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意味著什麼,為什麼老乾媽不上市?

吉川理個春代


不上市底氣足

眾所周知,老乾媽創立之初,股東結構極其簡單,只有陶華碧和兩個兒子。陶華碧象徵性地佔有股份1%。而大兒子李貴山則持有49%,小兒子李輝2012年5月才入股,持有50%。這也保證了陶華碧對於公司的控制和經營決策上的靈活。

2014年6月27日,陶華碧已完成清退股份。陶華碧、小兒子李輝分別將股份轉讓給李妙行。至此,老乾媽的股權結構變為李貴山49%、李妙行51%。一時之間,引發外界諸多猜測,這突然冒出來的神秘人李妙行是何來路?

筆者03年入市,至今已有十多年了。通過十多年的股市闖蕩,練就了高超的看盤功夫,穩健的實戰技能,乾淨利落的操盤手法,特此建立了一個微信公眾平臺:(邱哥看盤),微信:805274628,每天講解選牛股思路,在每天早上都會有很多粉絲朋友感謝本人分享的選股法,看懂後選出不少牛股,也是抓住了不菲的收益。

筆者每天堅持講解,繼續講解來反饋粉絲朋友對我的支持,目前已經有很多粉絲都已經學會,近期都抓住了不少短線牛股。如果你也是操作短線的新股民,希望你發3分鐘看完,之前選的牛股很多,就比如:

萬方發展(000638)這隻股票,在6號底部企穩信號流出,本人發現主力買入,判斷該股短期會拉昇,所以及時選出並當天發文講解。果不其然之後連續上漲,截止目前累計漲幅63%,僅僅用了6個交易日。如果你提前看到選股文章,在當時買入,那麼現在是不是輕鬆收穫63個點收益。

筆者對選出底部啟動的爆發股非常擅長,此類短線股,賺錢速度快,拉昇力度大,今天在筆者也是同樣選出了一隻有望從底部爆發的短線股,看下圖:

觀察上圖走勢圖,股價在上週陰跌回調後企穩30日線。近期連續向上突破,主力吸籌完畢,籌碼單峰密集。是一隻不錯的潛力股,本週即將爆發。該股後期走勢就不在這裡多點評了,會在選股文章持續跟蹤講解。

筆者在定期跟蹤研究很久的幾隻類似萬方發展的股..票已經選出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查...看 最後,如果手中有個..股..被套,不知道如何解..套,買..賣點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與筆者(微信:805274628)取得..聯...系,筆者看到後,必當鼎力..相助!


黑帝說股


上市這件事情是有利也有弊,像華為、老乾媽、娃哈哈都曾宣佈過不上市。上市有利的一面是:企業可以獲得大筆的融資,企業可以拿著這筆融資款再去投資和研發。而且,企業在上市之後,運營必須更加規範。當然,上市也可以讓更多的人瞭解你,增加企業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但是,上市也存在不利的一面,比如信息要公開透明,要把一些商業機密公開化。上市之後,企業就要被暴露在聚光燈下,一點也不能撤慌或造假。而且,每做一件投資都要向社會公佈,要對中小投資者負責。


此外,企業上市後,還可能被股市野蠻人來舉牌控股,比如,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姚震華的寶能集團要控股萬科就是最好的例子,而萬科方面卻不願意就範,萬科方面打起反收購戰。如此一來,反而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


老乾媽不上市,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老乾媽的股權結構並不支持上市。此外,老乾媽的現金流比較充裕,不存在融資需求。這些年來,老乾媽越做越大,主要是靠自身的現金流支撐,不需要外面的投資資金參與進來。


再者,老乾媽不願意公佈自己的商業秘密,覺得很多事情都是企業內部的事情,沒必要向社會公開透明。而且,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看不慣現在很多上市公司只知道上市圈錢,圈到錢後卻不知道如何投資,以謀取更大的投資回報。


最後,老乾媽只想曬曬辣椒,然後加工成各種調味品就可以了,不想多涉及到金融領域,在老乾媽陶華碧看來,玩金融風險太大,還不如自己踏踏實實的拿著自有資金來做家族式企業,這樣可以使企業基業長青。而企業如果多涉足金融領域,很容易中途夭折。


不執著財經


對於企業來說,最後的目的肯定是要上市。上市可以為一個企業帶來大量的資金,有效緩解企業的經營壓力,迅速擴大公司規模,獲得更好地發展。上市的好處還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上市可以圈錢”。

