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展2019」北京华远陈奕军:智慧,给社区建设带来了什么

2019年10月31日-11月3日,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PT展)正式召开。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PT展)行走于信息通信(ICT)产业最前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是泛ICT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盛会、5G发布的主战场。PT展自1990年起,始终致力于打造最具影响力和创新活力的ICT平台,为ICT产业链提供政策解读、技术研发、市场应用和金融投资等全方位的服务和沟通合作机会;因其前沿、领先、前瞻和高效连接,贯通和满足ICT产业链各方利益和需求,PT展也被誉为中国乃至全球“ICT市场的创新基地和风向标”。融合网|DWRH.net为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PT展)支持媒体单位。

“ICT中国·高层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一贯秉承“国际视野、专业深度、品牌立场、创新精神”,在国内外政府及信息通信领域享有盛誉,成为汇聚产业各方精英人士,探讨合作交流的高层平台,是全球ICT企业的年度盛会。“ICT中国·2019高层论坛”广泛涉猎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热点,并在政策监管、技术发展、融合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做深入研讨。论坛主题将涵盖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SDN/NFV、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行业前沿领域,以及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数字医疗、信息安全等行业热门话题。

2019年中国国际通信展览会期间,2019年11月1日下午,“泰尔论坛2019–智能物联开启全场景智慧生活”召开,泰尔终端实验室战略规划与研究部副主任/IoT行业首席研究员—葛涵涛担任论坛主持人。

图为:呼伦贝尔大草原美景(融合网特约摄影作者庞明英)

北京华远大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奕军发表了题为《智慧,给社区建设带来了什么》的主题演讲,以下为其主题演讲的全文——

华远大数成立于2015年,我们是一个全资的国企,是国企下一个科技公司,我们也是一个创业公司,这几年从智慧家居的研发,到智慧商业、智能门禁、视频监控、智能化系统集成,也是一步步走来。从智能化设计咨询到软件开发到硬件研发,这是我们在业务过程中逐渐延伸出的一个生态,也是自己内部的一个生态。智能化设计咨询包括跟弱电施工方接触比较多,所有的住宅项目,弱电施工设计是我们做,我们从弱电施工设计一直到最后智能家居、智慧社区的实施,我们要做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在这里也感谢信通院标准化协会,去年我们加入这个协会,跟很多会员单位进行了分享交流,这个交流收获也是非常大的。智慧社区的趋势方面,刚才很多伙伴已经分析比较多了,政策的鼓励,包括我们在重庆的项目,尤其得益于政府政策的实施。这是来自第三方的统计资料,包括现在我们在地产商同行业里,推行智能家居、智慧社区营销方案也占到87%的比例,后面是全屋智能的产品应用。

我们智慧化社区建设中也遇到了几个问题,我们梳理了一下最主要的几个问题在这几个方面,一是业主,业主是我们最终的买单方,无论我们设计的技术说多么好,都是我们内部的技术标准,这个技术到了现场,到了售楼处人家愿不愿意买单,这是一个痛点,我们怎么让最终的消费者能承认我们能给他带来这种技术的价值。再一个是成本,有营销的成本,还有物业的成本,我们都是搞技术的,技术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即便硬件不换软件还要升级,升级就有可能有费用,这个费用谁给?刚才也提到了物业的一些概念,物业方是不是能持续的能提供服务?如果不可持续,那可能我们就在楼盘售楼之后就结束了,那样的话我们的智慧家居事业很难蓬勃发展,那这个成本怎么更好的解决?这是一个难点。第三个,我们潜在的购房者,怎么告诉他们我们的优势,能不能结合他们的生活场景,如果我们说的很好,他生活中觉得可有可无,那我们就很难形成技术性带来溢价。这也就是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这些问题,刚才有同行没有提,但其它的交流场合中,大家也都有这个体会。

从趋势来讲,智能科技已经成为现在住宅项目的设计标配、地产商营销手段的标配,只不过这个趋势能不能形成现实,能不能今后继续一直做下去,而且给这个行业、企业带来价值,我们认为还是应该从最后的物业方。为什么很多开发商不是说我们是卖楼的,我们是人居生活的运营方?不光是话术和词汇的改造,而更多的是从营销、商业模式上的变化,必须从传统的收费型服务向数字化运营的转型升级。

根据我们的实践探索,在管理体系、产品体系、营销体系、服务体系这四个方面我们做的一些实践,比如管理体系,大家也都知道华远地产,我们是华远内部的企业,内部的协同,首先从管理体系上不是开发商的技术公司,但我们跟开发商要有一个良好的协同,所以管理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要,管理业务流程。在业务流程里,让他明白我们的技术,我们的智能、智慧化能给他赋能,赋什么能,怎么赋能,这个话光靠说靠行政疏通是不行的,一定要融合在业务流程里,所以管理体系的建设,我认为管理体制是前提。

