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邁向主流,Infiniti QX50 旗艦款

最初以跨界設計踏入中型休旅市場的 Infiniti QX50(原先為 EX 車系),本次改款新車不僅留有吸睛的鮮明外貌,內裝質感也無愧豪華之名,放大的空間格局更可說是「終於邁向主流市場」,其中還有世界首創的主動安全科技引領風騷,但面對眾多同價格帶的對手,QX50 又要如何突出競爭力?

要將 Infiniti 冠上車界「獨流浪子」的名號可真不為過,其雖與 雷克薩斯 皆為針對北美市場衍生而來的日系豪華品牌,但面對消費者匹變挑惕的胃口,多年下來 Infiniti 仍堅持以大排量動力,以及獨樹一幟的跑格設計行銷全球。論及臺灣市場部份,裕隆日產於世紀交替之時,導入擁有四驅傳動與堅悍身形的 QX4 開疆闢土,後續再由 FX、EX、JX 車系接替休旅陣線,鮮明的動感風貌在國內消費者心中烙下印記,但相對地高稅金與獨特的跨界車格定位,卻也成為遏止銷量的隱性因素,使得休旅產品一片大發利市時,Infiniti 並未跟隨嚐到甜頭。

Infiniti QX50 的車系歷程最早得追朔 2007 年品牌推出的 EX 車系,該車採用與 FX 相似的跑格化身型與類似 酷派 的跨距設計,成為品牌打入中型休旅市場的先鋒標兵。後續則在 2014 年順應品牌全球規劃,車名始改為「QX50」,而經由超過 10 年的市場洗禮,裕隆日產終於在近日導入第二代大改款新車,並以單一動力(2.0L VC-Turbo-268hp/38.8kgm)區分出、、,其中自風尚款以上「標配有全套主動安全配備」,旗艦款則另外升級「四驅傳動」與更豐富的外內「豪華配備」。

然而問題來了,QX50 可說是「十年磨一劍」,但本次的入門定價銜接 Tiguan 380 TSI R-Line Performance(172.8萬)、沃爾沃 XC40(169萬至199萬),旗艦款上頭又有 BMW X3 sDrive 20i(229萬)、M.奔馳 GLC 200(227萬)、奧迪 Q5 35 TDI quattro(232萬)、沃爾沃 XC60(222萬至299萬)等競品,甚至 雷克薩斯 NX 這款直接對手更將入門售價壓到「155萬元」(頂規至 249 萬元),面對眾多敵手的 Infiniti QX50 又為這場翻身戰準備了什麼殺招?

放眼各大豪華品牌,不得不說日系車廠確實從中走出了自己的路,看到 21 世紀後的 Infiniti 車款,每一款產品都導入鮮明突出的肌理線條,結合碩大的輪拱與圈胎,賦予其動感十足的跑格形象,第二代 QX50 同樣延續此項傳統,更導入無間隙 A 柱、甲盾式引擎蓋、新月型 D 柱設計,以及風格獨具的 LED 頭尾燈組,令全車更具霸氣與侵略氣息。

有別於前一代的身形規劃,建構於 雷諾–日產 聯盟攜手開發新世代 CMF 前驅模組平臺的新 QX50,(新車長寬高與軸距分別為 ),但相對地卻騰出更多空間作為乘用之途,其中之多,,整體規劃靠攏主流市場,使得消費者日常使用更為便利。

而本次試駕的為頂規旗艦款車型,相對於豪華款與風尚款,有升級 LED 星立方頭燈與 20 吋槍色烤漆鋁合金夜刃輪圈(255/45 RF20),另外全車系標配有 LED 前後霧燈、電動收折除霧後視鏡、感應式雨刷,以及鍍鉻雙出尾管等配備,不過高階 LED 頭燈組僅有主動轉向照明輔助,未將遠近光自動調節/自動屏蔽納入裝配清單,照明科技層級略遜對手一籌顯得較為可惜。

