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里找到被执行人

本报记者 张建锋 通讯员 周斌 高增恩

“我有钱就是不还,你有本事把我拘留了!”遇到这样态度蛮横的“老赖”怎么办?近日,在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法院,法官就遇到了这样棘手的事。

事情要从2017年说起。被执行人吴某数次从申请执行人周某处购买椰棕垫,却一直拒不支付货款。周某无奈起诉至法院,经过法官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协议约定,吴某于2018年12月15日前分7次向周某还清拖欠货款。可是,履行期届满后,吴某仍未主动履行还款义务,周某遂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019年3月,该案分配到临渭区法院执行办案团队手里。承办法官周斌随即打电话联系被执行人吴某。电话里,吴某态度蛮横,说了文首那番话。为此,承办法官多次前往吴某住处寻人无果,后来电话也联系不上了,还被吴某拉进了黑名单。

执行中,承办法官了解到申请人周某系山东菏泽人,2017年到渭南做生意,对吴某的财产情况并不了解。于是,法官进行了网上查询,但显示被执行人吴某名下无任何可供执行的财物。面对申请人周某焦急等待、被执行人吴某避而不见的情况,承办法官一边按照法律程序对吴某采取了限制消费令和列入失信人名单等措施,一边启动了临渭区法院“执行联络员”机制。法院通过与吴某住所地的办事处、村组通力配合,多方联动寻找吴某下落。

4月3日清晨,承办法官获悉吴某突然在临渭区出现的消息,立即向院领导汇报情况,制订执行预案,开展摸排工作,最终锁定目标,被执行人吴某当日驾驶一辆小型卡车出现在临渭区小微企业创业园。法院执行办案团队干警迅速调配法警联合出动,一刻钟后,在创业园找到了这辆小型卡车,但驾驶室内却空无一人。

只要有一丝希望就决不能放弃。执行干警通过询问园区工作人员得知,该办公楼有两个出口,吴某就在二楼车间。承办法官立即安排两名法警各守一个出口,其余人员上二楼搜查。但执行干警把二楼几百平方米的车间找了个遍也未找到吴某。吴某会不会躲藏到别的楼层去了?执行干警随即又兵分两路,分别在一楼和三楼继续寻找,最终在三楼的车间角落里找到了躲藏的吴某。

原来,吴某通过车间的窗户看到警车进了园区,悄悄地躲到了三楼车间角落里。吴某被抓后,他见到执行干警的第一句话就是:“真没有想到一大清早,我到这里才20分钟,你们就找来了。”

在将吴某带回法院的路上,承办法官对吴某进行了批评教育,吴某当即通过手机银行将全部案款转账给申请人周某。回到法院后,承办法官又对吴某进行了教育,吴某听后主动交代还有一笔周某没有申请执行的货款,他马上给周某偿还了。吴某说:“我错了,希望得到法院和申请人的谅解!”说完,吴某主动写了悔过书,并取得申请人周某的谅解。

点评:

总有一些被执行人,心存“自己在外地,法院难找到”的侥幸心理,对法官执行通知、敦促电话置之不理,玩起了“躲猫猫”,规避执行。

在此提醒那些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法律文书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拖延履行、心存侥幸、规避执行,终究将自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