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法賣出了天價——“威爾法”也想搶一口好吃的?

在豐田的產品序列中,埃爾法是個相當另類的存在。



它是MPV,顏值非主流,甚至可以稱得上怪異,但在國內卻賣成了奇貨可居,據說這貨指導價70多萬起,但提回家需要花上百萬。

看到廣豐賣這款車發了大財,你們猜一豐會怎麼想?

就像銳志死了,亞洲龍來了一樣,一款名為“威爾法”的MPV也要粉墨登場了。



更怪異的是,按照現在傳出來的資料,威爾法甚至要比埃爾法在定位上高一些,前者全系搭載的是TNGA架構下的那款小神器——2.5L發動機+混動,後者目前是用了很多年的3.5L V6。

那意味著威爾法的售價要比埃爾法更高了。

倒也符合豐田的一些產品邏輯,比如亞洲龍,包括以前的銳志,同樣在定位上要稍微高於凱美瑞。



只是有個疑問:埃爾法和凱美瑞火了,新來的“威爾法”也能火一把嗎?

還真不一定。

首先,正如剛才說的,兩者在定位上有所重疊,或者說太接近了——2.5L混動在技術上不足以形成一個清晰的產品區隔。



第二,就是定價預計要更高,埃爾法現在指導價70多萬,威爾法肯定要過80萬了,沒準一豐也想賣上百萬。

第三就是牌子問題。

埃爾法最早是作為“保姆車”火起來的,香港的一些富豪名媛,帶火了這款車,但威爾法相對來說是個新牌子,缺乏“保姆車”的底蘊,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最後就是“命”——比如銳志也是一款不錯的車,為啥賣不好?

誰也說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