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亮小說《綠化樹》入選改革開放四十年最具影響力小說

為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展現小說反映改革開放偉大征程的成果,由中國作協《小說選刊》雜誌社、中國小說學會、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的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最有影響力的40部小說評選活動日前揭曉,我區著名作家張賢亮的中篇小說《綠化樹》入選。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們國家在經濟、社會、文化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文學更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文學與改革開放是一起吶喊、一起前進,成為改革開放文化的一部分。改革開放四十年最有影響力的40部小說評選活動,就是想通過對這四十年小說的回顧、梳理,同時也是對改革開放的重新理解、重新認識,從而對小說創作所呈現出來的風貌與改革開放的關係進行一個學術性研究和歷史性回顧。此次評選共計入圍120部備選作品,包括有40部長篇,40部中篇,40部短篇,由40位專家投票選出15部長篇、15部中篇、10部短篇,一共選出四十部有影響力的小說。

據悉,獲獎的小說,包括《白鹿原》《古船》《塵埃落定》《浮躁》等15部長篇小說,《綠化樹》《棋王》《紅高粱》《人到中年》等15部中篇小說,《受戒》《班主任》《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等10部短篇小說。

《綠化樹》是著名作家張賢亮代表性的中篇小說,發表於《十月》1984年第2期。小說描寫了出身於資產階級家庭的知識分子章永璘,在四年強迫勞動中如何經過“苦難的歷程”最終變成一個馬克思主義信仰者。作品通過人物的一系列懺悔、內疚、自責、自省等內心活動的描寫,禮讚“綠化樹”般的中國勞動人民,展示了二十年來國家和人民經歷極左思潮戕害的歷史悲劇。心理刻劃細膩、深刻,語言富於抒情性和哲理性。小說發表後引起轟動,獲得高度評價,即獲得獲當年年全國中篇小說獎,並被認為是“在80年代的中國文學中,還沒有哪一部作品曾經像《綠化樹》這樣長久地困惑過社會的心靈,這樣激動人心地啟悟了社會的理解與想象力。”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最有影響力小說(按作家姓氏筆劃排序)

長篇入選篇目(15篇)

1王蒙《活動變人形》

2王安憶《長恨歌》

3史鐵生《務虛筆記》

4古華《芙蓉鎮》

5陳忠實《白鹿原》

6李佩甫《羊的門》

7阿來《塵埃落定》

8張潔《沉重的翅膀》

9張煒《古船》

10金宇澄《繁花》

11莫言《生死疲勞》

12鐵凝《笨花》

13格非《春盡江南》

14賈平凹《浮躁》

15路遙《平凡的世界》

中篇入選篇目(15篇)

16王小波《黃金時代》

17方方 《風景》

18劉索拉《你別無選擇》

19畢飛宇《玉米》

20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環》

21張賢亮《綠化樹》

22陸文夫《美食家》

23阿城《棋王》

24蘇童 《妻妾成群》

25餘華《活著》

26遲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27莫言《紅高梁》

28諶容《人到中年》

29梁曉聲《今夜有暴風雪》

30路遙《人生》

短篇入選篇目(10篇)

31尤鳳偉 《為兄弟國瑞善後》

32王蒙《春之聲》

33史鐵生《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34劉心武《班主任》

35劉恆《狗日的糧食》

36汪曾祺《受戒》

37張潔《愛是不能忘記的》

38高曉聲《陳奐生上城》

39鐵凝《哦,香雪》

40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