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全塘翻塘!乍暖还寒,2019年水产养殖第一波病害马上疯狂来袭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

4月份水产养殖病害数不胜数!败血症、烂鳃、赤皮、水霉、肠炎、出血病、小瓜虫、对虾肝胰腺坏死综合症......

审批颁发:刘忠松

审核:李清

分析员:王立新

四月份,全国日均温度9~20℃,平均降水量70mm。这一时期,气温乍暖还寒,冷暖骤变,南方地区常阴雨连绵,低温与暖湿气候交替出现,对水产养殖影响较大,容易诱发各种病害。根据近几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测报监测数据,四月份全国各地需重点关注以下疾病。

一、病情预测

水产养殖常见多发病主要有: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肠炎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及鳖溃烂病等。

(一)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可感染除草鱼、青鱼外的大部分养殖鲤科鱼类,具有病程较急、死亡率高等特点。该病可通过病鱼、病菌污染饵料、用具以及水源等途径传播,鸟类捕食病鱼也可造成疾病在不同养殖池间传播,全国各淡水养鱼地区均需重点防控。

(二)烂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鱼病,传播快,病程长,一经发病便难控制其蔓延。烂鳃病主要有两种:寄生虫性烂鳃病和细菌性烂鳃病。该病在水温15℃以上易发生和流行。危害品种主要有草鱼、青鱼、鳊鱼、白鲢,应引起相关养殖区域的重视。

(三)赤皮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团头鲂等多种淡水鱼类,在我国一些养殖区域,一年四季都有流行,特别是当捕捞、运输、放养使鱼体受到机械性损伤,或冻伤,以及鱼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病原菌更易侵入,引发疾病。

(四)细菌性肠炎病:由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肠炎。可感染草鱼、青鱼、鲤鱼等多种淡水鱼,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是养殖鱼类中危害较为普遍的疾病之一。当水温在18℃以上时易发病,并流行。

(五)指环虫病:主要危害草鱼、鲢、鳙、鲤、鳗鲡等鱼类,尤以鱼种更易感染。多数种类的指环虫在水温20~25℃繁殖迅速,易造成该病暴发,各淡水鱼主养区均需严加防控。

(六)车轮虫病:由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上车轮虫引发的疾病。临床症状主要是“白头白嘴”或“跑马”(环游不止)等,主要危害多种鱼类的鱼苗、鱼种,当水温在20~28℃易发病并流行。

(七)锚头鳋病:由多种锚头鳋寄生而引发的疾病。全国各地都可发病,以南方养殖区较为严重。该病在鱼种和成鱼阶段均可感染,当水温12~33℃时更易发病并可在短时间内引起鱼种的大量死亡。

(八)鳖溃烂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假单胞杆菌和无色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水温在20℃时以上时,易发病并流行。该病发病率高,持续期长,危害较严重。

此外,这一时期还需警惕鲤春病毒血症、草鱼出血病、鮰类肠败血症、溃疡病、鳃霉病、小瓜虫病等的发生。

二、防控措施

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这一时期水生动物疾病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四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池塘水温较适宜病原的繁殖生长,因此,要积极做好各种预防工作。

(一)做好清塘消毒工作。可使用200mg/L的生石灰或20mg/L的漂白粉进行池底消毒。

(二)建立科学的养殖管理制度。注意改良池塘底质和水质,培养出“肥、爽、嫩、活”的水体,为鱼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强鱼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三)投放苗种前,要注意对苗种进行消毒,以防带入病菌。

(四)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抗病力。避免高密度暂养造成鱼的挤压碰撞掉鳞,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水温低于15℃时,尽量减少人为操作,防止鱼出现应激反应,导致擦伤或冻伤。

