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心脑血管健康的杀手之一,就是你啤酒肚里藏的“雷”!

“腰围太大”“腹部肥肉太多”……这些“中年油腻”的标志正在演变为“青年油腻”……更恐怖的是,高高的“啤酒肚”里面还藏了个会爆的“雷”!“啤酒肚”又称“将军肚”,是腹部肥胖的俗称。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腹部肥胖很可能成为影响健康最危险的杀手之一。

腹部脂肪可分为两种: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型肥胖的特征:脂肪在皮肤下方形成,用手可以抓住,就是我们常说的“游泳圈”;内脏脂肪型肥胖的特征:脂肪主要集中在人体腹腔脏器周围,粘附在肠间膜、大网膜等,此种肥胖者虽然肚子突出,但是突出部位不容易被手捏起来,按压时手感比“游泳圈”硬。

游泳圈与将军肚

关于腹部脂肪的测定指标,WHO建议采用腰围和腰臀比,并且规定腰围男性≥102cm、女性≥88cm作为上身型肥胖的标准;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作为上身型肥胖标准。我国提出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作为上身型肥胖的标准;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作为上身型肥胖标准。

梨型身材与苹果型身材

内脏脂肪型肥胖对人体危害的主要原因,在于储蓄的脂肪组织集中在腹腔内部,其脂肪分解后产生的游离高脂肪酸等物质,可以直接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并合成大量载脂蛋白B,继而使肝内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生成量增加,导致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

由于内脏脂肪的细胞体积比较大,脂肪细胞膜上与高密度脂蛋白HDL结合点较多,从而更多吸取血液中的脂化HDL,导致血液中HDL下降,易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另外脂肪组织在腹腔的大量堆积还会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感受性,进而使机体耐糖能力下降引发糖尿病。

内脏脂肪的危害

如何去掉“啤酒肚”?

很多人认为“转哗啦圈”和“仰卧起坐”能有效减掉腹部脂肪。但事实是,局部减脂是不存在的,因为脂肪代谢是需要全身器官组织都会参与的过程。只有调动全身大肌肉群,才能更有效的减掉脂肪。研究发现,运动结合饮食控制疗法,能够有效地抑制内脏脂肪的积蓄,对运动减肥有加倍的效果。

一般认为,饮食控制的能量摄入,应不高于标准体重计算的日常生活强度所需能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我国成年人轻身体活动者能量需要男性为2250kcal,女性为1800kcal),运动强度以55%-65%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实际年龄)强度左右为适宜。因为55%-65%最大心率的运动强度下,糖类和脂肪供能比几乎相同,此时体内环境的变化更适合于参与脂肪代谢的各种酶的活化作用,因而对肥胖者来说,是最适合的运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