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的苦恼:改作业、备课、写教案......怎么办?本文教你

相信老师们一定过这样的苦恼:稍微作业布置多一点,就要被学生吐槽

自己还要费尽心血的批改

还要备课、写教案、在微信群回答家长的问题

下班后的时间都不是属于自己的,

那要如何批改作业,才最高效呢?

批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

2.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3.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

因为批改的形式很单一化、传统化。不难看出,作业的“全批全改”使教师很辛苦,它不但浪费了教师的时间,限制了学生们思维的发散(抄个答案就能应付)。所以,在合理情况下,教师应当变通改作业的方式。

批改作业的一些建议

批改作业的方法应多样化,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散他们的思维,增加师生互动。

1.随堂批改作业

对于简单的作业可留时间当场完成,采用竞赛抢答、小组比赛的方法,当堂集中统一批改。

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完成作业的速度,还可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2.教师面批

对教学中的重难点练习,做到人人过关,利用课外时间与学生面对面,逐题批改,及时指出其错误,启发弄清错误的原因,并要求学生马上进行订正。

3.小组批改作业

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

课堂上的有些练习,教师可以先检查最早完成的作业,每小组只须检查一人,并指出其错误所在,然后由他去批改另外三人的练习,并监督、帮助他们进行订正。

对于课外的作业,同样可采取这种办法。对于有些非常简单的作业,如课堂讲过的练习,课外需巩固的默写等,可直接交由小组长负责督促组员抽时间完成。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的完成和批改情况。

4.自改和互改

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练习,教师可先报出答案,让学生自批自改,发现错误,还可同桌或前后桌同学相互批改。

如有问题,马上提出,教师立即讲解;或课后小组讨论订正,对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汇报给老师。每个学生都是很负责的,往往能在一定意义上进行比教师更为细致的批改。在自改法的经常运用中,学生会慢慢形成自我检测习惯,减少马虎。

5.二次记分

在评价学生作业的问题上,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教师经过一番审阅和批改,然后给予一次性的成绩。学生很少去思考和订正,为应付老师,可能直接抄答案。

二次记分的做法是:先由教师对学生的试卷、练习、作业等先打一个基本成绩,并配以切中要害、恰如其分的评语;然后将作业发还给学生,要求他们对照评语,深刻反思自己的作业过程,认真订正自己的作业,如果正确,便追加成绩,否则便不给分。

事实表明:这种方法一方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及时订正作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逐渐养成仔细检测作业过程、自觉优化作业思路等良好习惯。

6.生“评”师

课前,教师先把上次的作业做在黑板上,将学生作业中典型的错误列出,复习提问时组织学生批改。

由于学生长期被教师评价,一下子变成批改教师的作业,积极性很高,会批改得特别认真。

在批改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反思性的思考和评价,弄清了正确答案,理清了思路,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7.批改“典型”

这种方法大致与“生'评’师”的方法相同,只是教师不自己做作业,而是选择“典型”的作业用实物投影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批改。

这种方法组织得好,运用得巧妙,可让学生记忆深刻;可让学生产生自豪感,甚至会成为学困生转变的一个契机,使学困生在集体面前获得成功,这种成功可在他们内心产生“愉快效应”,激发好学的积极性。


8.采取评奖的方法

对于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可让学生撰写小文章,文体不限,可用拟人的方法,并进行评奖。

对材料进行简单手工制作,如潜望镜,可让他们课后进行制作,教师进行评奖……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为全面了解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


整理编辑:书香博士助教 本号为服务广大老师、家长群体,如有侵权请告知 可联系本号 文本由平台重新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