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會是下一個「王老吉」嗎?



紅牛商標之戰,能贏否?

近日,外界一直傳聞,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司系統顯示,中國紅牛登記成立於1998年9月30日,經營期限20年,也就是說,如果紅牛不續約的話,我們以後將再難見到紅牛。

紅牛官方也正式作出回應:公司目前工商登記的營業期限二十年,係為滿足公司設立時的相關外資註冊審批對登記年限的特別要求,並不代表本公司的經營期限僅為二十年。根據本公司合營各方早已形成的有約束力的法律文件,本公司的經營期限為五十年。

隨後,包括紅牛維他命(泰國)公司在內的,聯合持有95%股權的公司發表聯合聲明稱,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經營期限業已屆滿,應當立即清算,並停止與清算無關的一切經營行為。

同時表示,在過渡期內,泰國天絲將決定啟用新的合作伙伴和運營模式提供紅牛產品,避免給紅牛員工造成負面影響,並妥善安排紅牛維他命的員工。



關於經營期限到期後是否續約,雙方的爭執,早在公司註冊時,已經埋下,而且無法更改。

紅牛的遭遇多多少少和加多寶王老吉有點像,因為二者都是商標授權問題,但加多寶最後另起爐灶了,發展成為和王老吉抗衡的另外一個涼茶品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加多寶只是失去了“王老吉”的商標授權,但幸運的是加多寶還擁有“王老吉”的飲料配方。

眾所周知,王老吉的配方是由姓王的“吉叔”創造的,而王健儀則是王老吉的第五代海外傳人,在王老吉與加多寶“分裂”後,王健儀辭去了王老吉藥業的相關職務,為加多寶做廣告。自然,也會把其飲料的配方授權給加多寶。

換句話說,王老吉與加多寶除了商標名稱不同外,其實喝著就是一種東東,並無差別。

但是,中國紅牛也就是華彬集團只是擁有了紅牛商標在中國的經營權,商標和配方均不屬於華彬集團。也就是如果談判不成功,

中國紅牛可以再經營一款功能性飲料或者自己獨創一個配方,但是,不可能擁有泰國紅牛的配方。



回想紅牛的崛起,還帶有一點點傳奇的色彩。

1995年12月,距今23年前,紅牛進入中國。在此前紅牛在泰國雖然已經知名,但在中國一名無聞,而功能飲料當時也有著健力寶的存在。


一個來自泰國的品牌想要快速的崛起,衝出重圍,難度可想而知,而紅牛採用了不一樣的開局。

雖然來自泰國,但是在紅牛的宣傳之中一直宣傳乃是中國人研製出來的,很好的讓紅牛有了中國痕跡。而且包裝上採用兩頭牛撞出太陽的標識,很符合中國人的習慣。

除此之外,當初紅牛在廣告上的投入超過10億。當年的10億,絕對是一筆鉅款,能夠銷量達到10億的公司都寥寥無幾,拿出10億做宣傳,紅牛很快就成為全國範圍內知名的品牌。據悉,僅1996年紅牛市場推廣就花費了2億。


在這個階段,持續到2004年,紅牛面臨的威脅很少,競爭對手很少,大環境與紅牛強勁的實力雙重作用下,紅牛的市場份額一度達到70%,成為功能飲料的老大!

可短短几年,紅牛市場份額從70%降到31%,脈動搶走了19%,寶礦力14%,力保健12%,雀巢e能9%,紅牛開始不溫不火的歷史!

對於中國紅牛近年的銷量,因為其並沒有上市,我們不得而知。但A股的一家上市公司,專門給紅牛提供罐子,我們可以從它的身上大概知道紅牛的增長,這家公司叫奧瑞金,這家公司是幫飲料和牛奶公司做易拉罐的。

奧瑞金的客戶包括了紅牛、加多寶、旺旺、露露、蘇薩、匯源、康之味、青島啤酒、燕京啤酒、雪花啤酒等知名飲品企業,同時要有食品罐產品的知名客戶:如銀鷺、達利園、伊利、三元、飛鶴、君樂寶、貝因美、蒙牛、建華香油等。



對於這個為上述品牌生產金屬包裝罐的公司,說奧瑞金站在這些知名企業背後悶聲發大財,並不誇張。當中國製造業利潤僅有5%的時候,奧瑞金憑藉為生產金屬包裝罐,在2016年實現年營收75.99億元人民幣,淨利潤11.54億。這個數字從整合行業角度來說,是非常驚人的。

在中國,涉及金屬包裝的企業有1700多家,但真正能和跨國企業匹敵的,不超過十家,奧瑞金是其中之一,什麼叫產業,這就叫產業,一罐飲料火熱無數人,一個生產外包裝的公司都上市了,紅牛在中國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可是面臨期限問題,紅牛也只能望洋興嘆,紅牛,會是下一個“王老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