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招标无效的认定要件有三:

一是存在违法行为;

二是对中标造成实质性影响的结果;

三是不能采取补救措施予以纠正。

招标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招标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招标方式违法

应当公开招标未经批准擅自邀请招标。

Part 1 招标程序违法

1.不在国家指定媒介发布资格预审公告和招标公告。

2.在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发售、澄清、修改的时限不符合法定要求。

3.投标文件确定的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时限不符合法定要求。

Part 2 招标行为违法

1.在不同媒介发布的同一招标项目的公告内容不一致。

2.不按照资格预审文件载明的标准和方法进行资格预审,或者资格审查委员会的组件不符合法定要求。

3.招标人或者招标代理机构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

4.招标人或者招标代理机构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或者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投标的其他情况,或者泄露标底。

5.招标人或者招标代理机构与投标人串通。

6.招标代理机构在所代理的招标项目中投标或者代理投标。

7.其他违法行为。

Part 3上述违法行为,如果在投标截止前发现的,责令改正并顺延投标截止时间。如果在投标截止后被发现和查实,且对中标结果造成执行影响的,招标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