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我实在读不懂《万历十五年》好在哪里?

《万历十五年》应该是中国最出名的历史作品之一,早问大名,但是对于畅销老书,我一般不太愿意读,因为我一直觉得大部分人喜欢的东西,大概率不是最好的东西(当然一般也不会太差),真的好东西都藏得很深,我自己喜欢试错探索的感觉。

这次去上海,因为路上要到处玩,找一本轻薄但内容多而且便宜的书带身上,读完可以随时扔掉,最后选了《万历十五年》。

这本书取一年为标的,前后延伸,通过几个不同类型的人物故事,来讲述明朝历史,甚至是整个中国古代专制体制。

黄仁宇自己在书中说他要讲述中国落后的原因:也就是用道德代替法律,关于这点书中确实有很多论述和例子。

但是,给我最大的启发的不是这点,而是扭转了我对古代集权体制的认识。

以往的我觉得,集权体制更多是独裁者,也就是皇帝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帝王术对权力的集中,实现对庞大中国的统治与控制,但是,读完《万历十五年》,我发现我理解错了,这也是大部分文艺作品反映专制容易犯的错误,把专制归咎在独裁者个人身上。

当然,独裁者是专制体制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但是从《万历十五年》来看却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整个体制,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专制,不是个人的独裁,而是一种体制性的专制,其实主要力量与其说是皇帝,不如说是文官集团,其背后的思想资源是儒家思想。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让人悲哀的一幕,我们印象中无所不能的皇帝,也是这个体制的牺牲品,万历皇帝不能立心爱的女人为皇后、喜欢的儿子为太子,甚至死后都不能和心爱的女人长眠,只能选择以消极怠工的方式与文官集团对抗。

除了皇帝,权倾朝野的张居正死后也不例外,成为文官集团的攻击的对象,内阁是皇帝的秘书处,所以内阁官员包括首辅其实严格来说都不算是文官集权,应该和宦官一起属于皇权一端。当然,申时行试图弥合皇权和文官集团的关系,来提升政治体制的效率,但最后还是被文官集团所打倒。

以前我一直关注皇权之强势,但是这次才注意文官集团的厉害,历史上除了少数强势君主之外,其实大部分君主都很难完全驾驭文官集团。

进入现代社会,中国有历史学家认为,文官集团其实皇权的一种制约机制,所以并古代中国非专制,这个观点完全扯谈,原因就在于文官集团于皇权对抗,并非为了权力的制衡,而是为了维护专制体制的持续性,因为皇帝个性行为很可能破坏体制。

正是这种为了维护专制体制的持续性,所以文官集团才不断打压不符合儒家主流意识心态的种种行为,就连皇帝的行为也不例外,此外,文官集团还压制武官和打击思想异端,书中的例子就是戚继光和李贽的悲剧人生。

但也正是这种维护儒家主流意识形态需求,导致了黄仁宇所说的以道德代替法律,最后,导致整个体制的低效率和内耗,为明朝的灭亡和中国落后西方埋下了种子。

想到前不久读萧公权的《中国乡村》里对知识分子的论述,结合本书的文官集团,隐约感觉文人阶层才是中国历朝历代真正的“统治者”,同时,他们也最容易成为反抗者,所以对儒家正统意识形态的维护又显得如此重要,一直到今天也是如此,所以才会极力压制农民、工人、学生和知识分子,最害怕他们结合,因此不管统治者嘴上怎么说,他们从来都不代表这些阶层。

在古代,维护儒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方式是礼,所以本书中花了大量篇幅描写各种仪式和礼仪制度,这也是我们读中国历史容易忽视的一点,这点之前有听北大赵冬梅教授等提过,但是没有重视,但是这次阅读再次印证中国历史上以及理解中国历史“礼”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通过儒家意识形态来维持庞大帝国的专制统治?最近在《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和《朱元璋的政权及统治哲学》中都有分析,但是没读完,读完之后再分享。

最后,吐槽一下这本经典吧,这本书我个人觉得并不算非常好读和精彩,论好读和精彩,《明朝那些事儿》和张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都读起来更爽,对于历史分析和洞见,可能是很多观点被后来的新书所引用,我读新书多些,所以再读这本时反而没看到什么新鲜的观点。对这本书评价不高的不止我一个,我听历史学者谭伯牛说,这本书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他翻译后被一位文笔很好的作家润色过。

不管怎样,读读无妨,但是不必迷信经典,个人觉得比这本书好的也很多,比如王家范的《中国历史通论》等。

个人感觉,读历史带着问题意识可能更容易有收获,找不到,可以参考主流的一些问题:今天的中国史如何形成的?中国为什么会落后西方?专制集权为什么能存在几千年,让我们一直到今天也没能完全走出“中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