的兒子,尚在襁褓之中,都被封為列侯,董卓還有一個孫女叫做董白,還未到15歲就被封為渭陽君。從這些記載看董卓的兒子很多,有些還是幼童。其實在當時董卓在離長安二百六十里的郿縣修建了一個要塞郿塢,郿塢的城牆和長安一樣高,而且董卓在郿塢囤積了大量的財寶以及可供使用三十年的糧食,董氏一族也基本上遷徙到了郿塢居住,董卓自己為了控制長安的局勢,於是在長安外面修建營寨。初平三年四月,呂布,王允,士孫瑞密謀誅殺董卓,當時漢獻帝大病初癒,在未央宮大會群臣,呂布暗中命令自己的老鄉兼部下李肅帶著十幾名親兵裝作衛士守在大門口,董卓到達大殿門口之後,李肅帶著親兵上前格殺董卓,董卓大呼呂布何在,呂布這個時候懷裡帶著詔書,呂布看到這個情況,直接拿出詔書,說奉詔討賊。於是上前殺死了董卓。
董卓去世後之後,朝廷商議讓皇甫嵩帶兵前去攻打董卓一族的大本營郿塢,董旻等人據守郿塢,但是董氏的手下有人已經佔據了郿塢,在皇甫嵩的打擊下,董氏一族被屠殺,三族被夷滅,當時董卓的母親有90歲,跑到郿塢的門口,大喊:“祈求救我脫離死亡。”但是也被斬首。袁氏的門生故吏把董氏族人的屍體放在當年被董卓所殺袁基等五十多人的袁氏一族的墓葬面前,把這些屍體給火燒成灰,董卓本人的屍體則被放在長安集市裡,在董卓屍體的肚臍眼裡點了一個燈,由於董卓本人比較肥胖,這個燈十分亮,照亮了好幾天。
而董卓死後西涼軍大亂在於董卓的幾個親信都死了,西涼軍群龍無首
由於董氏一族被誅滅三族,所以當時唯一和董卓有聯繫就是牛輔和董越,董越按照推測應該是董卓的族人,不過史書上沒有說明他的身份,而牛輔還是董卓的女婿,董卓當時安排牛輔前去河東郡鎮壓白波軍,但是牛輔戰敗,最後屯兵陝地。牛輔此人在董卓死後害怕別人搶奪軍權,經常讓人給來人看相,有巫術師就說董越會搶奪兵權,於是牛輔就殺了董越,此後呂布派李肅前來攻打牛輔,被牛輔擊敗,而李傕郭汜等人也在趕回關中,前來和牛輔會和,牛輔本來是有希望成為董卓之後西涼軍的頭領,但是在牛輔的軍營裡夜裡有士兵逃跑,軍營發生“夜驚”,導致軍隊崩潰,牛輔以為軍隊都叛變了,於是帶上金銀財寶和平時所相信的攴胡赤兒等五六個侍衛,北渡黃河準備逃走,但是在路上攴胡赤兒等人貪戀財寶,於是殺了牛輔,把牛輔的首級送到長安。
牛輔死後,西涼軍剩下的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人都不是董卓的心腹大將,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平級,在牛輔死後,李傕郭汜等人一度想要逃回涼州,不作抵抗,但是在賈詡的勸說下李傕郭汜等人反攻長安,西涼軍一舉攻下長安,大肆屠殺百姓和官員,長安的民眾幾乎死絕,漢朝朝廷的侍中馬宇與諫議大夫種邵、左中郎將劉範等人商定計謀,於是招馬騰韓遂等人攻打長安,意圖攻殺李傕郭汜等人,但是密謀被洩露,李傕郭汜攻敗馬騰,馬宇等人被殺。李傕等人放兵劫掠,長安周邊的三輔地區的百姓基本上也被殺光。
在前期這些西涼軍在有大敵王允,呂布,馬騰的時候尚且可以了共同利益站在一起對付敵人,但是一旦敵人退卻,他們的矛盾就展現出來了,由於李傕,郭汜,樊稠,張濟本來就是平級,尤其是李傕和郭汜為了領導權火併了樊稠,張濟出走陝地,隨後李傕郭汜兩人自相殘殺,西涼軍就變成了一盤散沙,自然無法聚集力量。
人者仁義也
董卓絕非無兒女先後有六個兒女,但大多早亡,有一子隨他入京機,但很不幸在剿滅董卓時被誅殺貽盡,也算是壞事幹淨斷子絕孫了。
94310417小云
先說董卓後人問題,除了義子呂布之外,《三國志》中記載董卓有兒子、侄子、孫女以及女婿牛輔等親眷。
卓謂朗曰:“卿與吾亡兒同歲,幾大相負!”——《司馬朗傳》英雄記曰:卓侍妾懷抱中子,皆封侯,弄以金紫。孫女名白……使兄子璜為使者授印綬。——《三國志》
董卓跟司馬朗說的話中,可以得知董卓的兒子早死。再有侄子董璜和孫女董白在董卓死後被誅,剩餘女婿牛輔的確在董卓死後得以反抗,並且短暫的成為了西涼軍團的統帥,不過最後被胡赤兒所殺。至此,董卓名義上的後代,都死光了。
而董卓死後,西涼軍便群龍無首,其實說法並不準確。看歷史進程當中,董卓死後,西涼軍團攻入長安,殺掉王允,把持漢室朝政多年。原本西涼軍中的李傕 、郭汜、樊稠、張濟等人,都成了一方勢力。
而看當初董卓還活著時候的西涼軍,大致架構為董卓為統帥,之下是幾個中郎將,像董卓的女婿牛輔也是幾個中郎將之一。
其他幾個中郎將董越、段煨、胡軫、徐榮中,在董卓死後,除了董越之外都投降朝廷,董越之後被牛輔所殺。由此牛輔成為董卓死後,尚且不歸朝廷所統轄的西涼軍統帥。
西涼軍中,牛鋪這幾個中郎將手下是校尉,後面反而成為西涼軍代表人物的李傕 、郭汜、樊稠、張濟當時就是牛輔的手下校尉。
牛輔死後,李傕幾人聽從了賈詡的建議,直接帶著董卓和牛輔死後的西涼軍,一路打到了長安。並且打敗呂布,殺掉王允,把持了東漢朝政。
李傕、郭汜、樊稠、張濟之後封官進爵,除張濟外鎮之外,其餘三人在朝中把持朝政,之後幾人之間爭鬥不斷,李傕最後被曹操所殺。
至此,西涼軍幾個名義上的統帥被殺,之後馬超所統涼州兵,與李傕等人所統原本董卓部眾不同。
以上可知,董卓的後代在自己被殺後,便被誅殺殆盡,原本董卓所統率的西涼軍,被西涼軍內部牛輔、李傕等人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