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3000!在深圳亂扔這種垃圾,為啥罰得比香港還重?

很多人去到香港

都會發現馬路特別乾淨

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

路小、人多、車雜

到處都熙熙攘攘

但是……地上幾乎沒有垃圾!

相比之下

內地的街頭

遍地都是菸頭、痰跡…

照我說

這不僅僅是素質的問題

也跟一個字有關:

香港對不文明行為的處罰

是出了名的嚴

前兩年

有深圳市民週末去香港逛街就踩了這個坑

因為扔菸頭時瞄得不夠準扔到了垃圾桶旁

結果被罰了1500元港幣!

更狼狽的是這位大姐

最近她在香港屯門市廣場購物

隨手扔了個垃圾

(看樣子就是購物小票吧)

剛好被附近的食環署執法人員“斷正”(抓到)

他們立即上前要求這位大姐出示證件登記

並表示要罰款1500元港幣

大姐沒見過這麼猛的操作

一下子被嚇得哇哇大哭

各種求饒

扔個紙條就沒了1500元

這個代價確實有點慘重

內地朋友頭一回見,難免瑟瑟發抖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

內地也是有罰亂扔垃圾的

而且比香港更狠!

事情發生在深圳南山區西麗光前村的一家婦科診所裡。

近日,店裡來了一群“不速之客”——衛監執法人員。一番檢查下來,臉都黑了。

讓他們不爽的,主要是兩個地方。

✎ 首先是配藥室的檯面:

桌面上擺放著輸液瓶、一次性注射針,紙盒裡還有些使用過的注射針頭。

✎ 其次是輸液區的椅子旁:

一名正在輸液的患者身邊,放了個髒兮兮的黃色大桶。

打開一看,裡面裝了不少棉籤、紗布、玻璃安瓿之類的醫療垃圾。

很快,執法人員刷刷刷地開出了罰單:3000元!

診所管理者瞬間懵逼臉:阿sir,你們是在故意找茬嗎?

執法人員強壓著心中的怒火:用過的針頭,你們就隨手放在普通紙盒裡,裝醫療垃圾的桶,竟然擺在病人身邊,你們開診所就這麼兒戲嗎?

先來科普一下,這些診所裡的垃圾,棉籤或棉球、醫用針頭、玻璃安瓿、過期藥品等等,都有一個專門的名字:

它們都直接或間接具有感染性、毒性等危害,絕對不能隨意放置。舉個例子,假如來診所輸液的某個人有艾滋病,他用過的輸液針頭或者帶血的棉籤,隨隨便便扔在一邊,如果被其他病人碰觸到,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醫療廢物就是一個“定時炸彈”,必須嚴格分類,保存在專用的容器,並與普通人隔離,放置在專門的位置。

每一類,都要放在專門的容器裡。

而且,這些容器要放在“人畜無害”的“醫療廢物暫存點”。

醫療廢物的暫時貯存設施、設備,應當遠離醫療區、食品加工區和人員活動區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場所,並設置明顯的警示標識和防滲漏、防鼠、防蚊蠅、防蟑螂、防盜以及預防兒童接觸等安全措施。

由於醫療廢物很可能有毒、有害,所以絕對不能讓它們不能流入“民間”,每一個處理環節都要有嚴格的監管。

在收取和運輸環節,必須有專門負責清潔的公司定時到醫療機構收取垃圾。

正常情況下,醫療廢物從醫療機構運出時,必須填寫「轉移聯單 」,做好登記,並會在每月進行記錄核對,保證垃圾在運送途中沒有遺失等意外。

最後,處理環節。

每個地區一般都有一個獲環保部門認可的醫療廢物處理中心,中心會按照規定,對這些醫療廢物進行無害化集中處理。

如果這些環節隨便一個掉了鏈子,會有什麼後果?

今年的315 晚會,央視曝光了一條觸目驚心的消息——

醫院裡佈滿血液、病原體、分泌物的醫療廢物,在不規範的黑色產業鏈裡,被重新加工,流入市場。

變成了我們買菜的袋子,甚至孩子們放進嘴裡吹泡泡的玩具……

2017年,南京也險些出現這樣的問題:

醫療廢物處理的各個環節,涉及到醫療機構管理層、醫護人員、後勤保障部門、運輸人員、處理人員……

一旦其中有人圖謀不軌或者內外串通,都有可能形成 315 曝光的黑色產業鏈。

導致一些本來嚴禁重新流入市場的廢料,變成了我們密切接觸的生活用品,甚至餐桌上的餐具。

所以,我們的監管者必須毫不留情,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警惕。

誰敢在任意一個環節“偷懶”或者耍花招

都得“扣雞腿”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第十六條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及時收集本單位產生的醫療廢物,並按照類別分置於防滲漏、防銳器穿透的專用包裝物或者密閉的容器內。

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應當有明顯的警示標識和警示說明。

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的標準和警示標識的規定,由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共同制定。

第十七條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建立醫療廢物的暫時貯存設施、設備,不得露天存放醫療廢物;醫療廢物暫時貯存的時間不得超過2天。

醫療廢物的暫時貯存設施、設備,應當遠離醫療區、食品加工區和人員活動區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場所,並設置明顯的警示標識和防滲漏、防鼠、防蚊蠅、防蟑螂、防盜以及預防兒童接觸等安全措施。

醫療廢物的暫時貯存設施、設備應當定期消毒和清潔。

第四十六條

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貯存設施或者設備不符合環境保護、衛生要求的;

(二)未將醫療廢物按照類別分置於專用包裝物或者容器的;

(三)未使用符合標準的專用車輛運送醫療廢物或者使用運送醫療廢物的車輛運送其他物品的;

(四)未安裝汙染物排放在線監控裝置或者監控裝置未經常處於正常運行狀態的。

《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

第十一條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及時分類收集醫療廢物:

(一)根據醫療廢物的類別,將醫療廢物分置於符合《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的標準和警示標識的規定》的包裝物或者容器內;

(二)在盛裝醫療廢物前,應當對醫療廢物包裝物或者容器進行認真檢查,確保無破損、滲漏和其他缺陷;

(三)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及化學性廢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藥物性廢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廢物,但應當在標籤上註明;

(四)廢棄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藥品及其相關的廢物的管理,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標準執行;

(五)化學性廢物中批量的廢化學試劑、廢消毒劑應當交由專門機構處置;

(六)批量的含有汞的體溫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報廢時,應當交由專門機構處置;

(七)醫療廢物中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險廢物,應當首先在產生地點進行壓力蒸汽滅菌或者化學消毒處理,然後按感染性廢物收集處理;

(八)隔離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具有傳染性的排洩物,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嚴格消毒,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後方可排入汙水處理系統;

(九)隔離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醫療廢物應當使用雙層包裝物,並及時密封;

(十)放入包裝物或者容器內的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不得取出。

第二十一條

醫療衛生機構建立的醫療廢物暫時貯存設施、設備應當達到以下要求:

(一)遠離醫療區、食品加工區、人員活動區和生活垃圾存放場所,方便醫療廢物運送人員及運送工具、車輛的出入;

(二)有嚴密的封閉措施,設專(兼)職人員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員接觸醫療廢物;

(三)有防鼠、防蚊蠅、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四)防止滲漏和雨水沖刷;

(五)易於清潔和消毒;

(六)避免陽光直射;

(七)設有明顯的醫療廢物警示標識和 “禁止吸菸、飲食 ”的警示標識。

那些兒戲的診所老闆們

人命關天,長點心吧!

如果還有不清楚的

請看看這個視頻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