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省纪委书记在党报发表署名文章,为了何事?

【编辑/王硕 统筹/刘姝蓉】11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河南省纪委书记任正晓的署名文章,其中提到了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使命担当。大白新闻(微信ID:dabaixinwen)注意到,除了任正晓,福建省纪委书记刘学新、四川省纪委书记王雁飞、贵州省纪委书记夏红民、江西省纪委书记孙新阳等许多省纪委书记都在重要党报上发表过署名文章。而《人民日报》更是180天内连推四名省纪委书记文章,严打庸政懒政腐败。

任正晓到安钢调研(左二,图片来源于安阳钢铁集团公司)

河南省纪委书记《人民日报》发文提“使命担当”

11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张题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使命担当》的文章,大白新闻注意到,该文章的作者是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察委员会主任任正晓。

据公开简历显示,任正晓于1959年9月出生,是法学博士,高级经济师,1981年7月参加工作,4年后入党,曾在湖南省粮食局工作了20年,随后担任过国家粮食局局长、党组书记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

2016年,任正晓“空降”河南担任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至今。

该文章称,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要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纪检监察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时代性,着力在强党建、为人民、促发展上下功夫,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文章还提到,突出政治性,担当起新时代纪检监察强党建的使命;坚持人民性,担当起新时代纪检监察为人民的使命和把握时代性,担当起新时代纪检监察促发展的使命。

文章称,纪检监察机关要高举“指挥棒”、擦亮“红绿灯”,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督促党委、政府落实主体责任,推动新发展理念转化为谋划发展的具体思路、落实发展任务的工作举措、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多位省纪委书记在中纪委机关报署名发文

大白新闻注意到,除了任正晓,还有很多省纪委书记在重要党报上发表过署名文章。

2017年1月、2月,福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刘学新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上分别发表过署名文章《保持定力 忠诚履职》及《脚踏实地 真抓实干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其中提到了,腐败是对我们党最致命的“污染源”,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必须坚决打赢。

2017年3月,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上发表署名文章《纪检工作要贯彻稳中求进总基调》。

同年6月,《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了贵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夏红民的署名文章《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落实到行动中》,其中表明了坚守政治定位,用铁的纪律维护党中央权威、善用政治策略,用铁的纪律净化政治生态和打牢政治基础,用铁的纪律维护群众利益三种落实方法。

《人民日报》180天连推四名省纪委书记文章

而在去年,《人民日报》更是180天内连推四名省纪委书记文章,严打庸政懒政腐败。其中就包括任正晓,6月19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任正晓,在全省“一准则一条例一规则”集中学习教育成果交流电视电话会上所发表的言论《守纪律,一时一刻不能放松》。

他在文中提出“执纪者必须率先学纪懂纪、自觉知纪明纪、严格守纪执纪。”并对纪检工作提出“讲忠诚要始终如一,守纪律要敬终如初,做标杆要一以贯之”的要求。

2017年1月,王雁飞在《舆论监督要有“麻辣烫”的味儿》文中运用了非常“接地气”的比喻,将舆论监督的重要性表达得更为通俗易懂。

据了解,王雁飞并不是四川本地人,公开简历显示:王雁飞籍贯是河北赞皇,此前曾在河北省任职约14年,曾任委政法委协调督办处处长、河北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秘书等职,于2015年5月开始担任四川省委常委、纪委书记。

同月,江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孙新阳在《知道更要做到 贵在知行合一》文中提出一个人是否做到知行合一,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最终要看是否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公开简历显示,孙新阳自1990年起在海南省任职,长达26年。期间曾担任海南省纪委秘书长、海南省纪委副书记、海南省万宁市委书记、海南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海口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等职务。2016年10月担任江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3月,原广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勿当五种“不为”官》文中以事件引入话题,并在文中总结出了五种“不为”官:不思进取当“庸官”、 推诿扯皮当“躲官”、 作风漂浮当“看官”、 办事拖沓当“懒官”、 装聋作哑当“木官”。

据悉,黄先耀2017年5月不再担任广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职务。此前,黄先耀曾担任交通部海事局党委书记、副局长、中央纪委、监察部驻交通部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局局长、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等职。此前在2011年,其开始担任广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新华网、华西都市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