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深圳的人一年比一年少,生意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你怎麼看?

心靈的河流


表達一下我來到深圳幾個月的生活感受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我出來時聽說深圳工資高。我就想出來到這邊打工。過來以後一下找不到工作,吃住消費太高。而且這個地方找工作不好找。因為假的騙人的太多,中介太多。基本都是勞務公司招人,他們把公司福利待遇說的很好。當你真正的過去上班了待遇就沒有當時招聘時說的那麼好了。還有就是公司的人事招人把工資說的也很好。當你過去上班了再問員工或者所屬部門工作人員的時候工資就沒那麼高。其實深圳工資並不高,他的物價高,房租高。均衡下來就差不多了,除非包吃包住。沒來之前聽說深圳工廠有夫妻房,可是過來以後我找了幾家都沒有夫妻房。而且廠子上班簡直就是折磨人,不拿人當人。上班時間11個小時左右。工資也不高,員工餐廳有差。宿舍又亂。所以廠子裡基本上沒有時間很長的員工。都是新人。一批一批的換人。總而言之深圳這個地方我認為再過幾年沒有人會過來了,我們是90後聽說深圳很好。過來了真的不好。那麼這樣傳下去相信往後像00後我覺得就不會選擇來深圳了。所以說深圳幾年以後成了沒有人的城市,讓深圳的房屋物價這麼貴給他們自己享受吧。所以我在這裡告訴所有想出來打工的,不要來深圳。深圳不適合我們,除非你有很高的文憑。或者有很高的技術。不然不要過來。聽人說的遍地是黃金,確實都是我們打工的扔下金子給你們本地人撿。


敢於說實話01


在深圳呆了8年,感覺確實沒有以前熱鬧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香港地位的下降,大家都知道人們去香港的熱情已經不再像以前那麼瘋狂了,導致內陸游客流量下降!

2.最近幾年深圳掃黃打非厲害,使很多服務行業消失,尤其是各大會所很多都停業了,而且從去年開始,對小商販管理加強,這樣的話又流失了很多底層人口!

3,華強北前幾年一直在修路,再加上深圳其他地方商圈的建設,導致華強北已經失去了往日的輝煌,路變寬了人缺少了,去賽格轉一圈很多區域都是關燈的!

4.人工成本越來越高,很多廠子都搬到惠州,東莞等地!

總之,深圳和幾年前真的是沒法比了,感覺好無聊,都不知道去哪玩了!


蝸牛暢談


我前幾年去過深圳下面幾個鎮的幾個廠區,看了挺擔心,許多廠搬出了,路邊雜草一人高,廠院也是雜亂。地價高工資高,成本大,廠子為縮壓成本,遷移至東莞、內地的不少。心想深圳開始跳慢四拍了。

後來,才知我這種擔心多餘的。遷走的是是淘汰的落後產業結構的工廠。關閉的也有許多尋找了更大的合作方,開始新的征程。並不是倒閉了。他們響應國家號召及時升級了產業結構。該合作合作,該兼併兼併……升級了發展模式。

這幾年深圳發展其實比以前更快,城市的擴張,漸漸被面積限制束縛了手腳,連以前最遠最落後屬關外的龍崗區,現在成了投資發展熱地,成了深圳的副中心。——你說生意不如以前?現在偏遠的龍崗卻很火。

有人說深圳流失人口多。其實,應該這樣說,低端勞動力是退出深圳不少,因無法適當這座屬年青人的新城。入城的科技型人才,進了不少。我查了一個數字,近10年,人口增加30萬,填實外逃的低端務工人口,說明進去的科技型人口遠高於30萬。這些人的高效率高價值,是深圳不斷前進的基礎。——你說生意不如以前,人口是逐年增加的。

土地面積是深圳發展的瓶頸。向西向西北,寶安已經發展的無地可用。向北受東莞限制。東北的龍崗也已城市化成副中心。南邊是香港或大海,到這已無地可用了。這二年向東發展坪山新區,也亦成規模。

於是去年底,廣東省委在隔著惠州的汕尾市給深圳劃出一塊飛地,成立了深汕合作區,476平方公里,大概佔深圳原面積三分之一,區辦現已掛牌,屬地廳級,該轄區戶口已入深圳,招標項目已啟動,已有600多個項目入駐。速度如此之快。這就是深圳速度!——你說生意不好做,這些新區都是機會。

深圳是有前景的。現已邁入國際大都市,將來會超過上海。土地瓶頸會不斷補充。每遇到一個發展問題,就會有新的措施應對。他是特區之首,他是窗口形象,他必須向前發展,來鼓舞帶動其它城市,做好試點、典範。



題者說在深圳做生意沒以前那麼順溜嘍?這不光在深圳,在全國生意不如以往了。不光是房租貴的問題。城市發展最主要靠人口多來興起製造業,促進消費,帶動gdp。(以後哪個城市人口吸引力大流入人口多,房價低公租房多,哪個城市發展快)。城市發展需人口多,咱底層人做小生意呢,需在特定小區域人流大的地帶。可是,城大人稀,人住的分散,小區一半沒人住,做什麼都難嘍。於是,上海市興起了人流大的大超市出現了影廳、咖啡廳,服裝廳、飲食廳,娛樂廳……都湊向人口密度大的商業區靠壠,生意還較火。——轉型很重要。模式很重要。

建議您與城市同步,挪挪位置,轉型轉型,升級升級吧。


怡冉說事兒


今天在深圳引以為傲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拍到的,一位跑電腦單的小夥子睏倦的躺在賽格廣場的臺階上,廣場行人寥落,他的手勢似乎在告訴路人,他已經14天、或者41天沒拉到單了~



