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uavita寻求与中国租船商合作

Zhang与前Banchero Costa经纪Zhao都是于3年前加入Aquavita,助其在中国建立新的业务联系。但事实证明这并不简单,Aquavita的业务仍旧主要出自欧洲。

这家乌克兰-希腊公司创建于2006年,目前经营大约50艘规模从灵便型至超巴拿马型不等的船舶。其中无一是自有船舶,超过2年租期的船舶也只有3到4艘。近几年,该公司报出的货运量稳定增长,从2010年的850万吨提升至去年的1620万吨。

但Lavrenko表示,目前的市况当中很难一边增加运量,一边维持盈利。

值得庆幸的是,Lavrenko去年早些时候的悲观态度,让他从7月份开始逐步卖空FFA(远期运费协议)。当时在1万美元/天左右成交的系列巴拿马型船FFA协议(针对2015全年),让该公司在即期租金暴跌至历史低位的过程中实现“软着陆”.

不过,当今市场的正面走势已让Lavrenko感到,是时间调整这一看空态度。

“通常7月份都是一年当中最为疲软的月份,但今年7月却反常走强,”他说。“现在每个船东都知道市场将会回暖,就是摸不准究竟何时。”

货运方面,Lavrenko称中国市场仍欠缺高品质服务,很多公司成为大型租船商,但却没有时间培养租赁经验。

中国租船商就像世界各地的同行一样,他们看重价格与可靠度,并不那么关注国籍。

“现在有很多新的船舶经营公司,它们或许常能报出很低的运费,但问题在于它们如何履约,”他说。“大型行业客户需要你按时履约,但形势不利时,运营商很难做到这点。而我们一直都能做到。”

Aquavita称中国一些粮企也是它的客户,但Lavrenko坦言,总体而言公司很难找到合适人选帮助与中国租船商“牵线搭桥”,创建就像Aquavita与欧洲及其它国际贸易与行业客户那样的商业关系。

“虽然我们不如诺顿或Oldendorff那么知名,但我们已与一些优质客户建立关系并为他们服务。我们希望传递一个信息,即我们能够为中国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