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出省读大学?放飞自我?还是破茧成蝶?

其实到了17、8岁的年纪,在这半熟未熟的门槛上,每个人都会想要过上独立自主的生活,想要离开父母的怀抱,想要独当一面的来面对整个世界。于是,在这选择大学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想要离开熟悉的土地,去向远方。

小编也是如此,离开了贯穿自己整个中学生涯的长沙,来到了北京,一呆就是7个年头。因此要说说这出身念大学的好处,小编尚是可以娓娓道来。

开阔了视野

以前总觉着吧,出去玩无非就是KTV、电影院、吃饭啥的,毕竟高中生嘛,会玩个啥,不在家里上网,出去除了这3大样,也就是打牌网吧了。但到了北京,才发现,原来咱能干的事而真还挺多的。

且不说演唱会啥的,长沙一样有,一年还不少场,但要说起看个话剧,听个相声小品啥的,北京那可是相当方便,比起长沙难得一见又或者代价高昂的这类文艺活动,北京学生票看话剧啥的真的挺实惠的。于是到现在,依旧保留着看话剧、听相声的习惯,作为日常消遣,要小编说,真比看个电影过瘾多了。

当然也不能仅仅局限在玩乐上,北京可以提供的实习机会,以及你可以接触到的人,和长沙也绝不是一个档次,甚至在你看话剧的时候,坐你旁边的就是某位央视的主持人(这是真事儿),你也完全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各类明星大咖(来学校做活动)。

总之在北京的7年里提升的阅历是远比之前的18年来的更广阔的。于是到这里可能就有人要说了,你那是北京,我要是去了一不发达地区的学校呢?这也好说,相对来说你是从发达地区来的,你也可以见识见识咱不发达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啊。

说到这,就得举个例子了,小编高中毕业那会,有个同学是他们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于是邀请了几个同学去他家做客。你无法想象那是一个需要做一整天长途机车到达的县城,然后从县城再坐半天长途汽车到镇上,然后再坐上同学叔叔的卡车,最终坐上他爸的摩托车才能抵达的山村,没有自来水,日常生活用水完全靠山泉,家用电器也仅仅是几盏点灯,一台老旧的电视机。没有亲眼见到这些,你根本无法感同身受。这算不算开拓了视野呢?

品味各地美食

咱说到去外省读大学就不得不说吃了,尤其像小编这样的吃货,在北京,对麻酱这玩意从最初的简直无法入口,到如今即便回了长沙依旧长期采购平日里在家涮个火锅啥的,根本离不开麻酱,要知道,小编前18年的火锅概念里可是从来不曾见过麻酱这玩意的。

再说说北京的炸酱面,小编常年保持着每个礼拜必吃一次炸酱面的光荣传统,每个礼拜三的晚上,吃不上炸酱面,那叫一个难受啊。当然最开始吃的时候,也不喜欢吃炸酱面,可是美食这玩意,真不是什么吃一次就能让人深有感触的,你只有真的融入到了当地人的生活,你才可以真的品味他们日常的美食。

培养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这点就更不用多说了,离家大老远了,一年难得回家几次,无依无靠只能靠自己咯。虽然基本上生活费都是问家里要,但是想要多花点呢,自然是少不了兼职、实习之类的,小编当年从大二开始实习就没断过,基本上都能赚点零花钱,于是一方面培养了工作能力,一方面又能赚钱,独立生活,从此开始。

​但其实在校园里都还好啦,毕竟要是不走出校园,要花钱的地方还是挺少的。如果毕业之后留在学校所在地工作,那么更是一次难得的生活体验,自己赚房租,自己赚生活费,这样才是真的靠自己养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