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南水北調還有提水站,京杭大運河是怎麼做到能直接通航的?

風雲85266411


南水北調工程是我國的重大戰略工程之一。也可以算得上是世紀工程。從論證方案的可行性到真正實施建成通水歷時幾十年。耗費了幾代水利人的心血和汗水。而南水北調工程又分為東線、中線和西線三部分。現如今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和中線工程已經建成通水,而西線工程則需要進一步論證和選址。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京杭大運河的路線和選址幾乎一致。那麼為什麼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需要利用泵站提水才能夠實現從南到北的供水功能呢?那麼修建於那個沒有泵站提水歷史年代的京杭大運河又是如何發揮通航的作用呢?

首先先來解釋一下我們常見的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水利工程無非是要除害興利,而如果細分一下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又可分為十幾種可能都不止,比較常見的水利工程職能包括防洪、排澇、發電、灌溉、供水、調水、通航、養殖、蓄水、旅遊、生態保護等等。而往往一項水利工程都具有一種或兩種以上的功能。具有兩種功能及以上的水利工程則稱為綜合性水利工程。一般我們見到的水利工程都是綜合性水利工程。

正是由於不同的水利工程其主要發揮的功能和作用不同。那麼該項水利工程的運行方式和運行所需要的條件也就不同。

京杭大運河的修建主要是為了溝通南北之間的經濟交通,是為了方便中國南方和北方之間的物流運輸。因此京杭大運河最主要的功能是為了滿足通航的要求。

而南水北調工程的修建主要是為了將南方豐富的水資源跨流域調水之後補給水資源不足的北方地區。緩解和改善中國水資源空間上分佈極不均衡的現狀。也就說南水北調工程最主要的功能是為了滿足跨流域調水的要求。

而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不同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整體上是從南到北依次降低,整個工程的最高點位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取水水源地——丹江口水庫。而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最高點位於山東地區,也就是說位於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中間地帶。因此從長江取水經江蘇往山東、河北、北京、天津調水,則必須要翻越位於山東魯西地區的最高點。

那麼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就不得不採取梯級泵站提水的方式來不斷增加水的總水頭(增加勢能和動能)。這樣才能夠使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水有足夠的能量(水頭)跨越沿線的最高點而流向北方。實現從南到北的跨流域調水的目的。

而京杭大運河工程則沒有這樣的要求和煩惱。京杭大運河實際上是利用黃河的水向兩邊流的方式維持著整個京杭大運河的通航深度。通俗點講就是,黃河的水一方面向北京方向流動,來維持京杭大運河北段的通航要求。另外一方面黃河的水又向南京方向流動,來維持京杭大運河南段的通航要求。目前京杭大運河依然保持通航的河段是由山東濟寧地區往南到杭州段,而從山東地區往北京段則已經失去了通航的能力。

正是由於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與京杭大運河所發揮的功能不同,而決定了兩者之間運行方式的不同和對水流條件的不同要求。

南水北調工程是我國的重大戰略工程之一。也可以算得上是世紀工程。從論證方案的可行性到真正實施建成通水歷時幾十年。耗費了幾代水利人的心血和汗水。而南水北調工程又分為東線、中線和西線三部分。現如今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和中線工程已經建成通水,而西線工程則需要進一步論證和選址。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京杭大運河的路線和選址幾乎一致。那麼為什麼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需要利用泵站提水才能夠實現從南到北的供水功能呢?那麼修建於那個沒有泵站提水的歷史年代的京杭大運河又是如何發揮通航的作用呢?

首先先來解釋一下我們常見的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水利工程無非是要除害興利,而如果細分一下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又可分為十幾種可能都不止,比較常見的水利工程職能包括防洪、排澇、發電、灌溉、供水、調水、通航、養殖、蓄水、旅遊、生態保護等等。而往往一項水利工程都具有一種或兩種以上的功能。具有兩種功能及以上的水利工程則稱為綜合性水利工程。一般我們見到的水利工程都是綜合性水利工程。功能單一的水利工程一般規模都很小。

但是綜合性水利工程儘管同時兼備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功能,但是也有著明顯的主次關係。次要功能永遠都要向主要功能讓步。

比如說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大壩)其主要功能是防洪。因此到了汛期,三峽水庫則會騰空防洪庫容,時刻準備著迎接洪水的到來。此時三峽大壩的發電、通航等功能則要為防洪功能讓步。

正是由於不同的水利工程其主要發揮的功能和作用不同。進而決定了該項水利工程的運行方式和運行所需要的條件也就不同。

京杭大運河的修建主要是為了溝通南北之間的經濟交通,是為了方便中國南方和北方之間的物質運輸。因此京杭大運河最主要的功能是為了滿足通航的要求。通航則就沒有對水流流向的要求。通過縴夫的牽引,貨船完全可以逆水而上。