(五)对于一些寄生虫病的流行,可用强氧化剂改良水质。

不要随意加注外源水,以防引入病源。要做到定期杀虫消毒。

2019年4月份广东省

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审批颁发:林琳

审核:张志

分析员:曾庆雄

每年的4至6月份是广东省强对流天气多发期,受其影响,局部地区可能会出现持续暴雨天气,暴雨、洪水中裹挟大量泥沙、有机质和其他杂物,养殖品种应激反应大,抵抗力下降。4月份广东省气温、水温逐步升高,病菌、寄生虫也进入活跃期,水生动物的发病率将呈上升趋势。渔业生产进入到繁忙季节,水生动物摄食量逐渐增加,养殖生产者要及时做好水质调控和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工作。我省进入水产苗种繁殖期,做好亲鱼的培育饲养,保证饲料质量,繁育出优质健康的苗种。鳖经过越冬期后体质较弱,容易感染各种病害,要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增强体质,提高其抗病能力。4月份开始是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流行的一个高峰期,有可能会在局部地区流行和暴发,各沿海市要加强监测,密切注意该病的流行动态,做到早发现早防控。

一、防控措施

1、做好清塘消毒。做好苗种放养前的清塘消毒和晒塘,是预防病害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清塘消毒主要采用生石灰、漂白粉、茶饼等,并经太阳曝晒,做到彻底清塘消毒。

2、加强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养殖户选购苗种时要从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种苗场购买,并要求提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加强对水产苗种的检疫,确保苗种不携带病原,在源头上有效控制水生动物疫病的传播与蔓延,将损失降至最低水平。

3、做好养殖生产管理。放苗前要做好池塘的水质调控,待天气稳定后,选择晴天在上风处试水无异常后放苗下塘。放养的苗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来源一致。在苗种转塘、放养时要规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引起病原菌感染或应激反应,要严格控制苗种的放养密度。随着养殖品种摄食活动增加,要保证投喂饲料的质量,并提前做好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控工作。

二、有关病害的预防方法

1、预防淡水鱼类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彻底清塘消毒,鱼种放养前可用硫酸铜或用高锰酸钾浸泡,硫酸铜、硫酸亚铁粉防治车轮虫病和斜管虫病。

2、预防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病、烂鳃病、肠炎病:彻底清塘消毒,聚维酮碘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氟苯尼考粉拌饲投喂。

3、预防刺激隐核虫病:(1)网箱合理排放,使水流交换顺畅,放养密度要适宜。(2)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减少冰鲜鱼、鲜鱼做饲料。(3)淡水浸泡病鱼3~20分钟,酌情在浸泡液中加入抗菌剂。(4)投喂多维和免疫增强剂等加强营养,提高抗病力。

4、预防甲鱼腐皮病: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分钟。不投喂变质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多维和免疫增强剂等加强营养。

5、预防对虾肝胰腺坏死综合症:(1)用消毒剂加强对塘底进行消毒。(2)根据盐度的不同,搭配草鱼、革胡子鲶、美国红鱼或军曹鱼进行混养。(3)为了降低对虾消化道pH,建议每天投喂1-2次经过乳酸杆菌发酵的饲料。

6、预防罗氏沼虾白尾病:选择不带病毒的虾苗,定期泼洒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在饲料中添加多维和免疫增强剂等加强营养。

病害防治方法应根据养殖品种的实际情况,在相关专业机构或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实施。

2019年4月份江苏省

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来源:江苏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审批颁发:陈辉

审核:方苹

分析员:倪金俤、王晶晶

4月份,气温升高,草木返青,鱼种投放基本结束。随着温度增高,鱼类疾病逐渐增多。由于江苏今年入春以来阴雨天偏多,气温回升不稳定,各地应加强池塘管理,抢晴施肥,强化鱼病防治措施。

一、病情预测

1、水霉病、赤皮病:重点关注各淡水鱼养殖区。

2、小瓜虫病、车轮虫病:重点关注淡水鱼主养区。

3、鲤春病毒血症:重点关注徐州、连云港、宿迁地区鲤科鱼类主养区。

4、甲壳类水霉病、蜕壳不遂症:重点关注沿海对虾主养区。

二、防治措施

1、水霉病:对鱼种进行投放的时候避免造成机械性损伤。鱼体受伤后,要及时对鱼塘进行消毒。治疗应选择对真菌有防治作用的药物,可用5%的食盐水浸泡3分钟,或用万分之四的小苏打和万分之四的食盐水混合液长期浸泡;产卵亲鱼水霉病用5%碘酒涂抹伤口,有一定预防效果。

