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珠宝富豪失联:股份冻结,业绩腰斩,百年老字号风雨飘摇



秋林集团全称哈尔滨秋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辽吉黑东北大地可谓是家喻户晓,是一个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老字号企业。一根红肠,一杯格瓦斯,一只列巴,这种经典的俄式餐点,在如今国内众多的一二线城市并不鲜见,它们无外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秋林”。哈尔滨果戈里大街上,购买美食特产的地方中,必去秋林公司,秋林公司的大列巴和红肠是最好的。秋林食品公司的主营产品“大列巴”,采用秋林面包液态酵母三次发酵工艺制作,2007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秋林食品公司生产的红肠是秋林公司俄式传统工艺扎根哈尔滨百余年的特色食品,早已成为哈尔滨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家老字号可谓是正宗的百年金字招牌,秋林公司原名秋林商行,品牌由俄国商人伊万·秋林于1867年在俄国创建,1900年在哈尔滨设立分行,成为了中国境内的第一家百货商店。这家公司先后由沙俄资本家、英国汇丰银行、日本商人、和前苏联政府经营,1953年10月有偿移交我国。

秋林集团地处哈市繁华商业中心,拥有秋林公司(老楼)和秋林时代购物广场两大商场。公司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经营示范单位、国家质量管理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商业名牌企业等各种荣誉称号,并被命名为“中华老字号”。秋林公司的商办工业具有悠久历史,早在上世纪初秋林建立伊始,即开办了茶叶加工厂,随后又开办了卷烟厂、葡萄酒厂、灌肠厂、油漆颜料厂、肥皂化妆品厂、服装加工厂等许多生产生活资料的工厂。

2011年5月18日,“颐和黄金”正式入主秋林。按公司的说法,秋林集团成功摘掉了戴了8年的“ST”帽子,因此跃上了历史新高度。但事情并没有当初想的那么简单和顺利,如今这家百年老字号陷入了更深的危机,公司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均失联,股份被全部冻结,业绩腰斩,这家历史悠久的老牌商业企业在民企入主后,迷失在多元化经营中。在入主的私企珠宝富豪失联后,哈尔滨这家百年老字号何去何从?



1、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失联,3股东股份全被冻结

秋林集团2月15日晚公告,公司2月12日接到公安局向中证登出具的协助冻结财产通知书,冻结股东嘉颐实业、颐和黄金、奔马投资所持有公司股权。公司获悉此信息后,第一时间尝试与上述股东及相关领导联系,截至目前,公司尚未与相关领导董事长李亚、副董事长李建新取得联系。鉴于目前无法与公司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取得联系,公司紧急研究决定,在公司董事长无法履职期间,由公司总裁潘建华代行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责。

公开资料显示,颐和黄金持有嘉颐实业50%股份,同时持有奔马投资70%股份,因此天津嘉颐、奔马投资、颐和黄金三家公司为一致行动人。也就是说,公司控股股东为颐和黄金,实际控制人为持有颐和黄金 51.44%股权的平贵杰。如今,这些股权被轮候冻结,董事长失联,秋林集团前途未卜。

2、2018年净利将减少约7600万元到9200万元

秋林集团近日发布2018年业绩预减公告,公司预计公司2018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约7600万元到9200万元,同比减少约47%到56%。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7800万元到9500万元,同比减少48%到58%。

据了解,由于公司黄金饰品市场销量下滑,导致公司所属海丰县金桔莱黄金珠宝首饰有限公司生产加工订单量不足,加工业务利润下滑。同时公司子公司深圳市金桔莱黄金珠宝首饰有限公司销售的黄金饰品利润率下降,导致2018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



3、事出反常必有妖:秋林集团遭“乌龙”官司 ,原告母公司与被告均否认

2月14日,秋林集团收到应诉通知书,涉及一场标的额3500万元的诉讼。然而,蹊跷的是,该诉讼或成一场“乌龙”。诉讼的背后双方,都称所诉案件不属实。尤其原告母公司指出原告个别管理人员或“出于个人目的”起诉一条,显得颇为耐人寻味。有分析认为,表面离奇的诉讼和纠纷背后,真相可能不是公开资料所披露出的那么简单。

此外,秋林集团同日公告宣布,其此前备受关注的12亿元理财产品被提前赎回,收益为1099万元。秋林集团发的这一笔财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并让人揣测收回的大笔资金下一步将用于何处。

4、颐和黄金正式入主秋林,对百年老字号是福是祸?

1997年底,秋林投资兴建的秋林商厦在南岗老秋林对面开业了。然而这个新建的秋林商厦,非但没有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反倒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秋林开始连年亏损,2003年甚至成了ST公司。2004年哈尔滨市国资委将所持的国家股权转让给温州商人创办的黑龙江奔马集团,这部分股本占总股本的24.6%。一时间,老哈尔滨人痛心疾首:哈尔滨最引以为傲的中国第一家百货公司卖给了温州人。

2011 年是秋林公司百年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颐和黄金正式入主秋林,公司摘掉戴了 8 年的“ST”帽子,实现12年未进行过的“分红”。据当时的资料,新股东“颐和黄金”是一家集设计、生产、批发、零售、回购于一体的黄金珠宝集团企业。总部在天津,分公司分别在北京和洛阳,年销售额有近百亿元。收购秋林集团的初衷之一,也是为了擦亮这个百年品牌。颐和黄金出资3亿元,看中的就是秋林的百年招牌,颐和黄金的董事长曾经公开表示,“可以没有颐和,但秋林这两个字一定要保留!”



5、多元化是否秋林迷失的原因?

2015年10月,秋林集团作价13.58亿元收购了同一控制下深圳金桔莱的全部股权,金桔莱主营黄金珠宝生产批发。嘉颐实业承诺,深圳金桔莱2015至2017年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应达到 4.56亿元。然而3年下来实际完成净利润44402.71 万元,低于承诺净利润 1197.29 万元。按照补偿协议,上市公司应以1元的价格将嘉颐实业所持上市公司609.5067万股予以回购注销,但因嘉颐实业所持股份已全被质押、司法冻结,至今未实施。自重组以来,秋林集团的百货零售业务和传统食品业务日渐式微,2017年公司合并报表净利润1.63亿元,其中百货零售业务净利润仅152万元,食品业务净利润933万元,二者合计不过过一千多万元。

秋林集团在布局了黄金产业之后,先后又布局航空和智能制造等多项产业领域。据当时的报道,作为一个专业的产业组织者和资本运营平台,秋林集团总要把投资人和股东的收益前置,寻找市场更为广阔的投资项目。2017年的报道,秋林拟设立10亿元基金,重点投资通用航空产业领域,并覆盖“工业4.0”、智能制造等。这一举措标志着秋林集团正式涉足通用航空领域。不断转型发展的秋林集团将以传统百货业为基础,同时涉及金融、航空等多个领域,合理布局、有序规划、高效管理,以期创造新未来。如今,多元化的秋林集团陷入风雨飘摇,这家百年老字号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