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管道升用诗化解家庭危机,捍卫爱情和幸福,值得今人借鉴

今天的社会男女平等,一夫一妻,而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则是男人三妻四妾,女人三从四德,更有甚者还讲“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婚姻上,往往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自己的婚姻上基本上没有自主权,丈夫另有新欢是常事,不但要接受丈夫在外面的寻花问柳,有的还会主动为丈夫纳妾,如果遇到薄情寡义的丈夫,那女性很可能就是以泪洗面地过日子。

关于男人始乱终弃的故事,真的是不胜枚举。比如朋友们熟悉的唐朝大诗人元稹,虽然他给妻子韦氏写了很多情真意切的悼忘诗,最著名的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家喻户晓,可是以他为原型所编所演的《莺莺传》(后被元朝剧作家王实甫改编为《西厢记》)也同样是家喻户晓,元稹在做官之后就撕毁了和表妹原来的婚约,另娶韦夏卿之女韦丛为妻。

还有同样的唐朝诗人李益,也是《霍小玉》中的男主原型。李益在科举考试之前结识了霍小玉,在一起过了一段恩爱难忘的美好时光。霍小玉知道自己身份低微,只求自己以妾的身份和李益相守八年,之后便出家为尼,而李益则可再娶。但是李益还是辜负了霍小玉。李益自授官郑县(今陕西华县)主簿之后,立即与高门卢氏女子成婚,并且躲避霍小玉不肯相见。被李益欺骗,但又深爱其人,最后霍小玉相思成疾而死。

当然,也有例外,今天就和朋友们分享两个不一样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的这两对夫妻,都是才女配才子,虽然这两对夫妻生活在不同的朝代,但他们都是一夫一妻,也都出现过家庭危机,但最后都被聪明的女主给巧妙地化解了。这两位古代才女,都是封建礼教下的不一般女子,她们都极富才华,又笃信爱情,在相似的家庭危机面前,她们凭借着自己的才华、自信、胆实、襟怀,不但成功地化解了所遇到的危机,还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和幸福,不但赢回了丈夫的心,还让对方认识到错误,从而对自己更加珍惜,也断绝了家庭危机的隐患。更重要的是,还留下了千古名篇,让我们现代人仍然可以从中借鉴一二。下面,就分别介绍这两位女神和她们的故事,还有她们的作品。

卓文君(前175—前121),原名文后,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原籍邯郸冶铁家卓氏,汉代才女。

在我国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卓文君是四川临卭巨商卓王孙之女,才貌双全,精通音律,十六岁时嫁人,几年后丈夫过世,返回娘家居住。临邛县令王吉和司马相如是好朋友,他二人一起到卓家赴宴,司马相如当众演奏一曲《凤求凰》,卓文君听出了司马相如的琴声,偷偷地看他,不由得为司马相如的气派、风度和才情所吸引,产生了敬慕之情。其实司马相如早就听说过卓文君的美貌与才气,故意演奏来吸引她。宴会完毕,司马相如托人以重金赏赐卓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转达倾慕之情。于是,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门,私奔相如,相如便同文君急忙赶回成都。

司马相如虽然有才华有胆量,但是家里却一无所有,几个月后,他们夫妻卖掉车马,回到临邛开了一间小酒馆。卓文君当垆卖酒,掌管店务,司马相如系着围裙,夹杂在伙计们中间洗涤杯盘瓦器。卓文君是一个罕见的女人,居然不慕虚荣,司马相如也是一个罕见的文人,居然一点都不自卑,一点都不羞愧。这对才子佳人开的小酒馆远近闻名、门庭若市。卓王孙虽然生气女儿和别人私奔,可毕竟还是心疼女儿,便补给卓文君一批丰厚的嫁妆,让他们夫妻二人买房置地,不用再如此辛劳。

后来,汉武帝看到司马相如所写的《子虚赋》,非常赏识司马相如的才华,封他为郎(帝王的侍从官)。司马相如到长安后不久,打算娶纳茂陵女子为妾,冷淡卓文君。于是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日思夜想的卓文君其实早有预感,司马相如走了很长时间也不见回来,信也没有,日思夜想的卓文君其实早有预感,而当她看到信只看到一行数字时,预感便被无情地证实了,这一行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忆,她立刻明白了司马相如的意思。