一直有消息稱老乾媽將上市,今年7月深交所到貴州調研,再度引發關於老乾媽上市的猜測傳聞。隨後,老乾媽董事長秘書回應稱:深交所就是來看看,老乾媽不會上市,未來也沒有上市的計劃。陶華碧在2013年接受採訪時表示,“上市,融資,這些鬼名堂就是欺騙人家的錢,有錢你就拿,把錢圈了,喊他來入股,到時候把錢吸走,我來還債,才不幹呢。你問我要錢,沒得,要命一條。我只曉得炒辣椒,只幹我會的。”

上市有上市的好處,不上市當然也有不上市的好處,堅持不上市的老乾媽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已的路。堅持自已的初心,在我國企業家中是很難得的。


環球老虎財經


1、一般人們認為上市就代表著這個公司已經成功了,公司內部也基本會這麼認為,他們是最開心的,為什麼呢?因為證券化是最好的掙錢方式。

2、以前大家掙錢都是靠工資獎金,說來說去都是公司收入裡出,給你的股票期權不上市也不好兌現,一旦證券化,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公司可以從市場上募集足夠的資金用於發展,同時公司內部人手頭的股票也有了實實在在的標價,為什麼說證券化是最好賺錢的方式呢?因為有大的溢價,你的收入一個億,按十倍pe算,你的市值10個億,如果你有10%的股票,以前分不了多少錢,但你現在身價1個億了;

3、不同市場的溢價不一樣,比如360,在美國幾百億市值,在中國三四千億市值,收入什麼的完全沒變化,財富增加了很多倍’

4、但是很多公司選擇不上市,因為上市只是開始,其實也有很多不便之處,最大的不便就是透明瞭,你的基本面、收入增長、利潤、治理水平什麼的完全暴露在大眾視野內,而且要定期公佈,接受外部的調研,股價不好還得捱罵,也有很多額外的負擔;

5、所以上不上市跟大老闆、董事會的思路關係很大,像老乾媽,她公司完全不缺錢,現金流也很好,但是整體的商業模式不會有大的突破,她的性格也不會爭什麼亂七八糟的概念往裡裝,所以公司的增長不會有非常顯著的提升,募集的資金有限,為了一點完全不必要的錢讓自己套上一個很大的枷鎖,這個賬不划算的,一般人想上市了財富可以增加很多,但老乾媽可能早就超越了這個境界吧。


大貓財經


上市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而上市顯然利於企業擴大生產、擴大融資,增長股票市值,但不利之處,則需要公開信息,實現信息透明化,而不少商業秘密也可能會受到牽涉。此外,並非所有企業都可以實現上市,而上市前還需要進行董事會、股份有限公司結構改革,做好上市前的準備,且對於股權結構分散的企業,同樣也會受到野蠻人的入侵,從而導致自身股權結構受到影響,而例如前期的萬寶股權之爭,也是一個典型的案例。老乾媽不上市,一方面在於自身股權結構不支持上市,另一方面則是本身具有良好現金流,不存在上市獲得融資的需求。此外,則是老乾媽對上市融資不感興趣,同時也不願意信息公開,而期間涉及到的商業秘密,也是老乾媽非常警惕的,不上市自有自身原因,並非所有的企業都有上市融資的需求。或許,專注於主業、做好實業,製作出更多好產品,也是老乾媽的最大追求。


郭施亮


點擊上方紅字“關注”,每天分享,前沿商訊及大佬成長記

貴州遵義出生的一個小女孩,因當時重男輕女的社會風氣,從未上過學。20歲那年遇到自己的丈夫,不久兩人便結了婚。沒過幾年,多病的丈夫早早退休了,一家的重擔一下子壓到了她肩上。每天沒日沒夜的擺攤賣豆腐來維持生計。

1989年多病的丈夫去世了。這一下家裡所有的重任都落到了她一個人肩上。她用撿來的磚蓋了一個小房間,開起了小吃店。當時因為經常照顧周邊學生,學生們都親切的稱她為“老乾媽”,久而久之這個名號就傳開了。為了輔助飯菜研究了一個配料,因為好吃,很多人都專門來買。1996年在政府的支持下,開辦了陶氏風味食品廠,並以“老乾媽”命名的風味豆豉也正式推出。講到這裡大家應該猜出來了,她就是老乾媽的創始人陶華碧。

