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穷困、癌症晚期,九旬抗战老兵的重阳节|民族脊梁档案006

“民族脊梁档案”第6期,全文约2100字

民族脊梁档案—-许万照

许万照,1928年10月生于浙江天台。

1941年,宁波沦陷后不久,许万照参加了原79军残部的四明山游击队,后转到象山苏本善部的第一大队。

2016年,当地志愿者和龙越基金会携手为他送上第一笔致敬礼金。

这一期的主人公——13岁就参加抗日的许万照。在一次突围作战中,他的老乡倒在敌人的炮火里,而他自己也被弹片击中,血肉淋漓。

今天是重阳节,对于许万照来说,这样的节日还剩下几个;此前的精神矍铄,恐怕再也不会回来了。

走近许爷爷的故事,让我们共同守护民族的脊梁!

孤朽的老兵

和跟他一样老的房子

90岁的许万照老兵出院了,回到这所老旧到朽烂的房子,他独自想着往后的生活。

几个月前,他被检查出前列腺癌晚期。由于年事已高,医院不敢贸然治疗,许万照只能通过吃药尽量控制,住院不到半月便回家了。

许万照有个和他一样老的房子,这座二层高的小木楼临着一条狭长的青石街道。

许万照的房子建了有近一百年,如今木材已经开始腐朽。图:林华强

这是个被人遗忘的地方,条件稍好的人家,给木头的房子加固了砖墙。而许万照的房子已经年久失修,一层单薄的木板墙勉强抵挡风雨,坑坑洼洼的地面桌凳都摆放不稳。通向二层的楼梯腐朽得无法使用,天花板是的木头也已霉变成黑色。

许万照的家内部非常简陋。图:林华强

唯一的儿子早已去世多年,他在这座狭窄的房子里独自生活。几乎没有收入的他,种着几块耕地,来减少生活的开支。老迈昏聩,但只能自己做饭、洗衣,他家那口土灶常常都是烟熏火燎,呛得直咳嗽。

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最被许万照视若珍宝的是那面写着“保家卫国、功勋卓著”的锦旗,被他一尘不染地挂在紧贴床榻的那面墙上。“这不是钱,却比钱值钱”,这是对他曾作为一名抗战士兵的认同和致敬。

林华强(左)来探望卧病在家的许万照。图:林华强

2016年4月,许万照抗战老兵的身份由当地志愿者林华强确认,并帮助他向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申请了每月1200元的特困老兵致敬礼金。其实,早在2006,林华强找到过许万照。当时,老人矢口否认自己打过侵略者,并说从没听说有人当过兵。

直到2017年,听说了志愿者对抗战老兵的关怀照顾,许万照才开始讲出自己的故事。

年幼的士兵

和疮痍的抗战记忆

我叫许万照,1941年4月,宁波沦陷,正在宁波城里学徒的我被迫回到天台老家,那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日本侵略者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没过多久,原79军残部的四明山游击队来到我们村,我就跟着他们走了。

那时我只有13岁,被连长辛元龙留在身边任勤务兵,帮他洗衣、扫地。四明山游击队属第三战区挺进第三纵队,除了番号外,我们还以“挺进”、“荡寇”等代号来区分,我们部队的代号就是“荡寇”,军装胸口缝着“荡寇”两个大字。那时还没有给我发枪,只听老兵讲了很多打仗的事情。

抗日战争中的一名中国少年兵。(资料图)

后来,辛元龙转投过去的战友,现于象山苏本善部的第一大队任大队长的罗振中。我也跟着来到了象山,成为了罗振中的勤务兵。

一大队大队部驻在象山县石浦的黄公岙村,在象山两年左右,多次与日军交战,攻打过石浦、盐仓、县城等日军据点。打石浦那次最危险,我们被日军包围,一个天台黄水老乡在突围中战死,我也不慎负了伤。一颗炮弹落在我旁边,右脸也被炸开的弹片击中,鲜血淋漓。

抗日战争中的一幕。(资料图)

记得有一天凌晨,天刚蒙蒙亮,我们的驻地黄公岙村被日军突袭。刚好一个伤兵从医院回来,撞到来偷袭的日军被直接开枪打死了。这给了我们反应的时间,匆忙边打边撤,总算冲出包围圈。一名队员不幸被俘,大队的马匹也都被日军抢走。这一损失令苏本善大为恼火,撤掉了罗振中的大队长职务。

抗日战争中的一幕。(资料图)

1945年,日本人投降,我们进驻绍兴城接受了日军的武器装备里。1946年立夏苏本善部队解散,我要求回家;解放后,到天台油厂做工。1962年,我被下放回家,一直务农至今。

老兵的重阳节

和晚年的志愿者亲人

今天是重阳节,一大早林华强和他的志愿者伙伴们来到许万照家里,和他一起共渡这个老人节。

10月17日,重阳节,志愿者来探望许万照老兵,送来油、牛奶等生活品。图:林华强

虽然仍在卧床,但比起之前的虚弱,许万照已经渐渐恢复了几分气色。志愿者的到来让他非常高兴,他已经几乎没有亲人了,志愿者就是他晚年最亲近的人。

林华强还记得许万照刚出院的情境,“赶到老人家里时,他正躺在床上,真得是奄奄一息。除了有心脏病,老人家的身体一直都还可以,精神也很好。这次生病,心里有道坎儿迈不过。”林华强说。

10月17日,重阳节,志愿者带许万照老兵去理发。图:林华强

为了让老人尽快振作起来,林华强隔三差五就往许万照家跑,陪他说说话,送些生活物品过来。林华强给许万照讲了很多,重病老人仍然生活得很快乐的例子,许万照的脸色才渐渐好转,又焕发出了几丝荣光。

由于许万照的身体状况下滑得太厉害,林华强为他请了保姆照顾他的起居饮食。许万照不愿意搬到养老院,他说他有家,“守着家安心”。

许老长年独居,志愿者为许万照老兵过生日。图:林华强

今年中秋,林华强和他的志愿者伙伴为许老送去大米和月饼,并帮他换了新的洗衣机和电视。原本的洗衣机和电视已经“退休”很久了,它们的年纪虽然远比许老的小得多,但早已不用在劳作了。

因为一场战争,许万照的人生被彻底改写。后来战争胜利了,他却背负了许多不该属于他的苦难。如今,或许他人生的最后一段,这个重阳节祝愿他能够安享晚年生活。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许万照老兵的口述

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以“抚慰战争创伤,倡导人性关怀”为使命,源起于2008年“老兵回家”公益行动,2011年在深圳市民政局注册成立。基金会致力于为战争背景下的个体士兵提供人性关怀,关怀服务抗战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