2、赤皮病、竖鳞病:定期投喂免疫增强剂,提高鱼体抗病能力。治疗可在药敏试验基础上选择抗菌药拌饵投喂;或用抗菌中草药剂拌饵投喂。

3、小瓜虫、车轮虫病:彻底清塘消毒,杀灭底泥中病原;控制放养密度,投放苗种时,要用药物浸泡苗种后再行投放,以防带入病原。小瓜虫病以盐度为20-30的盐水浸泡,用于治疗和预防均有效;当水温降至10℃以下或上升至28℃以上,虫体发育停止不会发生小瓜虫病,因此有条件的可提高水温,以达到虫体自动脱落而死亡的目的。

4、虾蟹蜕壳不遂症:选择健康活力强的优质苗种、加强水质管理,做好清淤和水草种植工作,保持良好的水质。定时、定量、多点投喂营养全面的优质饵料,补充营养,减少应激,提高水中钙离子浓度,蜕壳期可加喂蜕壳素。

2019年4月份湖北省

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审批颁发:温周瑞

审核:杜健鹰

分析员:卢伶俐

湖北省4月份已春暖花开,气温转暖,养殖水温逐渐升高,全省开始进入养殖生产期,需加强各养殖品种疫病防控工作。

一、病情预测

1、草鱼、鲢、鳙、鲫、鳊等常规鱼类易发生水霉病、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主要关注区域为全省水产养殖区。

2、小龙虾易得白斑综合征,重点关注省内小龙虾及稻虾养殖区。

二、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加强巡塘,强化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

2.投饵严格做好“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

3.加强产后亲鱼的防病措施。由于产后亲鱼体质虚弱,抵抗力较差,容易感染疾病,为了使亲鱼尽快恢复体质,同时也给来年的繁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必须切实做好产后亲鱼的细心培育和护理。

(二)防治方法

1、常规鱼类水霉病治疗方法:1%食盐与0.04%苏打混合液,浸浴20分钟,1天1次。

2、草鱼、鲢、鳙等常规鱼类细菌性烂鳃病的治疗方法:复方新诺明,一次量,每1kg体重50mg,拌饲投喂,1天1次,连用5天,首次用量加倍。细菌性肠炎病的治疗方法:甲砜霉素粉,一次量,每1kg饲料7g,拌饲投喂,疾病流行季节,1天1次,连用5天。

3、小龙虾白斑综合征的防治方法:聚维酮碘或四烷基季铵盐络合碘0.3~3.5mg/L全池泼洒;二氧化氯0.2~0.5mg/L全池泼洒,每半月预防一次。症状严重时:用0.2%维生素C+1%的大蒜+2%双黄连,加水溶解后用喷雾器喷在饲料上投喂;如发现有虾发病,应及时将病虾隔离,控制病情进一步扩散。

2019年4月份四川省

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审批颁发:邓红兵

审核:王艳

分析员:肖曼

4月份,这时气温一般在13℃~25℃之间,养殖水温为14℃~22℃,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各种细菌性、寄生虫病害开始发生,养殖鱼类经过越冬期后,体质较弱,较易受真菌、细菌、寄生虫等的感染。特别是处在“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中,更要注意防范气候多变、水温突变对苗种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根据近年对全省水产养殖病情监测,4月份需重点关注以下疾病并作好防控准备。