進入 QX50 的車室後,很難不被全新設計的流體佈局給吸引,其中跳脫過往直立式佈局與胡桃木飾板的老態設計,改以環艙弧線沿著門板橫貫中控儀表,另有一道曲折線條蜿蜒流過兩具中控螢幕,與鞍部扶手相互呼應,且幾乎皆由皮質包覆,手眼所及盡是溫潤觸感,旗艦車款還額外升級黑色麂皮與楓木飾板,後者系由實木製成,輕撫依稀能感覺到木紋伏凸的質地,其出色的設計更榮獲美國 WardsAuto 2018 十大最佳內裝的評鑑,實際感受著實有著不輸同級品牌的豪華氛圍。

科技配備的部分,QX50 比照 Q50 導入 InTouch 雙層觸控螢幕的設計,其中上層負責顯示原廠中文導航資訊與倒車顯影,下層螢幕則負責多媒體、空調、車輛設定等功能,另外儀表採傳統雙環指針搭配大面積數位資訊幕,可顯示導航指示、主動安全作動等訊息,自風尚款以上還標配有 HUD 抬頭顯示幕,科技配備著實相當豐富,但其觸控螢幕與原廠衛星導航的反應回饋靈敏度仍有調整空間。

承如上述提及放大的乘用空間,新 QX50 著實擁有不俗的乘坐開闊感受,另外同樣延續日產車系對於座椅的高要求,前座擁有出色的支撐性與舒適度,旗艦款更升級 Semi-Aniline 真皮座椅與加熱通風功能,令舒適質地更上一層樓;此外,後座更規劃有多達 15 公分的前後滑移與多段式傾角可調,此配備亦是同級罕見,搭配第三區恆溫空調與大面積全景天窗(旗艦款專屬),相信全車乘客都能找到最合宜與舒適的乘坐姿態。

論及主動安全配備的部份,Infiniti 亦可說是獨步全球,還記得先前 Q50 問世時,即搭載首見的「PFCW 超視距車輛追撞預警系統」引發廣大話題,至於本次 QX50 不僅同樣擁有此項功能(風尚款以上),另外導入同為全球首創的「DCA 車距控制輔助」,其不同於需要進入定速模式才能使用的 ACC(ICC)主動跟車系統,在一般市區壅塞道路、亦或是山區路段,只要系統偵測到前車減速(時速須於 5km/h 以上),DCA 便會主動跟隨減速(最大施壓 40% 的煞車力道),有效減少駕駛人踩煞車的負擔,令通勤與旅途更為輕鬆。

另外,QX50 自風尚款以上就標配有「ICC 全速域智慧定速」(設定時速自 32km/h 至 144km/h)、「BSW 盲點偵測警示」、「BCI 倒車後撞預防」,以及上述的 PFCW 與 DCA 等先進科技,另外還整合全新的「SHF980Mpa 高抗拉鋼材車體」與「8 輔助氣囊」,守護層級無疑位列高水平,但未導入車道偏移警示/維持輔助功能仍稍嫌遺憾。

經過一日試駕體驗後,筆者對於新 QX50 的進化幅度感到驚豔,不僅車格設計貼近主流族群的需求,無論是外貌吸睛程度、內裝豪華精緻,甚至配備的豐富度,都無愧於其售價與定位,幾乎可以說是無可挑惕。然而尷尬的是,其定價恰好落於一線豪華品牌的交戰駁火最為激烈的區間中,論及 QX50 的產品競爭力是無庸置疑的,但似乎就是缺了些許品牌吸引力,而下一篇我們還將為各位介紹全新 VC-Turbo 可變壓縮比引擎與動態試駕感受,還請不要錯過。

引擎型式:VC-Turbo 可變壓縮比四缸渦輪汽油

排氣量:1,997 c.c

最大馬力:268hp / 5,600rpm

最大扭力:38.8kgm / 4,400rpm

驅動形式:四輪驅動

變速箱形式:Xtronic CVT(電子線傳附八速模擬換檔)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鋁合金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鋁合金多連桿

輪胎規格:255/45 RF20

車身尺寸:4,693 x 1,903 x 1,678 mm

軸距:2,800 mm

行李箱容量:895~1,600 L

車重:1,884kg

平均油耗:11.6km/L

建議售價:NT. 238 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