而南水北調工程的修建主要是為了將南方豐富的水資源跨流域調水之後補給水資源不足的北方地區。緩解和改善中國水資源空間上分佈極不均衡的現狀。也就說南水北調工程最主要的功能是為了滿足跨流域調水的要求。顯然要要求水流的流向是從水資源豐富的地區流向水資源匱乏的地區。

而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不同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整體上是從南到北依次降低,整個工程的最高點位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取水水源地——丹江口水庫。而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最高點位於山東地區,也就是說位於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中間地帶。因此從長江取水經江蘇往山東、河北、北京、天津調水,則必須要翻越位於山東魯西地區的最高點。

那麼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就不得不採取梯級泵站提水的方式來不斷增加水的總水頭(增加勢能和動能)。這樣才能夠使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水有足夠的能量(水頭)跨越沿線的最高點而流向北方。實現從南到北的跨流域調水的目的。

而京杭大運河工程則沒有這樣的要求和煩惱。京杭大運河實際上是利用黃河的水向兩邊流的方式維持著整個京杭大運河的通航深度。通俗點講就是,黃河的水一方面向北京方向流動,來維持京杭大運河北段的通航要求。另外一方面黃河的水又向南京方向流動,來維持京杭大運河南段的通航要求。

目前京杭大運河依然保持通航的河段是由山東濟寧地區往南到杭州段,生產於魯西南的煤炭依然源源不斷的通過傳統的京杭大運河運往南方。而從山東地區往北京段則已經失去了通航的能力。

正是由於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與京杭大運河所發揮的功能不同,而決定了兩者之間運行方式的不同和對水流條件的不同要求。


珞珈山的貓


這個問題首先要理解南水北調和京杭大運河這兩個工程目標是不一樣的。

南水北調工程是要把水送北方,要求水的流向要一致,即水流要保持南向北方向。因此,該工程需要有提水工程把水提到高處,在重力作用下,水自流到北方。南水北調中線有丹江口水庫提水工程,東線直接使用泵站進行提水。

京杭大運河是作為航運使用,船是可順流而下,也可逆流而上,因此對水的流向並無需要保持一致,因此京杭大運河各個河段流向是不一致,也無需提水。那麼問題來了,大運河的流向如何呢?

大運河各段之間高差懸殊,全線地勢"三起三落":

濟寧北部的南旺地勢最高,號稱水脊。引汶河之水在此分流,向北過黃河至臨清衛河,流向天津,向南經徐州流向清江。臨清與徐州之間高差最大,且水源不足,水深較淺,航行困難,為此設置38個水閘,分段攔水,保持水量,便於通航。

長江南岸的丹陽一帶地勢較高,是大運河的第二個分流點,向北經長江至清江,向南流至杭州。

北京地勢較高,北運河從北向南流至天津。

因此大運河上述河段的流向轉換點,由船閘保持通航。


崑崙還東國


現在的南水北調工程有提水站,通航是怎麼做到的,這個問題只有走近運河去看看。東線的南水北調工程通過大運河進行,在揚州市江都區有一個江都水利樞紐,那裡有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提水泵站,十多臺直徑數米的巨泵在長江三江營的夾江把滾滾的長江水提引進運河,一路向北,通過黃河下面隧道,一直送到北京。而航運則通過船閘來進行,長江北岸的邗江區施橋船閘,每天都有南來北往的船舶從運河進入長江或從長江進入運河,運河沿線也有邵伯船閘、淮安船閘等船閘。


運河之楊


其實開發京杭大運河,既能調節南北用水需求,又能發展航運,才是最經濟,最造福子孫後代的工程。中線、西線也應參考這個模式。現有的南水北調功能單一,輸水成本太高,不是長久之計。


雲淡風輕503230


京杭大運河是如何解決過黃河的


四季cun


據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程自流,即沒有提水站。東線是有提水站,船過提水站應是利用船閘工程。噶洲壩、三峽工程的船閘過船原理,去了解一下。


樸人1


南水北調工程早些年已經建成,你說的提水站也就是水庫吧,是有的,主要從長江支流漢江和丹江口流域提水


李韶先


船從上海運貨到重慶正常……讓海水從上海流到重慶試試?

中國京杭大運河……自從有海船、海船製造成本下降後、就可以退出歷史上貨運舞臺了!中國近代的落後局面,其實就是守舊,當然也存在大運河兩岸守自己既得利益的心理!統治者容易控制經濟也是原因!

從明代開始,從廣東到大連沿海各地再輻射幾百裡……大宗商品貨物運輸海運最便宜了!多次海禁……錯失了:經濟、政治、軍事、科技的發展機會!


新晴辛靜


通航和送水要求不一樣,水不管向南流還是向北流都可以通航,所以不管南邊還是北邊高都船都可以走,南水北調必須從南向北流,所以必須提水。


海中巖haha


你先弄懂什麼是“海拔″,就不會提出這樣的問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