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教育改革中的“一六八玫瑰园现象”透视

新华网合肥11月17日电 (记者 杨玉华、周畅)3年前,刚刚升入初中的徐欣冉还是一个因方言而不敢开口的小姑娘;3年后,她不仅成为了所在初中的校学生会主席,还获得了合肥市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合肥市摄影比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徐欣冉身上发生的巨大转变得益于一所仅创办3年的年轻学校——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自2012年开始办学以来,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秉持着“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全面和谐发展,连续3次蝉联所在的合肥市经济开发区办学综合评价第一名,也成为合肥市义务教育办学的独特现象。

“闪光点”教育 让每个孩子自信成长

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隶属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是一所区属公办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学校由安徽省名校“合肥一六八中学”全面托管,共享合肥一六八中学的先进办学理念、成熟的管理制度和优秀的教育资源。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成立伊始便在教育改革上积极探路,摆脱唯分数论、致力让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独特之处的“闪光点”教育便是其中之一。

徐欣冉说,没来玫瑰园学校前,对初中的认识就是课业繁重、考试分数压力大,但来了之后发现跟相像的完全两回事。“没想到分数不是老师唯一看中的标准,没想到我还能在学校参加机器人兴趣班,甚至学会了摄影。”徐欣冉兴奋地说道。

徐欣冉的感觉不是孤例。正在一六八玫瑰园学校读九年级的马行健同学告诉记者,在参加模拟联合国社后,会遇到一些高中的学长学姐,学到高中的知识,并且这些能力将在高中的时候起到奠基的作用。“而且我以前不敢站在别人面前说话,在参加模联社后我敢于站在讲台上说话,并且说的很有条理,这就是很大的进步。”

“发现和释放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是教育之本。”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校长杨会谦说,打破唯分数论,致力德智同长、身心齐臻的全面发展是他们的教育目标。 “尽可能的多方面发展,拥有一副好德行、一副好身体、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外语、一项让终身受益的艺体特长是我希望学校所能给予他们的。”

为此,学校把“一切活动皆课程”作为课程设置理念,除按国家教育标准分配各学科课时,开齐开足音、体、美、信息等综合学科课程外,还按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搭建了多种平台,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发展和展示的空间。

校园成立有篮球社、足球社、射箭社、广播社、陶笛社等众多社团,还有围棋、手工制作、舞蹈等选修课,每学期或假期,还适时开展工业游、研学之旅、拓展训练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材书本和社会实践两个课堂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作为合肥市社会实践和研学旅行试点单位,该校学生每学期还会参加研学旅行,每个队15个学生配2个老师,还邀请1个家长,让学生在读万卷书的同时也能行万里路。

“现在正在玫瑰园就读的孩子,通过不同的努力,未来他们自然会走上不同的人生之路。但无论他们的将来会怎样,在一六八玫瑰园学校的丰富就读经历将终身受益。”马行健同学的父亲感慨道。

开放办学 给课堂注入源头活水

走进一六八玫瑰园学校,无论是学生在班级墙壁上、黑板上自己手绘的书画作品,还是走廊里为学生专门打造的开放式图书馆、休闲沙发,都传递着以学生为主的信息。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一六八玫瑰园学校教室里的情景。

与普通课堂上一字排开课桌、学生面向老师整齐端坐单向聆听不同,在一六八玫瑰园中学,八(四)班教室里的课桌是三列五排插秧式排放,6人一组,每组学生一会儿安静自学,一会儿“交头接耳”,整个课堂气氛也非常热闹,没有学生偷偷打盹的情景。

班主任程丹阳老师告诉记者,“我们将6个学生分为一小组,互相帮扶,中等生辅导潜能生,优等生辅导中等生,让学生在辅导中稳固自己的知识点,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让学生在帮助中承担社会责任,同时也能提高学习方法、管理能力和表达能力,稳固知识点。”

更加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是每个教室后面都放着几个凳子。“这些凳子都是开门听课准备的。”杨会谦介绍,该校的课堂全是开放式课堂,不用打招呼就可走进教室听课。以主动开放的姿态,在教室后准备好凳子,欢迎其他教师、家长等随时听课。“这也无形中提高了对老师课堂质量的要求,要求教师时时都要做到高质量教学。”

此外学校实施课堂瘦身计划,把原来的45分钟课堂压缩为40分钟,而且规定老师的讲解部分不得超过25分钟,给孩子自主讨论、自主练习的时间。40分钟的课,量化到每一分钟每一秒。杨会谦认为,“这是对少年儿童特点的深切把握和对教育教学规律深切的把握。虽然老师更辛苦了,但是效率提高了,孩子们学得更轻松了。”

能进能出 创新机制集聚优秀师资

办学质量的核心在于教师。在学校成立之初,该校便狠抓师资队伍的培养。作为安徽省率先自主招聘教师的学校,该校实行的招考老师机制与传统公立学校不同。据杨会谦介绍,在招聘过程中,由政府部门确定招聘教师的数量,学校则享有用人自主权,由政府进行过程监督。考核中将通过笔试、备课及无声课堂等形式,在不打乱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综合考量教师的立体能力和素养,择优录取。

骆斌就是通过这种招聘形式进入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的老师,在他看来,这种尝试能将真正乐于愿意从事教育工作,有能力从事中学教育的教师留下来。“进了学校也并非一劳永逸,如果表现不好也会被学校辞退,所以每个老师都卯足了劲。”骆斌认为,这种教师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方式,能激励每一位老师认真教学。

“我们还招聘全国范围内的免费师范生前来实习,表现优秀的实习生我们会鼓励他留下来参加招聘考试。”杨会谦说,这种方式一是能方便发现人才,二是为师范类学校提供就业渠道,“一个好的学校不仅是为学生、家长尽责,更要为社会尽责任心。”

为了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的老师都能享受一项特殊的“福利”——个性化培训,只要对自己的业务水平有利,都可以向学校申请参加各种培训。在骆斌看来,这是教师自我充电的最佳方法,也告别了依赖学校安排变为自己主动接受培训,对教师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灵活的用人机制充分释放了学校教师队伍的活力。近年来,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先后有31位教师荣获国家、省、市、区教育教学比赛一二等奖;18位教师荣获市、区级骨干教师称号,36位教师在国家、省、市的刊物上发表文章。在优秀的伯乐培养下,一六八玫瑰园中的“千里马”辈出。该校先后有126人次在省市举办的机器人、航模、模联、读书征文等活动中获奖;首届初三理化生实验中考均分9.96分、优秀率100%,体育中考均分48.54 分,都名列合肥市前茅;在合肥经开区教学质量评估中,各项综合指标遥遥领先。

“思想有多高,我们就能走多远。尽管一六八玫瑰园还是所年轻的学校,但我们认为理念决定品位,思想引领行动。未来,我们仍将按照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办学目标,不断探索先进办学理念和手段,努力成为优质教育的领跑者。“杨会谦信心满怀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