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领导谈升学难、择校热、跑班等,你关心的教育政策都在这了!

近日,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主题,江苏公共频道邀请到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

朱卫国、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赵光、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朱从明,以及特邀嘉宾马勇金一虹共同进行解读。

江苏还缺1200多所幼儿园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截至2017年底,江苏共有6982所幼儿园,有260多万在园幼儿。预测2019年将比2017年新增学龄人口9.7万人,需要新增幼儿园270所;化解大班额办园,需要增加标准幼儿园932所。综合增量和存量部分,全省共需要增加幼儿园1200多所。

幼儿园“入园难”,

堪称江苏家长们的痛点。

那么问题来了,

破解“入园难”,该怎么做呢?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第一,认真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建设的行动计划,在这个5年里每年要建300所幼儿园。第二,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大家共同为幼儿园建设解决问题,现在每11500常住人口有一所幼儿园,力争到2020年每1万的常住人口就有1所幼儿园。第三,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服务区制度,根据就近方便原则,让大家能够在附近的地方上到一所好的幼儿园。

大力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



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赵光:民办幼儿园入园贵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各级财政通过以奖代补助等各种方式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补助,解决民办园入园贵的问题。

2017年年底全省幼儿园6982所,民办普惠幼儿园占比约12%。



马勇:到2020年做到每1万常住人口有1所幼儿园,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很难。但当前有一种马太效应,好的幼儿园挤破头,不好的幼儿园没人去。解决问题第一要多建幼儿园,第二要明白对孩子好的幼儿园是什么样?学前教育有的时候要淡化学问教育,更多的去保持孩子的好奇心,教做人、教生活。

以优质师资确保优质幼儿教育



金一虹:优质的幼儿教育要留住优质的师资,现在幼儿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有些民办机构为了解决教师缺乏的问题,甚至使用没有幼师资质的老师。幼教的师德教育也非常重要,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力量来研究学前教育,做好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降温“择校热” 有三招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第一是办好每一所学校;第二是推进教师的均衡配置。这几年教师每年的流动率一定要达到15%,骨干教师也是,通过教师的流动使得教育资源能够均衡。第三是实行“集团化办学”,由区域里比较好的学校,带着相对弱的学校组成一个集团,使薄弱的学校能够成长起来。

在解决择校热以后,均衡分布成为解决择班热的一个有效探索。南师附中树人学校就采取了均衡分班,综合成绩、性别比例,还有身高等一系列因素实行综合分班。


但也有人表示,均衡分班以后,学校开始“跑班”了,这样会不会让孩子觉得被分成了三六九等呢?

跑班

学生上某一门课时,根据这一门课的阶段性考试成绩,到ABCD四个不同档次班去上课,最好的在A班最差的在D班,上完这门课再回原来班级。


“跑班”不能跑偏 公平自愿是前提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这是均衡分班以后出现的新的问题,有些地区、学校在做尝试,但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而且跑班不能跑偏。跑班仅仅是满足一部分学生想在某方面更好地发展他的特长,并不是说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利还是弊?“跑班”效果有待观察



金一虹:跑班教育有它的特色,比如照顾到了孩子的差异、学习能力的差别,也照顾到了因材施教的探索。但频繁的换班,其实也是根据某一项能力给孩子分了等级,这是一些学校在取消快慢班后的一种应对方法,背后还是在追求成绩,追求升学率。


马勇:跑班的这种改革尝试,如果想取得好的效果,不能使用月考的方式,让孩子每个月都疲于奔命,可以一学期进行一次学科分班之后,大致上稳定下来,然后结合孩子自己的感受,去申请调整班级,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学业负担重就算了

更可怕的是还有各种补习班

孩子学习压力大

家长经济压力大

补习风愈演愈烈

到底该如何破解?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第一,对现在的学校教育,按照课程的要求从0起点开始教学;第二,对培训机构进行调查摸底;第三,要求中小学校尽可能为家长提供各种服务,比如课后延时服务,比如发挥现有老师的一些特长,提供一些学生社团,让学生在社团里活动。


教育经费成为公共财政第一大支出


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赵光:2017年教育经费支出是江苏公共财政第一大支出,支出2094亿。其中义务教育1182亿,占比56%,是教育经费中最大的支出。

看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呢?欢迎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