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火腿先前一直忙并购,为何突然转向忙回购?

近日,金字火腿披露了一则关于回购进展公告。在过去二个多月的时间内,公司累计花了1.71亿元,回购了3,984.6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07%,原本12个月的回购计划已经执行了85.71%,进展迅速。为何这家不断传出“卖壳绯闻”,而且的确是一直在忙着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突然转向花费巨资在短期内集中回购自家股份了?

不到三个月就回购了总股本的4%

2019年3月7日夜,金字火腿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金字火腿,证券代码:002515.SZ)披露了一则《关于回购股份比例达到总股本4%的公告》。



据该公告披露,在2018年12月15日披露《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回购报告书》(以下简称:回购报告书)之后,从12月17日开始,截至2019年3月6日,金字火腿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累计回购股份3,984.6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07%,支付的总金额为1.71亿元,回购期间的最高成交价为5.35元/股,最低成交价为4.05元/股。

另据回购报告书披露,本次金字火腿回购计划如下:在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回购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公司拟以总额不低于1.00亿元,不超过2.00亿元,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6.00元/股为限,从深交所二级市场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已发行的社会公众股。上述回购的股份,将被用于后续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计划、转换公司发行的可转债,以及为维护公司机制及股东权益所需的合法情形。

值得关注的是,原先拟在12个月时间范围内完成的回购计划,金字火腿却“快马加鞭”,从2018年12月17日至2019年3月6日,在前后57个交易日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拟回购总金额的85.71%,动用资金高达1.7亿,堪称高效率。但是,梳理前期的公告发现,此前公司一直是在忙着并购重组,甚至有出让公司控股权的可疑举动。

并购重组不断,一场实操赚了1.44个亿

从2016年到2019年,金字火腿的实控人施某,及其包括控股股东金华市巴玛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巴玛投资)、另外三位施姓股东、股东薛某和严某等6位一致行动人似乎不想局限在肉制品行业发展。在并购了中钰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钰资管)之后,又连续减持巨额金字火腿股份和让出公司董监高管理岗位,让市场隐隐觉察到其可能存在“重组”甚至“隐退”的意图。

据金字火腿受让中珏资管股权及对中珏资管增资的公告披露,借助资本运作,公司于2016年11月30日和2016年12月3日,合计出资5.93亿元,在分别完成对中珏资管51%股份收购并增资之后,使其成为金字火腿的控股子公司。并且以此为公司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平台,通过在大健康行业内积极并购,打造公司除肉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之外的第二主业。

恰恰在金字火腿披露对中珏资管增资的同一天,2016年12月3日,公司又披露了一则《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公司股份的提示性公告》。据该公告披露,公司实际控制人施某及其一致行动人薛某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6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30%,两位股东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2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进行,通过协议转让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不超过7,036.17万股,占公司股本的11.51%。

2017年1月13日,金字火腿披露减持股份计划实施完成公告。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施、薛两位股东一共累计减持5,865.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59%。可是经过本轮减持之后,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占比仍然高达56.10%,公司实控人及控股股东并未变化。

不过,2017年7月初金字火腿的董事会改选结果却出人意料,长期担任公司董事长的实控人施某,退出了董事会。而“中钰系”的禹某、马某和王某成为公司董事,其中担任中珏资管董事长的禹某成为了新任上市公司董事长。而由董事会聘任的新任高管团队也发生了相应变动,禹某出任公司总裁,王某出任副总裁兼财务总监。

在持股比例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纷纷让出董监高的岗位,当起了“甩手大掌柜”,要说完全没有“重组”之意,还真是有点令人难以置信。

果然,此后的2017年9月25日,金字火腿披露了股东股权转让协议完成登记过户的公告,公司实控人的一致行动人三位施姓自然人股东,向娄底中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娄底中钰)转让了合计1.44亿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4.72%,转让单价为10.70元/股,较股权转让协议签署日前一天收盘价9.69元/股溢价10.42%。自此,娄底中珏成为金字火腿的第二大股东。

到这个时候,大股东施某及其一致行动人实际持股占比为41.38%,“中钰系”的娄底中钰实际持股占比为14.72%。

据媒体报道,原先“中珏系”将其资管平台装入金字火腿时打的如意算盘,在未获得监管层同意的情况下,成了泡影。而据公司于2018年11月28日公布的《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修订稿)》披露,中珏资本未能实现其2017年度的业绩承诺。于是,按2016年底金字火腿收购中钰资管时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和《增资协议》,以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娄底中钰、禹某、马某、王某、荆某、另一王某等一家机构和五位自然人原股东,包括中珏资管自身,合计出资7.37亿元,向金字火腿回购其持有的中钰资管全部51%股份。

相应地,2018年7月下旬,禹某和王某分别同时辞去金字火腿董事长兼总裁和董事、副总裁兼财务总监的职务。

虽然“中钰系”一进一出,其买卖的对价差异为上市公司带来了1.44亿元的净收益,但是遍观金字火腿披露的上市公司临时公告,从2016年至今,该公司不是走在重大资产重组的路上,就是在准备重大资产重组,也难怪部分媒体揣测,金字火腿的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或有“隐退”之意。

回购或为缓解股权质押爆仓的压力

一家可能有意“重组”的上市公司,却通过高强度回购股票推高公司市值,难道不怕股价太高吓走赶来接盘的买家么?经过研究,我们发现这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

据近期金字火腿股东股份质押相关公告披露,早在2018年10月22日,当天公司股价收于5.10元/股,公司的控股股东巴玛投资就不得不向光大证券补充质押了5,000万股公司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25.17%。截至2018年10月26日,公司控股股东巴玛投资、实控人施某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为4.04亿股,在经历了“中钰系”入股之后,而且原先持股占比为0.11%的一致行动人严某可能已经全部减持,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占公司总股本之比已经下降为41.27%。其中处于质押状态的股份合计为4.00亿股,占其持股数的99.12%,占公司总股本的40.91%,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的股份质押比例严重偏高。

2018年12月25日,金字火腿股价创出四年新低3.99元/股,与补充质押当天的股价相比,已经累计下跌了21.76%,其股东股份质押风险或已暴露。截至2019年3月6日,依靠公司股份回购集中买入的强力支持,公司股价收于5.35元/股,累计增长了34.09%,关注其股权质押风险的市场各方,才得以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