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文章:“技术休克”成全球经济新风险

参考消息网3月6日报道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2月27日发表题为《技术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下一次冲击》的文章称,信息技术革命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支柱之一,但反过来也增大了世界经济面临的技术风险。虽然专家估计,一场持续数日的大规模互联网瘫痪不会对经济产生太大影响,但一旦网络基础设施遭到攻击,频繁或长期出现瘫痪,那么对经济的破坏性要大得多。

文章援引英国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经济学家维基·雷德伍德的话说:“最大的损害可能是人们对技术的信心受到打击,这将导致创新活动减少和生产率下降。”

文章称,正如雷德伍德在向客户分发的报告中所解释的那样,技术问题对经济造成冲击的方式有几种,“技术休克”是传统经济风险以外的又一种风险。

其中一种方式可能是某种热门软件程序出现故障,或者是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操作系统大面积出现故障。另一种方式可能是黑客的故意破坏。在这方面,诸如2015年乌克兰电力网络遭到黑客攻击和2017年英国国民保健署遭到勒索病毒攻击等事件,只能算是潜在大规模攻击的开胃菜。

文章称,技术休克对经济的影响将取决于其性质。出于多方面原因,互联网的短暂中断可能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因为很有可能找到快速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广大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已经制订了应急方案,预防发生这种情况。与此同时,依赖于连接网络的部分活动仍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另外,人们还可以在网络恢复后找回丢失的工作数据。

文章称,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认为,如果互联网瘫痪几天,全球经济总量可能只会减少约0.1%,随后将迅速恢复。

但这也意味着,如果暂时中断成为常态的话,经济损失将大大增加。企业将被迫减少对互联网的依赖,而这将导致成本上升和生产力下降。人们对技术的信心会受到削弱,导致未来的创新活动减少,生产力发展减速。

文章指出,互联网的大面积、长时间瘫痪还并非最糟糕的情况。对关键基础设施(包括能源和运输网络)或金融系统的网络攻击将导致更巨大的损失。在金融系统遭到攻击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大规模的资本外逃。金融系统故障也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数据丢失,从而对企业造成长期影响。

雷德伍德说:“任何这类事件的初步影响都可能不会太糟,但一旦产生滚雪球效应,后果不堪设想。”他指出,届时企业的资金流将出现问题,有些甚至会出现资金链断裂,“银行也将遭受损失并削减贷款,经济可能迅速陷入螺旋式下降,供需两端都将受到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