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架构调整,内容矩阵聚成“一盘棋”

《如懿传》开播一天突破1.4亿,《沙海》上线48小时播放量即破亿……今年6月,腾讯视频的订购用户数达7400 万,在中国,平均一百个人当中,就有5个人在腾讯视频中订购视频服务。

这些年来,腾讯已经在视频、新闻、文学、音乐、动漫、体育等多个领域取得领先优势,这种优势未来还有望扩大。

因为,就在今天,腾讯宣布架构重组整合,"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成为两大新成立部门之一。新建的PCG部门未来将致力提供更多高质量、有价值的内容。

腾讯视频成优质内容平台王者

互联网上,许多人认同"内容为王",诚然,优质的内容可以吸引更多用户,用户之间的互动又能减少"用完即走"的窘境,增强对产品的使用依赖程度,进而增大产品的商业化空间。腾讯的此次战略调整,新成立了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足以看出腾讯对优质内容的重视。

腾讯不仅拥有业界最强的社交平台,还有最好的内容生态布局这两张王牌,腾讯的内容生态,更多源于社交衍生出来的自生长与延伸,这使得腾讯的内容业务线不仅最丰富,掌控力也更强,尤其是腾讯视频这个内容王者。

去年,腾讯视频自制或购买了一系列头部内容,尤以影视剧投入最大,《那年花开月正圆》投资2.21亿元、《鬼吹灯》系列投资数亿,这些内容均耗资不菲。今年,腾讯视频在头部重点内容的储备上也积极做出行动,《如懿传》、《扶摇》等剧登陆腾讯视频,全网独播,引来点击狂潮。

据第三方权威数据机构艾瑞mUserTracker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订购用户数达7400 万,继续保持行业领导地位;今年7月,月独立设备数6.4亿台,领先行业第二名3261万台设备;今年7月,月度总有效时长69.8亿小时,领先行业第二名约8355万小时……作为中国领先的视频流媒体平台,腾讯视频稳居行业领先地位,活得很滋润。

腾讯内容矩阵在多领域占据优势

事实上,腾讯视频的内容投入,仅仅是腾讯探索社交和内容融合的一次牛刀小试。提供高质量、有价值的内容,一直是腾讯在追求的目标和优势所在。

凭借对内容的深度理解,腾讯已经在新闻、视频、文学、音乐、动漫、体育等多个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其中:腾讯新闻是用户选择度最高的商业类网络媒体平台;腾讯体育通过对NBA等诸多体育赛事的精细化运营和直播,跻身国内互联网第一体育媒体平台;微视等短视频产品厚积薄发,成为行业有力竞争者;腾讯影业和腾讯动漫坚持IP培育和衍化的道路,成为中国影视行业的重要发展力量和动漫产业的旗舰级平台。他们与腾讯领先的游戏业务、电竞业务,共同构成新文创矩阵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这些业务被整合到一个体系中时,其防御和战斗力也不是一两个产品所能比的。在腾讯发布的2018年半年报,其中的社交网络收入增长30%至人民币168.67亿元。这项收入增长主要受数字内容服务(如视频流媒体订购及直播服务)贡献的增加所推动。

PCG部门将在大内容体系下提供一站式服务

腾讯的"内容+社交"战略,在云时代下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先看腾讯的"社交"。 在社交领域,腾讯毫无疑问拥有绝对优势,根据腾讯第二季度财报,仅是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就已达10.58亿,QQ月活跃账户数也达到8.03亿。此等社交用户量级,国内没有任何一家巨头可比。

再看腾讯的"内容"。在内容领域,腾讯是BAT三家巨头间内容渠道和形式最多的企业。图文分发有微信公众号、腾讯新闻、QQ看点等各类产品,已占据中国内容流量池大半边江山。在信息流领域,腾讯的广告加载率较今日头条等信息流产品低,天天快报等信息流产品几乎见不到广告,未来可变现的广告空间极大。在短视频领域,微视也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

腾讯的内容生态已覆盖到人们消费娱乐生活的方方面面。腾讯新成立的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其实就是将原几个部门中与社交平台、流量平台、数字内容、核心技术等高度关联且具有高融合性的板块,进行有机地拆分和重组。

可以看出,腾讯在大内容体系上,玩的就是联动。在已拥有不少头部产品的基础上,将这些产品集合在一个组织里,整合联动效应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达到"一盘棋"的提升效率,将自己的整体优势资源发挥到最大。对于有强内容优势的腾讯而言,未来如何持续给用户提供影视、网文、音乐、资讯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抢占新生代用户的注意力,是PCG部门该下功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