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来了,我心收藏

昨夜清霜冷絮裯

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

惟有黄花不负秋

水始冰

地始冻

移栽油菜抢种麦

草木凋

蛰虫眠

自然万物皆收藏

今日“立冬”

民间常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

“立”

乃建立开始之意

“冬”

终也

万物收藏也

萌芽在春

成长在夏

成熟在秋

孕育在冬

春天来了

我心荡漾

夏天来了

我心飞扬

秋天来了

我心怒放

冬天来了

我心收藏

“立冬养得好,来年生病少”

保持“三暖”御寒冷

腹部、背部、脚是保暖最重要的三个部位。鞋袜平日要保持干燥温暖,汗湿了要及时更换。冬季寒风凛冽,出门要注意保护口鼻、咽喉部位,适时增添衣服,佩戴围巾口罩,减少因寒冷刺激导致的呼吸道疾病。同时还应注意因“汗出当风”引发的感冒,预防感冒要多饮水防内热。冬季玩雪应戴上有隔湿功能的手套。

“冬补”因体质而异

专家提醒

为了“迎冬”,“立冬日”当天北方人要吃饺子,南方人则吃鸡鸭鱼肉,称“补冬”,也称“补嘴空”。但专家提醒,冬日进补应注意以下两点:

  1.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也会大量增加,易使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冬季食欲旺盛,食量增加,易加重胃肠负担,为防止胃肠疾病要少食油腻和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2.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食材。

体重超标人群:减少高脂肪、高能量的肉蛋奶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为主的蔬果、粗杂粮、菌藻类、坚果等

贫血人群:多食用铁含量丰富的瘦肉、肝脏、绿色蔬菜等

缺钙人群:增加乳制品、豆类、坚果等摄入

体重偏轻人群: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均衡摄入能够让吸收事半功倍

免疫力低下的易感儿童:从立冬起进行冬补,除日常饮食外,还可口服儿童膏方或适当进行足浴,运用四时辨体捏脊的方法进行推拿,可以减少感染冬季的流行性疾病,并为来年的健康成长积蓄更多能量。

户外活动“有时有晌”

  立冬之后,冷空气活动开始频繁,每次冷空气到来都会出现一次明显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而后又转晴,并逐渐转暖回升,形成“三日寒、四日暖”的寒暖交替的天气变化。

冬季气温较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心脑血管病人如受冷空气刺激,易导致血管阻塞,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专家建议,这类人群平时要注意防寒保暖,让心态平稳,不要让情绪起伏过大。运动时要科学安排时间,不要选择在气温较低的晨间。尽量在阳光充足的时段外出活动。

冬季室内活动时间较长,要注意室内通风,每天应保证通风半小时至一小时,通风时,最好待在其他屋子里。因户外活动减少,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应尽量避免去密闭拥挤的公共场所,易感染细菌病毒。同时应注意手部卫生。

来源| 新华网 沈阳晚报

图&文整合| 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