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该不该买房?党媒一字回应露“玄机”

2018接近尾声,从房地产市场来看,曾经过热的城市都在逐步降温,但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房价涨幅靠前的不再是过去传统热点城市,而是不少三四线城市。但是很多

一二线城市的降温小编认为有可能只是暂时的假象,而三四线城市的上涨没有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后劲作支撑,又难以为继

根据媒体报道,文章《央行调查:27.4%的居民预期明年一季度房价上涨》中,2018年第四季度,央行进行了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这份调查来源于全国50个城市。问卷显示,对下季度房价,27.4%的居民预期“上涨”,49.6%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1.8%的居民预期“下降”,另外还有11.1%的居民“看不准”。

其实这份调查报告如果对比上一季,居民预期“上涨”的比例从33.7%回落到27.4%,虽然单纯看数字差别没那么大,但是投射出的信息至少打脸了一部分炒房者,至少不会像某些人炒房者口中的民众预期房价大涨。

从数据中我们还发现,购房者的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更客观也更消极。以前生老病死是中国人的压力来源,现在衣食住行也成为了国人主要是步入社会一定时间的,想要有稳定生活的年轻人的重担。

到底官方对目前房价如何看法,小编注意到一篇官媒发表文章,人民网的文章《在房住不炒的框架下理解稳房价》称,一个“”字见全局,国家肯定不希望之前的调控和努力成为泡影,如果房价暴涨重来,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弊远大于利。另一方面,“房住不炒”并不意味着房价可以持续下跌,虽然怀有的目的不同,但购房者毕竟不是少数。

其实对于大多数年轻人,买房要么是“啃老”要么是贷款,对普通工薪家庭来说,买房是全家齐动员的大事,现在很多年轻人首付靠老人,还贷靠工资,看似没有伤筋动骨,但是日常的生活水准却大大降低,如果家里没病没灾还好,一但有意外,手里是没有多少存款的。

这几年纵观90后的消费观,多数90后对买房持消极态度,小编的很多同事甚至结婚后也在租房,乐忠于提升生活质量,而非被经济压力捆绑的年轻人,根本不买房。

不久前,央行前行长周小川在公开场合表达了观点:过分诱导年轻一代提前消费、借贷消费可能会带来重要的影响

但是现实情况是,小川恐怕多虑了,看似应该对住房有刚需的年轻一代,既独立又自我,小编认为,想对他们洗脑式卖房,很难!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