一、病情预测

1、鲤春病毒血症。主要发生对象鲤鱼、锦鲤、金鱼等,发病水温在8-20℃,尤其在15-17℃易发生。鲤鱼主养区和鱼种场站应重点防控。

2、养殖鱼类水霉病。此病发生频繁、分布广泛,从鱼卵、鱼苗到成鱼均可发生。池塘养殖、池塘内循环养殖及高密度流水养殖均有分布。

3、烂鳃病、赤皮病。主要在鲤、鲫、草、鲢、鳙、鲈、鲶等养殖品种中发生,全省均有分布。

4、斑点叉尾鮰“传染性套肠症”、斑点叉尾鮰柱形病。重点关注绵阳、乐山、成都等斑点叉尾鮰主养区。

5、小瓜虫病、车轮虫病。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斑点叉尾鮰、鲶鱼、鲤鱼、草鱼等养殖品种及观赏鱼类均可寄生,全省各养殖区域均有分布。

二、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

一是强化苗种产地检疫,全面实施苗种产地检疫制度,防止引进携带病原的苗种,从正规苗种场购买苗种,从源头上控制疾病的发生。

二是加强生产管理。采用生石灰、漂白粉等彻底清塘消毒,调配好池塘水质,培养出“肥、活、嫩、爽”的水体;在苗种转塘、投放时,规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引起病原菌感染,严格控制苗种的放养密度;随着水温升高,鱼类摄食活动增加,投喂饲料依据“四定”(定质、定位、定时、定量)投饲法,并依摄食情况逐步增加投喂。

(二)防治方法

1、鲤春病毒血症。预防方法为每千克鱼,一次量,大黄4克、黄芩4克、黄柏4克、板蓝根4克和食盐3.5克,粉碎后,拌饲投喂,每天2次,连用7~10天。

2、水霉病。食盐,一次量,每立方米水体30~50毫克,鱼种放养前浸浴5~10分钟,根据不同的品种时间要做适当调整;或8%二氧化氯,一次量,每立方米水体0.5克,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天。

3、烂鳃病、赤皮病。8%溴氯海因,一次量,每立方米水体0.2-0.3克,全池泼洒,15天1次;内服氟苯尼考粉拌饵投喂,每千克鱼用量为10-15毫克,每日1次,连用3-5天。

4、斑点叉尾鮰“套肠症”。控制放养密度,调控水质,采用投喂药饵等方式预防疾病发生,早期刚开始投饵,消化机能未恢复时,避免大量投喂高蛋白饲料,引发疾病,发病时服用敏感药物,有条件时做药物敏感实验。如:强力霉素或氟苯尼考每千克鱼10~30毫克,拌饲投喂,每天一次,连用3~5天。

5、小瓜虫病。缺乏防治小瓜虫的特效药物,只能从预防和辅助治疗入手。采取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对水泥池壁、鱼种、活饵料做好消毒工作,同时将养鱼的水槽、工具等进行洗涮消毒,鱼下塘前应做抽样检查。防治方法:青蒿末,一次量,每立方米水体,每千克鱼0.3~0.4克,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用5~7天;或亚甲基蓝,一次量,每立方米水体2克,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2~3天。

6、车轮虫病。高锰酸钾,每立方米水体10~20克,鱼种放养前,㓎浴,15~30分钟;或苦楝树叶,每立方米水体40~50克,水煎取汁,全池遍洒,15天1次;或每立方米水体,硫酸铜0.5克和硫酸亚铁0.2克合剂,全池泼洒。

2019年4月份河北省

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审批颁发:申红旗

审核:李全振

分析员:石洁卿

4月份,河北全省气温和水温开始回升,但水温仍较低。在经过越冬后,水生动物体质虚弱,容易受到病害生物的侵袭,应加强饲养管理。根据近几年同期全省水产养殖病情测报监测数据,4月份需重点关注以下水生动物疾病。

一、病情预测

1.水霉病:危害品种主要有鲤、草、鲢、鳙等淡水鱼类。10~15℃时较适合水霉菌的滋生,在生产过程中,因养殖密度过高、转塘、分池等管理不善,一旦造成鱼体受伤,极易感染水霉病。重点关注河北省内陆区域。

2.赤皮病:危害品种主要有鲤、草、鲢、鳙等淡水鱼类,一年四季都有流行。特别是当捕捞、运输、放养使鱼体受到机械性损伤,或冻伤,或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病原菌更易趁虚而入,引起发病。重点关注河北省内陆区域。

