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人到底有多愛穿“裙子”?

自古以來,裙子並非女性們的專利,大約從黃帝時期開始,就時興過男人穿裙子。

後世東漢學者皇甫謐,曾著有一本《帝王世紀》,其中寫道:

黃帝始去皮服,為上衣以象天,為下裳以象地。

”即為“”,在古漢語中,“”的本意為“展開”,“攤開”,與“”字相組合,便稱為“衣裳”,意為“展開的衣服”,後來引申為“”。

結合上文前一句“黃帝始去皮服”,可知黃帝剝取獸皮,製作成“”和“

”,所以後面的“下裳”即是指“獸裙”。

黃帝與嫘祖想象圖

這也是遠古時期的“時尚”,外出打獵的男人們,穿著由獸皮製成的裙,一是彰顯自己首領的身份,二也能在嚴寒時期為下身保暖同時還能保護隱私部位,畢竟遠古人類發展出文明以後,具備了最基礎的羞恥觀念,所以對於隱私部位的保護,也被看的尤為重要。再後來發展出亞麻等更為輕便透氣的織物,由獸皮為原料做成的衣物才逐步被取代。

文字鉅著《辭海》中提到:

古謂下裳,男女通用。

這句話尤為適用於商周時期。

在商朝,對於“

”和“”的區別,劃分的更加明確。

如商周時期貴族們尤為鍾愛的“蔽膝穿戴”。

《說文》中稱“蔽膝”為“褘(huī)”,字面意義上理解,正是遮蔽膝蓋,具體是指“遮蔽大腿到膝蓋這一部位的衣物。

《說文》:褘,蔽膝也。

隨著硃砂礦的發現與開採,商周貴族尤其尊崇“紅黃”二色,使得染色技術進一步發展的同時,也把“蔽膝”當成了區別身份等級的象徵。

貴族們穿戴以黃色為基色,紅色為點綴的蔽膝,能夠體現出自身的貴族身份,但不論蔽膝的樣式如何改變,始終都是以“

”的形式存在。

蔽膝

後來蔽膝發展成為一種“長布”,主要還是用來遮住腿部,但在古人的生活常識中,蔽膝的主要作用有兩點。:

一是遮住腿部,與人會見時顯得禮貌。

《漢書·王莽傳上》: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問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

這句話說的非常明確,王莽的母親生病,大臣諸侯們便攜帶夫人家眷前來問候,王莽的妻子出門迎接,雙手提著衣服不使其落地,再用蔽膝擋住下身的衣物。

這樣會讓主人在出來迎客時顯得莊重,如果沒有蔽膝在身前圍著,王莽的妻子則會略顯失禮。

二是在田中耕種時,農婦會找來蔽膝圍住下身,在需要跪下農作的時候,將這塊蔽膝從腿間解開,再張開擺放在膝下,這樣就不會使下身衣物弄髒,算是一種保護措施,如此來看,和現在的“圍裙”簡直如出一轍。

《釋名》:韠(bì),蔽也,所以蔽膝前也,婦人蔽膝亦如之。田家婦女又曰跪襜,跪時襜襜然張也。

再到西周,隨著時代發展與審美變化,人們開始逐步將“衣”和“裳”合為一體,最早具備了衣裳整體的概念,出現了我們所熟知的“長袍”式衣物,但上身仍為“”的樣式,從腰間往下,則依舊為“”,並且對腰間所繫的束帶,第一次有了明確的制定,稱之為“大帶”,也稱為“”。

主要作用正是用來束縛住蔽膝,不使其下落,之後再妝點紋飾,體現個人雅趣與身份,這也是西周時期的士大夫們的流行時尚,為天下男子所鍾愛。

後來又分成祭祀與日常穿戴的不同,但無論作用如何變化,最初的蔽膝,即“”的形式,則始終未曾變化。

《周禮註疏·卷二十》:大夫已上用素,士用練,即紳也。

然後是戰國時期,沿襲西周時的服飾風格,但在此基礎上將“”和“”完全整合,製作出了“繞襟袍”,是一種上衣和下裳整體相連的曲裾袍服,所謂

曲裾,便是指左衣二襟各自加長,再向右掩,繞一圈到背後後,再用腰帶系扎,這樣說出來或許有的朋友不是很能理解,如圖所示,便可一目瞭然:

