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加快“大沈阳都市圈”发展建设 打造新时代东北振兴增长极

沈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晓东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特别强调“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这是对我国区域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沈阳市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以提高区域连接聚合扩散能力为着力点,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加快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以都市圈建设为引领,打造东北振兴新引擎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一轮东北振兴高度重视,提出了“三个事关”和“五个安全”的重要论断。特别是近期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加快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形成东北地区协同开放合力”。

当前,沈阳经济区正在加快建设,努力使其成为东北振兴的新引擎。沈阳经济区以沈阳为中心,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等8个人口超百万城市共同构成,总面积占全省50.8%,人口2359万人,占全省55.6%,经济总量占全省51.4%。沈阳经济区具有典型的中心性、趋圆性、通勤性和一体化的都市圈特征,堪称“大沈阳都市圈”。

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导,重塑东北振兴新优势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然要求。作为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沈阳市区位优势明显,产业优势突出,近年来,沈阳市不断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深入实施“五高”措施,提升发展能级。一是构建高层次产业体系。坚持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7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比达到55%。二是培育高水平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2017年全市研发投入(R&D)占比2.42%,高出全国0.29个百分点。三是推进高品质城乡建设。坚持精准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达到80.5%。四是打造高品位发展环境。国际化营商环境显著改善,2017年在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69位,同比上升了23个位次。五是建设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出台了24条人才新政,开展“三引三回”活动,人才回流趋势明显,2017年户籍人口净增2.6万人,是东北大城市中唯一实现净流入城市。

以经济区一体化为纽带,汇聚东北振兴新合力

沈阳市积极发挥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联合周边7城市,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聚合共生的原则,协同推动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10个领域一体化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果。在5条城际连接带上规划建设了19个新城新市镇、23个特色产业园区。以沈阳港为龙头,联动沈阳经济区重要城市物流节点,构建了“6(辽宁6港)+1(沈阳港)+N(东北亚主要城市物流节点)”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