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将“瑜伽之伤”变成”瑜伽之殇”

“瑜伽之伤”的问题时有发生,每次看到这种事情,心中不免低落的阵痛感,因为瑜伽所带来的伤,也因人们对瑜伽的认识狭隘和对瑜伽理论知识掌握的浅薄和误解。痛定思痛,静心思考,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我们做为瑜伽教练更应该了明自我心智,认知自我不足去提升自己,去正视瑜伽,让人们更明白瑜伽的内在,将大家对瑜伽的误解纠正过来,切不可将“瑜伽之伤”变成”瑜伽之殇”。

大漠想说:我们身为瑜伽教练,身上担的责任重大呀!因为你是整个瑜伽市场的形象,更是让人家认识瑜伽,进入瑜伽的引导者!

在我这些年带课的过程中,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会员和瑜伽教练。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有什么样的教练就会带出什么样的会员,换句话说,一个教练的文化素质和知识修养直接影响到会员的心理情绪和对自我身体的认知度。

比如瑜伽教练去除不掉自己的攀比心和功利心,于是就会将这种心理带到瑜伽课堂中,并习惯性地将这种攀比的思想融进瑜伽体式引导中 ,时间一长这种上课风格就形成了一种模式。如若一天,有人在练习瑜伽过程中受了伤害,他们内心的嗔怒之火便会引燃抱怨之心,这样的抱怨就会追溯到“瑜伽”之上。

而瑜伽本身有错吗?我只能说:会员对教练是相当信任的,他才会来到你的课堂中。而教练误解扭曲了瑜伽,任性而为,对会员的身体素质不管不问,对瑜伽的了解浮于表面,因此导致了“瑜伽之伤”。

若教练自身去不掉“我执”和“我慢”,那么你教出来的会员则会形成同样的风格,由此扭曲了瑜伽要义。教练的内在修为很重要,不可忽视!

古印度对瑜伽的解释是:和谐统一,相应协调。内在与外在的和谐响应,自我与大我的自在统一。而帕坦加利在《瑜伽经》中说:瑜伽是为了控制心念的波动。通过控制自己的欲望之心,而点燃内在的光明之心,在练习中认识自己的发心,去除“我执”“我欲”由此去除无明,达到至善,让本心的智慧自然呈现!由此将瑜伽分为八个修炼过程,而瑜伽体式只是其中一部,前面承接自我思想修炼,内在的清净和平,后面承接心灵的专注,感官欲望的控制,由此去除各种影响自我的不净之心,最后方可开悟,走入解脱之路。

很多教练却单纯地将体式做为最主要的瑜伽练习课程,我曾经问过不少教练:我们为什么练习瑜伽?很多教练回答:为了减肥, 为了美容,为了健康!我不得不说,这样的回答很单一,你不如去跳健身操,去跑步算了。甚至很多教练连瑜伽的基本含义都搞不明白!你不知道,你的一言一行在误导一大批信任你的会员吗?也使得这些会员跟风似的膜拜教练展示的高难度体式,强度体式,并且暗自咬牙鼓励自己一定要做到教练所教授的某个体式,他根本不管这个体式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自己身体是否可以承受那样的强度。

举个别例子说明某些教练上课的误区:

一:上课前带领会员跳舞或做体操热身:

会员身体热起来了,心却浮躁了,整节课都将自我融合在一种血液沸腾的不安静状态中。不安静便生出功利心,激情中生出欲望心,盲目中生出攀比心。他们忽视了瑜伽的呼吸才是引导体式深入的最重要过程,意识平静才是专注的最佳状态。

二: 大强度练习瑜伽体式,并且定义为”减肥瑜伽“。

殊不知瑜伽的瘦身效果其实是通过综合性的内在协调,而达到内分泌的代谢平衡,营造内在器官的合理运作,达到外在身体的和谐健康 。我曾见过一个教练让会员连做五百个蹲式,也曾见过一个教练让会员保持战士二式达到五分钟之久。真不知道这是在教授传播瑜伽,还是在摧毁瑜伽体式要求和谐的理念。既然会员可以如此听从教练的引导,说明会员对教练的信任程度是很高的,大漠不得不提醒,千万不可以把会员对你的信任当做自己的令牌,如果你连初级瑜伽概念都搞不明白,根本就没有资格把自己摆放在教练的位置上,用驾驭心去磨练会员的意志,其结果只会导致会员对瑜伽的排斥和厌烦感。