陶華碧的生意自此開始平穩發展起來。當時時長會有人來找麻煩,要吃要錢還罰款。陶華碧看不慣,經常和他們幹仗。用她自己的話說“自己不堅強,就沒得飯吃”。就此她也成了一個好強的性格,凡是做什麼事情都要做成功。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老乾媽的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社會上冒出了各種各樣的老乾媽。說到這必須提到當年的典型案例,老乾媽商標大戰。那是劉湘球老乾媽比陶華碧老乾媽晚兩個月提交商標申請,結果只有劉湘球老乾媽得到了公告。陶華碧開始拼命的打官司,以她的話說“大家可以公平競爭,但是要講究爭議和良心,你要有本事,自己去創造一個品牌,我會認為你是偉大的。但是你仿造、搭車,甚至去搶注,那不行。我這個人,真金不破火煉,我不怕,就算砸鍋賣鐵也要搶回來”最後以反不正當競爭法贏回商標權。

陶華碧也有自己的經營原則,不偷稅、不貸款,不上市,不多元化發展,有多大本事就做多大的事。她認為繳稅是光榮的,同時也是應盡的義務,因此她也從來不怕查;她認為貸款的話,就沒有壓力了,有壓力才有動力,因此她也從不貸款;她認為上市是騙人錢的,把錢圈了,然後吸走,最後還是她來還,這樣的事情她不幹,所以她也不上市;她認為多元化發展,可能一時能掙到很多錢,但是有可能老乾媽就做不成了。實實在在把一行做精做好就行,錢來的再快也不能貪多。而且吃的東西可以一直延續下去祖祖輩輩都可以做。

陶華碧視自己企業如生命,每天吃住都在廠裡,每天7點準時起床到廠房,從不遠行,即使是去北京開會都想早些回去。這一習慣一直延續至今。她就是一個這麼兢兢業業,要強,只專注一行的企業家。

她最現實的一句話:我不堅強,就沒得飯吃;

明天發佈“小米突發上市,背後的始做端詳”

記得點擊右上角紅色“關注”(點關注不迷路)


商函雜並論


上市就是可以到股票交易所發行股票,募集資金,那股票是什麼呢?

比如我有一個公司,然後我把這個公司分成1000股(也可以叫份),我打算把100股(份)拿出去賣給別人,我覺得1股能賣5元錢,也就是我覺得公司價值是5000元。

於是我到處去路演,到英國,到德國,到香港,反正哪地方人有錢,我就去哪路演。路演是幹嘛呢?就是向那些有錢人說我的公司有多好多好,買我發行的股票絕對能夠賺大錢。

於是我來到紐約證券交易所賣股票,股票定價是5元1股,結果100股幾分鐘就賣完了,我很高興,因為我手裡多了500元錢,這是我賣股票得來的。

再比如張三買了1股,花了5塊錢,三天後股票漲到9塊錢了,張三就9塊錢把股票賣了,賺了4塊錢,但這4塊錢和我就沒關係了。

於是我的這個公司,我就只佔90%的股份了,以後公司賺的利潤,我也只能分到90%。如果極端點,這個公司我只佔1%的股份了,我就危險了,因為別的股東可以聯合起來,把我趕出公司管理層,比如當年的喬布斯被趕出蘋果。

那麼上市意味著什麼呢?

首先,正如上面說的,賣了股票,我就有錢了,所以上市意味著會出現大批富豪。

其次,投資人撤出方式。比如騰訊投資了我公司100股,是按照估值1元/股投的,總投資額100元。我公司上市後,股票價格漲到10元/股,騰訊就可以把這100股賣掉,淨賺900元,然後就把當初的投資成百上千倍的收回來了。

第三,融資擴大生產。賣股票得來的錢是不用還的,不像銀行貸款,就算能貸出來,有還款壓力。

第四,因為上市不能信息、數據造假,比如在美國上市造假會告的你傾家蕩產,所以一個企業能夠上市,更能夠獲得別人信任,也是實力的體現。

那老乾媽為什麼不上市呢?

首先,因為老乾媽不缺錢,也沒有別的投資人,就是個家族企業,每年的利潤就很高,不需要賣股票融資。

其次,很多散民炒股賠錢,老乾媽覺得股票就是騙錢的,當然這個鍋不能讓股票來背,但對股票的認識,老人很難改變。


解憂時間


下圖是老乾媽陶華碧的豪車,貴州政府獎勵做出突出貢獻的老乾媽陶華碧的連號車牌。



我觀看過央視財經的關於老乾媽陶華碧的專題報道。老乾媽陶華碧怎麼樣白手起家,怎麼樣沒有一分錢銀行貸款把企業做的風生水起。讓人嘖嘖稱歎。老乾媽陶華碧對待自己的員工也是讓人津津樂道,員工有不得不離職的,老乾媽陶華碧會告訴他說:出去了在外面如果不如意就回來啊!……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絕對不是小編我的杜撰。老乾媽陶華碧對待自己的員工不是親人勝似親人,這是不是老乾媽陶華碧一路走來披荊斬棘的原因,我想應該是。


