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发布7nm服务器 CPU “鲲鹏”,英特尔并没有很慌

1月7号上午,华为发布基于ARM架构的7nm服务器CPU——“鲲鹏”920,搭载该CPU的 Taishan 系列也一同发布了三款服务器产品,吹响了华为2019年进军数据中心业务的号角!

图:鲲鹏920 (源:华为)

1、7nm一年三箭齐发

在处理器领域,华为最近一年内先后发布了三款基于7nm的芯片,分别是用于移动设备的麒麟 Kirin 980,面向AI运算的昇腾 Ascend 310系列,和面向数据中心的处理器鲲鹏 Kunpeng 920系列。其中,麒麟980为全球首颗量产7nm手机CPU,如此高密度的先进工艺芯片发布显示了华为超群的设计能力

图:华为的CPU布局(源:超能网)

鲲鹏920是此前发布的Hi1620系列的正式品牌和型号,基于ARMv8指令集,台积电7nm工艺,最多64核心,支持8通道DDR4内存及PCIe 4.0,集成100Gbe网络,号称最强ARM服务器芯片,性能比同类产品高出25%,能效比高出30%。[1]

图:华为 Hi1620 系列

2、强攻服务器市场

如果说鲲鹏920处理器是展示技术实力的秀肌肉,那么这次华为推出的三款TaiShan系列服务器就是赤裸裸的组合拳了。解决了核心的CPU自主化问题,下一步将成套设备推向细分市场势在必行。TaiShan 22080面向均衡服务器、Taishan 5280/5290面向存储服务器,TaiShan X6000则瞄准高密度服务器市场。

图1、2:华为 Taishan 服务器(源:超能网)

众所周知,英特尔视占据98%市场份额的服务器芯片为后花园。能耗比优于x86的ARM架构拥趸众多,但其服务器芯片推进一直不顺利,甚至芯片巨头Marvell、高通都铩羽而归,包括拥有CPU基因的AMD开发的ARM架构产品也无法撼动英特尔。

在国内,除华为外,近年包括天津飞腾、贵州华芯通都先后发布了商用级别的ARM服务器芯片,工艺、测试性能均在主流水平,但离市场竞争仍太过遥远

图:骁龙芯片运行 Win10(源:PConline)

在服务器芯片领域,性能早已不是决定胜负的要素。一是硬件生态,英特尔至强系列巨大的出货量非常容易控制成本,即便7nm先进制程迟迟未推出,客户想换其他家芯片需要承担巨大的平台硬件成本。二是软件生态,即软件开发、优化和兼容性问题,即便微软大有向ARM敞开怀抱之势,但ARM阵营短期内几乎无还手之力。

3、芯片只是开始

面对层出不穷的挑战者,“牙膏厂”英特尔既不会吓尿也没有哭晕,反而说过一句令人胆寒的话:

“我知道有16家ARM芯片供应商宣布要进军服务器市场,我知道他们是谁,也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对于华为而言,服务器是全新且更困难的领域,芯片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但我们仍然期待已经成长为芯片大厂、终端巨头的华为带来服务器市场的突破!

[1]来自超能网;

[2]图片源:华为、超能网、PC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