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赋予中国强大吸引力 “2018从都国际论坛”发出《从都倡议》

12月10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澳大利亚中国友好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2018从都国际论坛”,呈现了世界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特别关注。聚焦“改革开放与合作共赢”主题,200余位外国前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中外专家学者、商界领袖畅叙观点和主张,从不同角度盛赞中国改革开放成就和经验,纷纷表达对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愿景的期待和信心。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开幕式并做主旨发言。

王岐山指出,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之中的光辉篇章,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紧密相连。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中国基于自身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要顺应历史大势、保持战略定力,适应和引领好经济全球化,消解其负面影响,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加强平等协商合作,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王岐山表示,各国利益深度融合、休戚与共。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主张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将坚定不移走自己的道路,踏踏实实办好自己的事情,继续以真诚的态度和开放的胸怀,与各国互学互鉴、深化合作,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40年来,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从1978年到2017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2.8倍,就业人员翻了一番,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

“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实现如此快的发展——消除贫困、普及教育、支持平等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并且是以更加包容的方式向前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博科娃如是评价。在她看来,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同时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等全球治理问题上承担了重要责任,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经济发展道路,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互联互通。

联合国前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受益,而且有益于整个世界。“当我们研究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发布的相关数据时,就会发现正是由于中国让亿万人口脱离贫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得以加速推进和落实。”潘基文向本报记者回忆了这一细节。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强调,“一带一路”倡议尤其有助于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而增进繁荣、推动世界和平稳定。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显示出中国继续改革开放的意愿,这不仅对中国有益,而且对整个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新西兰前总理珍妮·希普利认为,“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成就,有助于把脉世界未来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实现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造福于中国人民,而且令世界各国人民获得了福祉。

“中国改革开放就是为了人民”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

“中国的成功在于中国共产党非常稳定且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这就是中国的领导力所在。”罗马尼亚前总理彼得·罗曼认为,中国可以成功管理一系列改革,将资金、人力、技术等资源充分调动起来,专注于国家发展,改革开放进程得以很好衔接。“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体系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中国改革开放就是为了人民,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这一点都不会改变。”

彼得·罗曼如是强调。

芬兰前总理埃斯科·阿霍也高度评价思想领导力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中国领导人的真知灼见为中国指明了方向。他说:“1978年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进程之际,我就感到这意味着中国的新道路和新起点。中国在思想上呈现重大跨越,其中坚持技术进步和融入经济全球化是中国实现持续发展、带动世界经济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中国成功的秘诀在于中国具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和稳定的发展环境,重视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同时一直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韩国前总理韩升洙说道。

在阿富汗前总统卡尔扎伊看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与不断传承的中国文明密切相关。“4年前,我开始对中国诗歌感兴趣,随身都会带着中国古诗集。中国文化传统中有一条是‘永远不要忘本’,不要忘记我们来自于哪里。只有不忘本,才能有更繁荣的未来。”卡尔扎伊说,在阿富汗战后重建中,中国在劳动力就业、教育等各方面都给予阿富汗大力支持,“改革开放赋予中国强大吸引力。很多阿富汗人目前在中国学习,大家觉得学习中文和学习英语、法语一样重要”。

“中国一直践行合作共赢”

40年来,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中国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出口导向到扩大进口、扩大内需,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今天的中国,已经深深地与世界紧密融合在一起,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互为机遇、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为实现自身的繁荣发展创造条件,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国成功的改革开放历程表明,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系能够给国家发展带来极大福祉。”哥伦比亚前总统安德列斯·帕斯特拉纳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开放性和全球化,彰显了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系和合作共赢的立场。当今世界面临一些国家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中国政府却提出继续加大开放力度、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这给世界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波黑前总理兹拉特科·拉古姆季亚讲到,各国企业加强合作的前提是国家间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通过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带动企业相互投资,而通过投资又促进文化合作,文化合作反过来又会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兹拉特科·拉古姆季亚以充满哲学意味的语气讲道:“只要我们的整体方向是正确的,就会带来双赢。”

“如果我们认为全球大部分冲突和争议都是源于贫穷和不公平,那么就应该把‘一带一路’视为一个促进共同繁荣与世界和平的倡议。”圭亚那前总统唐纳德·拉莫塔尔表示,中国相信持续的繁荣依赖于全世界共同的持续繁荣。中国践行了合作共赢,因为中国一直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同时也实现了自身发展。“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帮助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能够建立起一个知识和经验分享的平台,帮助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莫桑比克前总统希萨诺表示,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非中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启了双方合作新进程,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始终离不开合作共赢原则。非中合作专注经济发展和互惠合作,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非洲融入国际市场、发展经济,并促进人类福祉和全球合作。希萨诺强调:

“中国非常愿意与其他国家携手共赢,与各国分享发展红利。中国一直秉持的合作共赢理念具有至关重要意义,能够有力推动国际社会稳定、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澳大利亚中国友好交流协会会长周泽荣指出,这是一次特殊年份的特殊论坛。与会人士高度评价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强调了多边主义和基于规则的治理的重要性。论坛发表共同倡议,对于凝聚共识、推动地区和全球各领域合作搭建了独特平台,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论坛还发布了《从都倡议》。倡议主要内容包括:

——认识中国在改革开放40年里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所作的不懈努力,欢迎中国在未来提出新愿景

——坚持和加强包容联动的全球治理架构,推动和平与安全、全球发展和捍卫国际秩序

——有效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维护和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

——促进创新和技术发展,使其惠及世界各国

——相互尊重理解、增强信任,推动全球经济包容性增长、有效实现均衡发展和繁荣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新时代的中国,将在新征程中,与世界各国共同营造自由、开放、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大环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