老乾媽陶華碧的座駕,顯眼就是貴州省政府獎勵老乾媽陶華碧的連號車牌。

這就是老乾媽陶華碧的為人。記得有媒體就這個問題採訪過老乾媽陶華碧,老乾媽陶華碧回答說,我們不缺錢為什麼要去股市圈錢,我們拿人家的錢做什麼?這就是一個善良的老乾媽。對於公司上市,老乾媽陶華碧有自己獨特的理解,資本運作以後成為了上市公司,利潤勢必要拿出來給投資者股東分配,這部分利潤為什麼不拿來發展企業。這是老乾媽陶華碧自己的理解。我們是不是應該支持老乾媽陶華碧一下,給我的文章下面點贊吧!也就是為了老乾媽陶華碧點贊,為了民營企業走向世界點贊。


尼古拉斯林肯公園


在許多企業和企業家看來,上市可以拓展融資途徑、提高企業及產品知名度,是將企業做大做強的綠色通道。但是,老乾媽對上市卻堅決排斥。為什麼會呈現這種現象?老乾媽堅持不上市的背面有著怎樣的商業邏輯和價值訴求?

首先,老乾媽“不差錢”。從 1998 年到 2013 年,交稅由329萬增至5.1 億元,產量從5014萬元增至 37.2 億元。老乾媽堅持現款買賣、現金為王的準則,沒呈現過資金週轉困難的情況。而且堅持絕不進入自己不熟悉的職業。

其次,成立於1997 年的老乾媽,十幾年來一向據守“產品為王”的理念,默默耕耘,這瓶小小的香辣醬不只登上了歐美、日韓、東南亞等全球消費者的餐桌,更被美國奢侈品電商Gilt稱為“全球最頂級的熱醬”,融資千萬的商業計劃書定製,問doctorZbp,限時搶購價 11.95 美元兩瓶(約人民幣 37 元一瓶)。從品牌美譽度和傳播影響力的視點看,老乾媽已經達到了許多上市公司未能達 到的高度。遵循自己的產品理念,依託強壯的品牌效應,老乾媽足以繼續向前。

再次,老乾媽現有的股權方式精約高效,如果上市反而難以處理。與華為全員持股不同,現在陶華碧僅佔1%的份額,只把握企業大方向;大兒子李貴山佔49%,主管市場;小兒子李輝持有50%,首要擔任生產。

由此,也就不難理解陶碧華對“上市圈錢”的激烈排擠了。在她看來,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踏踏實實做企業,勿須理睬資本市場的風雲際會,反而能更有用、更順暢地推進企業的戰略施行和日常辦理。此外,在國際市場中創出了我國品牌的強力效益,也是其承擔企業職責、回饋社會的方式。


Z博士BP


上市意味著什麼?

證券市場成立的初衷,是為了為一些比較有前景的公司增加融資,是融資的場所,是為了公司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設立的,但是隨著上市公司的增多,股票市場現在成了一些公司套現圈錢的場所。

如何圈錢?

瞭解股票的都知道,上市公司的股份分為流通盤和非流通盤兩部分,為什麼會有非流通盤的限制呢?

因為國家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為了避免上市公司剛上市,就出現大股東套現離場的局面,所以有了這個規定。

設想下,如果沒有這個規定的話,我們會發現很多新股,剛上市開板的時候的股價一般就是最高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沒有這個限制,大股東在高位套現離場的話,對公司和股民都是不負責人的。

股票剛上市籌集的資金會到達,上市公司融資賬戶中,然後公司就可以用這筆錢進行再投資,研發。那麼上市公司接下來,就在二級市場由市場自有資金來進行交易。

所以說,新股的發行,對股市是抽血的。

為什麼老乾媽不上市?

之前有一篇報道專門報道過這個事情,陶碧華陶大娘說:深交所就是來看看,老乾媽不會上市,未來也沒有上市的計劃。陶華碧在2013年接受採訪時表示,“上市,融資,這些鬼名堂就是欺騙人家的錢,有錢你就拿,把錢圈了,喊他來入股,到時候把錢吸走,我來還債,才不幹呢。你問我要錢,沒得,要命一條。我只曉得炒辣椒,只幹我會的。”

資本推動企業上市,資本高位成功出局。

我們看到最近的風投越來越多,風投投資企業後,就設想著企業成功上市,上市後成功套現出局,進而增加了圈錢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