卓文君是谁!她是一个自由恋爱又敢和相爱的人私奔的女人,她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倔强,有自己的坚强,她用自己的绝世才华和超人的坚强,用那封信里的一串数字给司马相如回复了一首《怨郎诗》,又附上一首《白头吟》和一首《诀别诗》:

怨郎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曲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似火红,偏遭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郎呀郎,恨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诀别书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

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在长安的司马相如看完卓文君的回信,不禁惊叹她才华横溢。又回忆起昔日夫妻同甘共苦的恩爱之情,羞愧万分,立刻回到了卓文君的身边,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两人白首偕老。

诗里的卓文君,多么的凄苦,多么的哀怨,又是多么的刚毅,多么的决绝,她是一个需要爱的弱女子,但绝不会去乞求被爱,如果对方没有了对自己的爱,那她会放手让心爱的人去寻找他所谓的“爱”,就算自己孤风冷雨地过一辈子,也不要在无爱的婚姻里做无谓的纠缠。

虽然有的专家认为上面的诗并不一定是出自卓文君之笔,但是,我相信很多人已被诗所打动,也被诗里的女子所打动,即便诗不是出自卓文君本人之手,我想当时的卓文君所写的也一定能和上面所看到的诗一样深深打动我,打动所有听到她们爱情故事的人。很多人都喜欢那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这句是真的好,写出了两千多年来世世代代多少女子的心声,这是她们的一生所求啊,可是真正能得到的又有多少呢,毕竟是在一个男权社会,这世界上多的是痴情女和负心汉。

而我更欣赏的是“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因为这句把卓文君本人的性格写得淋漓尽致,写出了卓文君做为一个不凡女子与众不同的鲜明形象,她不是没有怒,不是没有愤,不是没有悲,不是没有苦,不是没有恨,不是没有爱,但是她的理智战胜了情感,表现出超凡的毅然决然、决不妥协、冷静而克制的样子,鲜活而生动。这样的女子,不但是那个两千多年前封建社会里少有的,就是在现今社会也属于为数不多的女性。

管道升(1262年-1319年5月29日),字仲姬,一字瑶姬,浙江德清茅山(今干山镇茅山村)人,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嫁元代吴兴书画名家赵孟頫为妻,封吴兴郡夫人,延佑四年(1317),封魏国夫人,世称管夫人。管道升所写行楷与赵孟頫颇相似,所书《璇玑图诗》笔法工绝。精于诗。尤擅画墨竹梅兰。晴竹新篁,为其首创。延佑六年(1319年)病逝。其与卫夫人(卫铄,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并称书坛二夫人。存世的《水竹图》等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竹石图》1帧,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管道升天生才资过人,又聪明好学,而且还性情开朗,才貌双全。 1288年与赵孟頫认识并成婚,他们是两位旷世才人相成眷属,在之后的一生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恩爱有佳,既能各自独立、各有千秋,又能相得益彰、珠联璧合。就是这样完美的婚姻,也有裂痕出现的时候。中年的赵孟頫在外做官,很久没有回京城的家,管道升也似乎预感到了什么,果然,她接到了赵孟頫的信,信上说他要纳妾。

这简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管道升多年来陪伴着丈夫,相夫教子,孝敬长辈,主持家务,任劳任怨,早已经不再是当年新婚时的少女模样了,面对丈夫坚决纳妾的态度,管道升没有严声厉色、逆来顺受,也不是又哭又闹,没有甩手离去,而是以一种高雅通达而积极严肃的态度和情怀作了这首《我侬词》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当赵孟頫看到后,也引起了他的沉思与自责,改变了纳妾的想法,从此与管道升相伴终老。

我侬词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这首词唱得哀婉缠绵,情真意切,词中反映了婚姻是一个重塑的过程,夫妻二人在一起相濡以沫,相互影响,相互扶持,共同为一个家庭而操劳忙碌,抚养、教育共同的孩子,虽然还是两个人,但是在灵魂深处,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化成一个人了。多年来两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被命运之绳系在了一起,共同支撑着同一个家,肩负着共同的责任,人生的目标也都指向同一个方向。用现在的观点看,这是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科学态度,反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相联的命运和家庭责任,也成为表达伉俪情深意笃的千古绝唱。

另附管道升的两首作品,一首《题画竹》,体现她慈母形象;另一首《渔父词》,体现她不慕富贵,看淡功名,向往清淡闲逸的性格。

题画竹

春晴今日又逢晴,闲与儿曹竹下行。

春意近来浓几许,森森稚子日边生!