三:教练无视个别会员的身体状况,教条似的授课。

大漠在上了这么多年课,在没有把握的前提之下,绝不会教授“犁式”和“肩倒立式”以及“鱼式”,甚至连“骆驼式”都小心翼翼地谨慎讲解。不是因为大漠胆小,而是大漠清楚会员的身体情况。

比如一些老年人,多数脊柱都不太好,甚至心血管不太健康。如果要求他们去做这些难度体式,只怕会引起脊柱损伤,甚至造成呼吸困难,引发心血管疾病。犁式和肩倒立式属于肩部支撑的体式,需要营造肩膀和肩胛骨之间的协调力量支撑,来控制自己的身体重量。如果肩部有过病史,比如肩周炎,或者肩部肌肉韧带力量薄弱等,他们无法找到肩部支撑的稳定力量,便会强迫自己把身体重量压伏在颈部。而颈椎只有七节椎骨支撑头颅,如果要这七节椎骨反过来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可以想象他们受到的压迫会有多大。想起来都感觉恐怖,可是很多时候因为教练对于解剖知识的无知,而强迫会员练习。你以为是出于热心来帮助会员吗?

大漠不得不说,这是在误导和伤害会员的身体。而“骆驼式”是强度后弯体式,需要腹部前侧肌肉和大腿前侧肌肉强有力的伸展来控制身体顺应体重后弯的重力。如果腹部肌肉无力,会员容易过度压迫腰椎,容易造成腰椎间盘滑脱;而且这个体式需要在确保胸椎伸展的前提下,进行整条脊柱的伸展,如果胸部都没有打开,会员在练习中,就会过度后弯,这些都是造成脊柱伤害的隐形杀手。

四:教练上课引导词,像是发号施令的安排体式。

很多教练上课的时候,不去合理讲解动作,只是告诉会员该怎样做,却不告诉会员这个动作会带来什么样的感觉才是健康和有效的。比如常用的“眼镜蛇式”。很多教练引导:随着吸气,伸直手肘,抬起上身,保持呼吸。短短几句就引导完毕。而下面的会员完全听从教练安排,全部伸直手臂暗自保持体式。其实个中甘苦自己知道。

因为手臂伸直了,腰部力量差的会员耻骨却离开地面很高,为了抵抗腰部疼痛感,他们的肩膀就会耸起来抵消缓解这种不适感。胸部塌陷,两侧肋骨没有打开,就会引发呼吸困难,连呼吸都掌控不好,如何达到增加肺动力的功效?整条脊柱无法完全伸展,怎样避免腰椎不承受重量?臀部肌肉没有有控制的保护腰椎,大腿肌肉松弛放松,双脚内八字扣,怎样调动全身肌肉的协调运作来锻炼身体?所以要想上好每节课,就要认真对待每个体式,就要明白每个体式对身体的感觉,清楚如何练习才是安全有效的方式。如果你不清楚这些,请自动多学习身体解剖理论,重新认清自己的身体结构再站在课堂上授课吧!

五:辅助工具的运用不合理。

辅助工具是为了帮助练习者找到体式练习的正确感觉和效果,而不是强迫性的工具。比如坐立前屈体式,用伸展带是为了找到脊柱伸展的效果,辅助锻炼双腿后侧和背部韧带。而很多教练却拿来强迫会员拉伸身体,大有身体下不去就不罢休的势头。大漠提示教练,对待会员请把她们当做自己来爱,不要把他们当做试验品去练习。

六:整节课压抑窒息,呆板僵涩,没有生动性。

瑜伽体式法的含义是:在一个稳定安全的姿势上保持深长自然的呼吸,并保持专注的意识。没有呼吸引导的体式是体操,没有意识控制的体式是身体造型。这就好比一滩没有生机的死水,看不到其中的灵性,看不到内在的呼吸,只有呆板的表情和僵涩的展示。结果下了课,多数会员觉得这节课除了累,就是累,或者没有任何感觉。这就是教练没有把瑜伽内在的灵性带进课堂,而带进来的只是一堂体操课。其实一个有经验的高质量的瑜伽课结束后,会员会感觉到身心的愉悦和内在的和平,甚至对教练产生一种感恩之心,而不是表面的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