第二个是产品体系,我们不仅建立了一些软件平台,跟硬件厂商,包括门禁、对讲、安防这些厂商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关系。因为现在确实标准不一,各有各的接口,接口的开发也都是成本,这个方面我们实现内部生态的标准化。

营销体系是非常关键的地方,所有的智慧化赋能如果在营销上没有体现价值,是很难往下走的。

最后是服务体系,服务体系是保证整个产品体系得以运行和持续运维的前提保障。

我们智慧化建设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因城施策完善标准,做好项目落地。第二个阶段,以客户服务、社区运营为核心,助力品牌建设。第三个阶段,以产品+服务为核心,助力品牌认可、传播。通过这些方式融入到他的生活场景,这个生活场景不是简单的从技术角度讲。

我们现在形成了设计-产品-服务-数据渐进式发展的体系,智能家居大规模应用在开发商的全面设计和项目设计是这一两年的事,数据的应用和什么类型的数据能带来价值,这也是我们正在探索的事情,还不是很成熟。这个部分是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在硬件方面,智能家居、智能通行、智能安防系列产品,我们也是打通到自己的平台上。

这是我们自己研发的HiHome系统,刚才提到华为的叶总HiLink系统,我们私下也交流了一下,因为我们这是以ZigBee的形式做的系统,可能在智能家居还需要线,刚才华为叶总介绍有其它的施工方式,这也是我们比较感兴趣的。这是通过自己的研发的无线网关来实现的功能,包括灯控,室内的空气监测,还有智能安防等。

目前智能家居的产品已经通过泰尔实验室的检测,智能通行系列也有自己的一套东西,门禁都打通了,在社区里打通了这套通行系统,也能整合到手机APP的平台上。智能安防系列,从户内到公区的无感交互,这里是一个监视眼,Hi平台还有一个HI宝贝,小区里有儿童活动区,可以通过室内的门禁,可以连接到活动区或者指定的其它区域的监控头,在室内门禁机可以连接到公区的摄像头。

我们的视频监控,也可以做到人脸识别、车辆识别、智能周边、红外对焦,这些都是基础功能。软件方面,我们也开发了华远云这个混合的私有云平台,也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做了华远云,现在做的地产方面的APP和其它方面的软件,都部署在自己的云上。

这是我们软件开发平台,从华远APP到微信小程序,包括实现了硬件的功能在这个平台上,包括一些服务、社区商业在这个平台上都给整合在一起,目前可能更侧重于微信端,毕竟微信端的成本、维护、营销更贴近地气,更方便。

软件硬件整合起来,形成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平台,目前已经开始用在一些项目上了。核心,包括里面的一些闸机、门禁这些硬件,外围的这些商业活动、社区服务这些。前面是一些我们的产品介绍,研发,我们是通过应用来提升,刚才也强调了,我们更多的是跟弱电施工方打交道比较多,为什么呢?我们要确保我们的设计方案能在施工中,不要出现设计施工两张皮的现象,我们要尽量完整的实现我们的智能化技术的设计意图,尤其是功能的实现。

这是我们应用城市的一些案例,比如说京津冀地区的涿州项目,我们也在智能化建筑方面,本着高性价比,设计了安防、通行、智能家居,根据他们项目上的成本情况,包括周边竞品的情况做了特殊的定制化的设计,也就实现了因城施策。

这是重庆的项目,重庆政府在智能家居方面有特别好的政策,这个项目我们也参与了重庆项目评星级的政府推荐的一个活动,也获得了三星级也是最高级别的智慧社区的评定。这个项目中,我们也按照生活场景,从早起到晚上回家,包括周末,按照生活场景给这个社区设置了一些配套产品和软件服务,现在智慧地产可能大家有3.0、4.0、5.0,我在这里用的是X.0,不管几点零,到最后我们的技术从新技术新产品,无论是人工智能、AI,还是云计算、多维度交互,最后要实现到后面这一端价值实现,都是有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的体会是因城施策,价值实现,要实现这些离不开最后几个解决。一个是成本的替代性,还有增值性,能不能被项目的建设方所接受,所以我们有一些专业的技术公司,像我们也被人提醒过,不要老从你的角度说你的场景多好,这个特别虚心接受。第二个是智能化的产品能不能逐渐的被更多的C端用户接受,就是最终的消费者,如果C端用户不认可,我们B端肯定最后也是很失望的。第三个是物业运营方服务水平的提升,为社区智能化系统的可持续运维提供有效支撑。

另外最后想说华远大数,虽然也是华远的企业,为华远地产服务,但我们自身在技术合作、软件硬件方面的合作是开放的,我们的生态合作是开放的,希望大家能借助泰尔实验室,泰尔论坛这个平台去做更多的合作和交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