20倍界王拳


地鐵一年比一年擠,馬路一年比一年堵,學位一年比一年難找,深圳人口是每年都在增加,你們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你們可知道這幾年深圳的大型購物中心爆發式的增長,這不這兩天龍華又開業了一家大型購物中心 ,分好幾個區,總面積是寶安壹方城的三倍 你們自己想想有多大 人流全分散了又怎能看到當年的人潮湧動呢!再者就是這幾年手機互聯網發達,以前那是沒辦法,吃飯買衣服你只能出去 現在待在家裡一臺手機就搞定了,這種現象不僅僅是深圳 ,全國亦是如此,這就是互聯網高度發達所呈現出來的現象。



灰太狼187444551


深圳的工資實際並不高。比廣州低。甚至比佛山都低。在深圳月薪6000,每天要做10個小時,佛山5500,每天做八個小時。這是技工一般工資。深圳好多企業不包吃。佛山大多企業包吃。這樣按小時計算,深圳工資是低的。大多企業都是這樣。在深圳如果不加班,工資低的可憐,特別是普工,只能靠加班多賺工資。但深圳的物價很高。比周邊要高出50%!希望不要隨便說深圳工資高了。


海的故鄉5


深圳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城市已經躋身一線。一城市意味著是資金、市場、掙錢的地方。同時也有一個盤存,休息的時間。

如果題主所講深圳的人一年比一年少,這是經濟規律的原因,任何人也無法改變。

低亷的人工及便宜的本地成本通常是中小企業對外競爭的兩大利器,如今工人挑三揀四了,與此同時,原材料價格又有新的調整,對於希望控制成本的中小企業來說,又有點焦慮了。

我們說,GD卩的增長和國民收入的增長不一定有關係,因為大批中小企業提供了相當大比例就業機會,而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是
(1992年8月深圳特區新股認購,領取發售抽籤表的擁擠情況)

需要時間、資金的,所以臨時盤存、融資,暫不開工也是正常的。

一旦恢復正常,人還不是潮水般湧來。

𣏌人憂天!


良人執戟2


我國在經濟總量趕超西方國家過程中,和那個國家位置替換時都會與之發生摩擦。

2008年前後,我國經濟總量趕超法國、英國,那幾年我國與上述兩國摩擦不斷。

隨後與德國、日本同樣摩擦不斷,到目前和日本關係還沒緩和。

只有完全趕超,差距拉大後,關係才會緩和。

當前,我國和美國的問題同樣和上述一樣。

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國內消費將比出口外貿對經濟的拉動更大。

深圳市,外貿出口優勢和外來打工人員的人口紅利都存在問題。

外貿進出口總額,從2013年開始逐步下滑

社會零售商品總額,深圳沒有優勢

深圳戶籍人口少,無戶籍常住人口占比高

這樣的人口結構,青年勞動力比例高,養老撫養比極高。要保持這種人口比例需要幾何增長的流入人口支撐。

大量的人口流入,基礎設施如何?

在校大學生數量,說明大地大學教育規模

醫院、衛生院代表當地醫療、衛生水平

住宅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代表外來人口能否留下來

如果,沒有大量青年勞動力流入,當現在的青年勞動力進入老齡化,當前的人口紅利就變成明天的負擔。

國內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加大了深圳吸引流動人口的難度。

從上面圖表可以看出,新一線城市吸引流動人口的潛力。

國家中心城市

在國際、國內雙重壓力下,深圳的優勢在哪裡?

全國旅客運輸量減少,進出口總額減少,地區生產總值增加量主要是第三產業。

這幾個方面恰好與深圳經濟優勢成什麼關係?

深圳只是一個代表城市,每個城市都會經過多次磨練,多難興邦才能正真強大。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我不認為深圳的人越來越少,相反我認為人越來越多,記得曾看過一篇說看一個地方的人多人少就看這個地方小學生的數量,我是孩子媽媽,比較關注孩子學位問題,深圳政府每年都有建新學校來解決學生上學問題,我孩子上的小學大約4年前還能收到4類5類學生,可是現在縮小學區範圍後都需要擴班才能勉強將1類學生錄取完,大家想想這說明了什麼問題?應該不需我多說了吧!


Becky


深圳是中國最具有活力的創新型城市之一,對於年輕人來說,這裡依然充滿著機會和誘惑,雖然競爭加劇,但深圳依然是人才嚮往的高地之一。

深圳對人才的吸引力可以通過每年城市人口淨流入可以看出,2017年深圳以782.9萬的人口淨流入位居全國第三位,可見深圳依然被年輕人看好。

在城鎮化繼續穩步推進過程中,常住人口繼續向珠三角特大城市聚集,其中深圳人口數量增加最多,2018年城市新增常住人口59.98萬人。

所以說深圳人口在減少的說法是不準確的。

在產業升級的背景下,深圳已經從原先的粗放型加工工廠向高端服務業方向轉變,同時高科技企業在工業經濟中所佔比重在不斷提升,城市對人才需求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原來簡單勞動型人員需求減少,而技術類工種、高端人才需求不斷擴大。

八十年代深圳是創業者的天堂,現在依然是,只不過八十年代賺錢依靠的是膽大,那個年代深圳遍地是黃金,做什麼都能賺錢;而現在深圳經濟正在轉型,傳統生意可能會遇到一定阻力,但新興經濟、科技型創業體依然會有較高的利潤,而且深圳的金融、服務、創新、配套環境是其他地方所無法比擬的。

所以在深圳不是說生意一定不好做,關鍵是看你有沒有找準趨勢、選對行業,深圳對於大多數創業者來說,依然是冒險和追逐財富的天堂。

作者簡介:財務專家、財經問題研究專家,本頭條號解讀大眾關心的樓市、財經話題,用專業眼光幫你分析問題背後的真相。如果你對本內容感興趣,請點擊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