繞襟袍

由於這種衣服從頭到腳看起來非常長,所以也被稱為“深衣”,能夠將人的身體完全包裹在內。

《五經正義》: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

而且還能讓人顯得深藏不露,氣質雍容華貴,為春秋戰國時的王侯貴族們所青睞。

後來為了表示“尊祖承古”之意,戰國時的人們制定出更為豐富的樣式,如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所見的“

下裳十二片”,便是戰國時期的人們發揚古人“下裳”,為象徵一年12個月,所制定出來的裙類服飾,這種“下裳十二片”仍舊將衣和裳明確分開,但會採取從腰部縫合的方式為一個整體,再以“下裳十二片”體現出古人“敬天尊祖”的禮法意識,“上衣”則採用方領圓袖,表達出為人處世應合乎規矩,談吐行事要合乎準則

這種男子穿“”的風潮一直保持到先秦,乃至秦朝末年,後來到了漢代,隨著國家強盛以及對於禮法的進一步制定與明確等綜合原因,逐步發展出了“(kù),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褲子”,但其實早在秦始皇時期,就曾出現過“褲子”,當時是騎馬時所穿的“大口袴”,目的是為了保護大腿,所以也稱為“腿衣”,然而當時主流服裝仍舊是“深衣”,所以袴還未廣泛流行。

秦始皇

《中華·古今注》:秦始皇巡狩至海濱,亦有海神來朝,皆戴抹額緋衫“大口袴”,以為軍容禮,至今不易其制。

(注:“袴”同“絝”(kù),通“褲”。)

《說文解字》:絝,脛衣也。

《釋名·釋衣服》:袴,跨也,兩股各跨別也。

之前男人們只穿“裙”的風潮,便由“褲”所取代,雖然也在身外穿長袍,但內裡用來遮羞的衣物不再單純只是“裳”,而是多了“褲”,尤其是漢朝以前,特別在夏天炎熱的時節,人們只穿“裳”便可出行,但後來“絝”開始流行,就得在“裳”裡面加一條褲,由於褲都穿在裡面,不易見人,所以人們便用質地較次的布縷製成,而“褲”也被認為是在漢代時才開始正式流行,屬於漢服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當然富貴之家也有用絲綢等高檔織品做成褲子,但會被當時的人們看作時極為奢靡的行為,後世所發明的“紈絝子弟”這一成語,便是來源於當時所說的“紈褲子弟”。

總結來說,相比較裙而言,褲很晚才出現,甚至到了漢代時,人們在夏天為了涼爽,仍可只穿裳而不穿褲,但自漢代以後,比較合乎禮數的做法,還是會在裳裡面加一條褲子,不論是外出迎客還是與朋友會面,都會顯得正式禮貌。

然而歸根結底,“”作為自上古時期發明的服飾,沿襲了至少千百年,期間始終作為古代男人的風尚,而深受世人所鍾愛。

——————

——————

參考文獻:

《帝王世紀》:黃帝始去皮服,為上衣以象天,為下裳以象地。

——————

《辭海》:古謂下裳,男女通用。

——————

《說文》:褘,蔽膝也。

——————

《漢書·王莽傳上》: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問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

——————

《釋名》:韠(bì),蔽也,所以蔽膝前也,婦人蔽膝亦如之。田家婦女又曰跪襜,跪時襜襜然張也。

——————

《周禮註疏·卷二十》:大夫已上用素,士用練,即紳也。

——————

《五經正義》: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

——————

《中華·古今注》:秦始皇巡狩至海濱,亦有海神來朝,皆戴抹額緋衫“大口袴”,以為軍容禮,至今不易其制。

——————

《說文解字》:絝,脛衣也。

——————

《釋名·釋衣服》:袴,跨也,兩股各跨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