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 中联靠这款产品打出天下 对阵国内外老品牌完胜 机械湘军牛

欢迎继续关注工程机械领域有温度的自媒体工程机械话江湖,我是机械哥。工程机械领域,产品为王,甚至是某些产品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小到改变一家公司的格局,大到改变行业。这里也希望各位老铁在文章底部留言,说说你觉得那些产品改变了一家企业或者行业格局。今天我先抛砖引玉,跟大家聊聊一个使中国工程机械,尤其是使湖南工程机械发生了革命性改变的一款产品,那就是-混凝土拖泵。

工程机械“湘军”现在是蜚声海内外,不过时光倒推25年,工程机械在湖南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土壤的。因为那个年代,国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大建设还没有拉开帷幕,工程机械也没有太大需求,工地上有的也是国外二手设备为主,国内提供的也是低价值、低技术含量的设备。但自从混凝土拖泵的出现改变了这些。

说起混凝土拖泵,很多人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如何工作的?更不清楚它怎么会对我国的工程机械有着怎样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

大家知道,盖房子、修路架桥以及很多工程项目施工都需要用到混凝土。我们国家以前除了重点工程,有比较大的混凝土用量外,一般的工民建项目,混凝土用量都比较少。长一辈的人都应该影响深刻,那时候别说县城,哪怕是大中城市的规模和格局建设很多年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那个时候我们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纪录可能会保持好多年。

在改革开放的前十年,除了深圳特区春风先来的建设,其他城市的建设发展还是是相对缓慢的。我一个当年跑货车的朋友说,当时他第一次运货从冷水江到广州,第一次看到立交桥的时候都惊呆了,“这家伙,车怎么上去的。”

直至90年代开始,住房、货币政策的影响,开启了房地产市场、城市建设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引擎,混凝土的用量开始逐年增加。而在这个大背景中,混凝土拖泵作为施工不可或缺的作用,得到逐步得到推广。

那个时候,国内制造企业内力不足,大项目肯定是要用德国的大象或者施维英,国内的几家国有企业其实从70年代就开始试制到小批量生产,其中的代表有沈阳红象、湖北楚天、四川夹江,但还是无法抗衡进口产品。

90年代工程机械领域黄金时代的启始之年,风口之上总会出现敢打敢拼的弄潮儿,混凝土拖泵这么一个偏门的产品,被两家长沙的企业瞄准聚焦,而且就这么义无返顾的钻了进去而且搞出了大名堂。

1992年,中联重科成立,这家以做塔吊鉴定为主的企业率先开始研制拖泵。等到两年后,同城兄弟-三一重工诞生之初,也选定拖泵作为他们进入工程机械大产业的开路先锋。

两家为什么先后进入这个行业?也许是同在一座城市,信息有所交流也在所难免。不过就像肯德基和麦当劳,都有可乐和汉堡包,只是口味不同而已。虽然产品相同,但风格就是不一样,中联采用的液压系统是闭式系统,换向平稳、噪音小;三一采用的开式系统,出口压力大能吃粗料。而且,两家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把国内的老牌企业全部一一挑下马来,直接与大象、施维英这两家世界一流品牌对决,并且最终取得全面胜利,不仅替代了进口,而且在10几年后,他们都被中国企业收入囊中。而此时,三一和中联已不是做拖泵都很艰难的毛头小子了,已经成长为世界工程机械排名前十的品牌!

今天我算是抛砖引玉,欢迎各位业内老铁留言,说说产品带来的改变,话题比较大,但每个经历者都有自己的故事。我是机械哥,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