渔父词其一

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

卓文君和管道升,两个智慧的奇女子,她们一刚一柔,一张一弛,一放一收,在婚姻危机面前,机智而自信、果断而坚决的处理问题,避免了自己感情悲剧的发生,成为人生的赢家。爱情,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世界上没有不变的爱情,也没有不悸动的心,就如花总会谢,女人总会老一样,爱情也会随着时间蒸发,卓文君和管道升这样的女子,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她们知道如何让爱情保鲜,如何让爱情不褪色。这是睿智的女人,也是幸福的女人,当然更是让人羡慕的女人。

不过,我更想说,她们还是幸运的,是幸运的,是幸运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幸运的是,没有遇上渣男。没有遇上的原因,不是因为当时社会没有,也不是当时追求她们的人之中没有,而是她们在选择的时候,做了对的选择,第一步迈出的时候,方向找准了!所以,她们处理危机的做法也能得到对方的认可,危机也就当然可以随之化解。和她们二人相比,班婕妤算是不幸的了,虽然她的《团扇歌》写的也是那么好,可是汉成帝还是投入到了赵飞燕姐妹的怀抱之中并最终死在了妹妹赵合德的床上。真的是,选对人,也很重要啊......

不过,我更想说,她们还是幸运的,幸运的是,没有遇上渣男。没有遇上的原因,不是因为当时社会没有,也不是当时追求她们的人之中没有,而是她们在选择的时候,做了对的选择,第一步迈出的时候,方向找准了!所以,她们处理危机的做法也能得到对方的认可,危机也就当然可以随之化解。和她们二人相比,班婕妤算是不幸的了,虽然她的《团扇歌》写的也是那么好,可是汉成帝还是投入到了赵飞燕姐妹的怀抱之中并最终死在了妹妹赵合德的床上。真的是,选对人,也很重要啊......

看过了故事,欣赏了诗词,我们也感受到了里面女主的大智慧,当然男主也绝对是有情有义有才华。我真的是认为卓文君和管道升不但是才华横溢,而且是聪慧过人,有着绝高的情商和智商,而且她们也不贪图虚荣、功名、富贵,她们是幸福的,更是幸运的,她们遇到了对的人,同时做出了对的选择。虽然她们的故事过去了千百年,但从来没有被遗忘,因为从她们的故事里,我们仍能学到很有用的东西。

​象这二位女主所遇到的问题,几乎是千百年来所有女性遇到的共同问题,古时女性的办法太少,而现代女性手握法律、道德、经济独立这三大武器,真的比那个时代的姐妹们要幸运很多了。在我们庆幸自己所处新时代的同时,也可以向前人借鉴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经验。当然这些经验不止限于女性。因为现在的社会男女平等了啊。我暂时总结了下面几点,与朋友们分享:

第一,就是看准人再付出,要有自己的判断,也要适当听取家长、亲朋好友的意见和建议,全面综合地观察对方,不止经济能力,学识,谈吐,外表,关键看人品。

第二,是否适合自己。从性格、价值观、人生观、爱情观、家庭观各方面判断,两个人在一起是否“合得来”,因为现在是个多元社会,很多事物不能用简单而统一标准去评判对与错。比如两个人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有的人就想轰轰烈烈,功成名就,积累财富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满足自己的存在感和幸福感,而有的人则认为平平淡淡、两个人相守过安静的小日子人生就足矣。

第三,在一起时要建立有效的沟通,除了理解、忍让、帮助,沟通绝对是最关键的。两个人在一起时,不要盲目的理解、忍让、帮助,那样会适得其反,有效的沟通,能让两个人的努力事半功倍。

第四,豁达,就是想开了。人生常常不足百年,又要各自忙工作,有各自的家人和朋友,两个人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虽然两个人在一起,但是相交集的空间与时间细算下来并不多,相对于人生漫长的几十年来说,真的不算长。

第五,戒骄戒躁,并且不要冲动。“冲动是魔鬼”,遇事先冷静,然后再想处理的办法,因为人在冲动的时候最容易做出后悔的事,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因为有人追求的是那种无瑕的爱情,眼睛里不柔“沙子”,即使有深深的爱,一旦被玷污也将弃之不悔。

看完了文章,朋友们还有些什么感想,什么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一起交流与分享。

最后,祝朋友们爱情美满,婚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