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叶片上长满了小疙瘩,不要不在意,它有可能就是虫子的家!

昨天有位朋友给我私信说,自己小区的绿化植物叶片上长了很多异型的小凸起,非常影响绿化景观,而且看着很不舒服。我当时判断可能是害虫危害植物后引起的虫瘿,但是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我还是让他拍了照片发过来让我看一下,后来他的照片也证实了我的判断。

相信不少的朋友,在植物的叶片或者根茎上都见过这种异型的小凸起,只不过在不同的植物或者不同的部位虫瘿的形态、颜色会有所差异。这种虫瘿有时会布满植物的整个叶片,看起来就像一个个肿瘤一样,切开虫瘿,有时里面包裹的还有害虫或者虫卵。

图为植物叶片上形成的虫瘿

今天,小编就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关于虫瘿的预防及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虫瘿?

虫瘿其实是植物遭受昆虫危害后,植物组织受到昆虫分泌物刺激所引起的细胞加速分裂而形成的一种畸形构造。它的形状、颜色十分多样,比较常见的形状主要有囊状、球状或者圆筒状;比较常见的颜色主要有绿色、紫红色、黄色和黑色等。

其实虫瘿也是昆虫所造的房子,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把自己或者自己的虫卵包裹在虫瘿中,形成保护,同时也便于取食。虫瘿产生后,幼虫就在里面发育成长,直到成熟后才会离开,然后再找植物产卵,幼虫孵化取食后重新形成虫瘿。

图为植物叶片上形成的虫瘿

二、虫瘿对园林植物有哪些危害?

虫瘿危害后的植物,在叶片或者枝干上会形成异常的小凸起,像一个个小肿瘤一样。一个叶片上往往会出现1个或者多个虫瘿,而且虫瘿周围叶片还会略有皱缩,从而使叶面积减少,光合作用减弱。

被其危害过的植物叶片会逐渐退绿变黄,生长衰弱,从而提早落叶,影响到苗木的质量。而且虫瘿内一般都寄生着大量的害虫,吸食植物的营养,严重影响苗木质量。

图为植物叶片上形成的虫瘿

1、虫瘿最容易产生的季节:

虫瘿最容易在春天产生,因为春天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昆虫是很聪明的,它能够很准确地把握植物细胞分裂最快时间。但是不同部位的虫瘿,所产生的时间会稍有差异,这一点在实际管理中需要注意。

2、虫瘿最容易产生的部位:

虫瘿可以在植物体的多个部位出现,比如叶片、叶柄、枝条、芽、根或花等。但是造瘿昆虫是非常专一,通常在一种植物上,它只会在一个组织上造瘿。

图为植物叶片上形成的虫瘿

3、比较常见的造瘿害虫:

比较常见的造瘿害虫主要有蚜虫、蚧壳虫、木虱、象鼻虫、瘿蜂、叶蜂、瘿蚊、卷叶蛾等,而根部的虫瘿多为线虫危害所致。

4、比较容易发生虫瘿的植物:

比较容易产生虫瘿的植物特别多,在园林绿化植物上比较常见的主要有柳树、榆树、茶花等。而且不同昆虫在同种植物上产生的虫瘿在形态及颜色上也有较大差异。

三、对于产生虫瘿的植物该如何进行防治?

植物上如果发现了虫瘿,想要让其重新恢复原有的观赏价值那是不可能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长满虫瘿的枝叶修剪掉,然后进行集中销毁。最后对被危害的植物喷施酰胺硫磷、乙酰甲胺磷等,预防植物新长出的叶片再次产生虫瘿。

图为榆树上形成的虫瘿

所以植物一旦发现虫瘿再去防治,基本上对景观的伤害已经无法避免,所以对它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预防!具体的防治措施如下:

1、 植物发芽前,根部埋药进行预防

在早春二三月份,植物开始萌芽前在根部埋施二嗪磷、辛硫磷、毒死蜱颗粒等,然后浇水灌溉进行预防。

2、 植物发芽后,定期喷药

在春季园林植物刚刚发芽的时候,要定期对园林植物喷施啶虫脒、吡虫啉、吡蚜酮;敌敌畏、辛硫磷、毒死蜱等进行预防。

图为对植物定期打药

2、早发现,早防治

在虫瘿发生初期,将有虫瘿的叶片及时摘除,将其销毁,防止进一步的扩散危害。然后用酰胺硫磷、乙酰甲胺磷等加水稀释,进行喷施。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虫瘿对植物都是有害的,在国外有些地区还专门使用橡树上的虫瘿作为补品食用。而在我国还专门人工种植盐肤木,培育一种名为五倍子的中药,而这种中药正是蚜虫在盐肤木上形成的虫瘿。

图为人工培育的五倍子

所以说,世间的万物我们永远都无法绝对地说它是好还是坏!

好了,关于虫瘿的一个小知识,今天就给大家讲解到这里了。

我是头条号园林郎中,大家可以关注我,每天为大家更新园林养护技术知识,以及关于植物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