3.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主要发生对象为虹鳟鱼,发病水温为8℃~15℃,鱼龄越小对该病越敏感。重点关注河北省太行山、燕山虹鳟鱼主养区。

4.海水鱼肠炎病:主要危害牙鲆、大菱鲆、半滑舌鳎等海水鱼类。重点关注河北省沿海地区。

二、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1)做好池塘消毒,尽量清除池塘淤泥中存有的病原微生物;做好苗种消毒,防止苗种带入病原微生物;引进苗种应检疫,从源头控制病原。

(2)对于鲤、草鱼、鲢、鳙等淡水鱼类水霉病、赤皮病,放养前应做好清塘和工具消毒;在拉网运输和投放鱼种时,小心操作,尽量避免碰伤鱼体,入池前用食盐水浸泡鱼体消毒。

(3)对于牙鲆、大菱鲆等海水鱼类肠炎病,加大换水量,调控水质,改善饲养环境;投喂洁净的配合饵料;降低饲养密度。

(4)提高饲料质量,在饲料中加入免疫增强剂等提高鱼类抗病力。

(1)对于已患水霉病的鱼,可用食盐水或水霉净浸泡鱼体,同时对池塘用氯制剂或生石灰对水体消毒。

(2)对于已患赤皮病的鱼,可投喂氟苯尼考或恩诺沙星药饵,同时用氯制剂或生石灰等对水体消毒。

(3)对于虹鳟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但应对发病池塘及相邻池塘进行隔离,可用聚维酮碘对水体持续消毒7天,间隔5天,再连续消毒7天,并投喂抗病毒中药,防止病情扩大;养殖用水禁止外放,养殖工具严禁交叉使用,对病鱼实行隔离饲养,死鱼深埋;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病情。

(4)对于牙鲆、大菱鲆等海水鱼类肠炎病,应投喂新鲜、干净的饵料,可用恩诺沙星或盐酸土霉素拌饵投喂。

聚焦 | 回顾

杜剑荣:苗企,有“种”才有话语权

重大预警!环保风暴下,中国淡水产业发展空间面临进一步挤压……

行情持续利好!广东部分草鱼微涨!金鲳飙涨6元/斤已5个月连涨!加州鲈、泰蛙、海鲈、叉尾一大波都涨

拆箱禁养240万亩!鱼价为何要跌破3元/斤创3年来最低?原来这里养殖暴增600多万亩

紧急注意!14级强“台风”+寒潮袭击!猛降20 ℃!断崖式降温横扫全国,粤桂闽寒冷,浙江湖南狂风大作

华南草鱼止跌反弹,一天好几个电话要鱼,北方鱼价持续上升!养户预测清明行情必有力上涨!

涨势喜人!生鱼、黄颡鱼价格大幅飙升!鳜鱼、江团最高涨0.5元/斤!还要涨?

本文转自【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2019’中国水产前沿展

China aquaculture expo 2019

主办单位水产前沿 中国水产频道

支持单位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中国渔业协会水产动保分会

国家工业化水产联盟

湛江市对虾苗种协会

广东海大集团

通威股份

恒兴股份

广东粤海饲料集团

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

海鲜指南 工业化水产圈

农牧前沿 鳜鲈前沿 养鱼世界

农牧世界 新华网 凤凰新闻

中国水产养殖网 中国水产门户网

今日头条 网易新闻 新浪新闻

承办单位广州灵狮广告有限公司

时间|地点

2019·3·30-31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2号馆

展会亮点

覆盖中国特种水产养殖品种最集中的区域:中国河蟹、小龙虾、对虾、罗氏虾、青虾、鲫鱼的主产区;加州鲈、鳜鱼的最大新兴产区;水产动保、功能性水产饲料、水产膨化饲料的最大新兴市场;

全球领先的种苗、设备、动保、饲料企业集中呈现;

汇集全国水产养殖高手、主流经销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