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草莓根腐病、青枯病、黄萎病、炭疽病这四大病害的区别!

1、病害病原物分类:

根腐病、黄萎病、炭疽病都是真菌病害,青枯病是细菌病害。

2、整株表现:

炭疽病:植株前期发病症状不明显,无明显矮化;

根腐病:植株易早衰,呈矮化萎缩状。

黄萎病:幼叶畸形,叶黄粗糙,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青枯病:绿色失水萎蔫,初期2-3天中午萎蔫,早晚恢复,4-5不再恢复,直接青色枯死。


3、地上部表现:

炭疽病:侵染范围比较广,可侵染匍匐茎、叶柄、叶片、果实,从匍匐茎侵染的较多,有明显的黑色斑点。根茎部横切面观察,可以发现由外向内发生局部褐变,病菌由外向内侵染;

根腐病:主要是侵染根部,病菌由内向外侵染。下部老叶叶缘发黄、变褐、坏死甚至蜷缩,逐渐向心叶扩展,无明显的斑点状,后全部枯死。

黄萎病:三个幼叶叶片不一样大小,有的半边植株枯死。

青枯病:发病初期,草莓植株下位叶1-2片凋萎脱落,叶柄变为紫红色,植株发育不良,随着病情加重,部分叶片突然失水,绿色未变而萎蔫,叶片下垂似烫伤状

4.地下部根系表现:

炭疽病:苗根系正常,细根新鲜,病株不易拔起;

红中柱根腐病:可见根系变褐腐朽,易拔起,剖开主根,中心柱变为赤褐色。根部腐烂从里向外扩散,严重时整条根干枯。

黄萎病:破开根茎可见维管束坏死,根系不受害,根在发病初期无症状。

青枯病:将病株由根茎部横切,导管变褐,湿度高时可挤出乳白色菌液。严重时根部变色腐败。


5、发病时间

炭疽病:7-8月高温高湿育苗时期易发病,移栽初期带病苗子继续发病。

根腐病:春秋季低温高湿发病重,9月移栽后是根腐病高发期,气温到25度,就不会再发病。

黄萎病:草莓黄萎病的发病盛期在育苗中后期、假植期和定植初期。此病危害性大,是顽固性土传病害。土壤通透性差,过干过湿、多年连作、氮肥过多或有线虫为害的地块易导致黄萎病的严重发生。

青枯病:夏季高温季节育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