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坡累、反复咳嗽咳痰 查查是不是慢阻肺

初春是慢阻肺的高发期,急性加重也更易发生,相当于肺部的“火山爆发”。重庆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刘茜从发病、护理、食疗以及用药等各方面为市民支招。

教大家一起“学”咳痰

“想知道自己的肺部是否健康,首先,大家可以做个评估。”讲座一开始,刘茜主任就让大家做个自我评估测试——是否每天咳嗽?是否经常有痰?是否比同龄人更容易感觉气短?年龄是否大于40岁?是否吸烟或曾经吸烟?答案如果有3个以上为“是”,建议咨询医生。“我们还得学会咳痰。说出来没人相信,咳痰谁不会?”刘茜主任表示,她遇到不少病人都不会有效的咳痰,包括来就诊的外籍病人,从小就不会咳痰。“有效咳痰的方式应该是这样的:取坐位,身体前倾,再深吸气后屏气3~5秒,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时收缩腹肌。”她一边说一边演示,听众也纷纷跟着学习咳痰。

凡是说“包治”慢性病 小心有陷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逐渐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坏性慢性肺部疾病,被称为是呼吸道疾病中最‘不动声色’的隐形杀手。许多人说,这么拗口的病,听都没听说过。其实,它就是我们重庆俗称的老气管炎、肺气肿。”刘茜主任说道,现在外面一些江湖医生,常常打着“慢性疾病包治好”的旗号,小心了,这里面有陷阱。老年人千万不要去上这个当,慢性疾病治疗主要是控制、延缓疾病的发展,目前是不能根治的。

不吸烟不代表不易患病

一般来说,40岁以上的吸烟者;绝对大多数或曾经是吸烟者以及任何吸烟形式,包括被动吸入二手烟,都属于慢阻肺的高发人群。在门诊中,常常碰到有些患者说,我既不吸烟,家里人也不吸烟,而且经常锻炼身体,生活习惯也不错,怎么就患上慢阻肺了?刘茜主任提醒,当出现这种情况,就得看看是否家族有慢阻肺患者?儿童期是否患过可能与成年期肺功能下降和呼吸困难有关的呼吸道感染病,比如百日咳等。

爬坡累、反复咳嗽咳痰 做个肺功能检查

“目前对于慢阻肺大家看到只是冰山一角,在冰面以下的许多问题,还没得到认识。”刘茜主任介绍了一组数据,目前40岁以上患病的人群约为4300万,其中男性比女性多,占到12.4%,城市患者比农村多,占了8.8%。因此,当出现爬坡、走路感觉劳累、气短,甚至出现发作性喘憋;清晨咳嗽、排痰较多;胸廓呈桶状⋯⋯要引起注意了,一定要及时就医,做个肺功能检测,在各医院呼吸科都能做。

稳定期学会管理病情

从病情发展来看,慢阻肺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很多患者常常认为,稳定期便可以停药,不用管理。这是非常错误的,稳定期不但得管,还得好好管。”刘茜主任强调,平时要少食多餐避免食用苹果、玉米、碳酸饮料等易产生气体的食品,吃饭时细嚼慢咽,尽量不说话。多喝水。还可以进食点活血化瘀的食物,如桃仁、鱼腥草等。“平时如果不护理好,临时打急抓是很危险的。一旦发现痰中带血丝或者痰液突然变脓了,发烧了,说明慢阻肺已经急性发作,要立即就医。”

不能卧床不动 要让身体动起来

为了防止疾病发作和进一步恶化,慢阻肺患者应适当锻炼,让身体活动起来。但动也是有讲究的。刘茜主任推荐进行有氧运动,以身体感觉不累,量力而行为主。“在我的病人中就遇到一个老爷子跟我抱怨,你说让我运动,我每半个小时就动一次,每次大汗淋漓的,越锻炼越累。我告诉他,老年人的运动一定要缓慢,不能以增加心脏负荷为代价。运动项目应选择太极拳、散步、等楼梯等,缓慢进行的方式,过于激烈只会适得其反。”

随身带万托林气雾剂

我们都知道心脏病患者应随身带个速效救心丸。慢阻肺患者也有自己的救命药,随时兜里放个万托林气雾剂,在呼吸突然加重时,喷一喷可以缓解症状。另外,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慢阻肺最好的方式之一,可以每年接种1~2次,可以是冬春之交或者秋冬季之交,各医院保健科都能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