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不玩众筹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东西开始融入进来,众筹就是其中一个。

众筹起源于美国,最早的众筹网站叫Kickstarter,该网站通过搭建网络平台面对公众筹资,让有创造力的人可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资金,以便使他们的梦想有可能实现。在上线之初,便备受追捧。资料显示,截止到2013年年中,Kickstarter已累计融资将近6亿美元,发布了10万多个创意,总共吸引了300多万名支持者。这种模式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的融资模式, 每一位普通人都可以通过该种众筹模式获得从事某项创作或活动的资金,无论身份、地位、职业、年龄、性别,只要有想法、有创造能力都可以发起项目。这使得融资的来源者不再局限于风投等机构,而可来源于大众。在第三方支付、P2P之后,众筹作为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也开始在国内兴起。

2011年初,“点名时间”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众筹网站。从这时起,众筹模式落地中国。落地之初,众筹模式的应用主要来自于一些创意工作者,譬如音乐家或艺术家品,他们会向粉丝筹资,粉丝则自愿向自己钟爱的艺术家无偿提供资金。但是随着影响力的扩散及项目的不断成功,众筹项目的范围也从最初带有慈善性质的募捐向多领域、商业化扩展。此后,国内众筹网站快速兴起,包括天使汇、大家投、追梦网、中国梦网、觉Jue.so等网站。那么,众筹是什么?为什么互联网大佬们都如此看重呢?用大白话来说就是:“

众人筹一笔钱,联合起来折腾点事儿。”这句话也揭示出众筹的一个重要特质:把项目解放出来,通过网络平台,直接接触资本。

众筹,翻译自crowdfunding一词,即大众筹资或者群众筹资,是指用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由发起人、跟投人、平台构成,《牛津词典》将其界定为“通过互联网向众人筹集小额资金为某个项目或企业融资的做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4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将众筹融资界定为“通过网络平台为项目发起人筹集从事某项创业或活动的小额资金,并由项目发起人向投资人提供一定回报的融资模式”。众筹网CEO孙宏生指出:“众筹是一个舶来语,英文是大众集资。这种集资方式和传统方式不同,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做集资。众筹是筹钱,众包是筹资源。一句话理解众筹,小钱办大事。

众筹利用互联网特性,使浏览该网站的所有人群,均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生活需求对这些项目进行赞助、支持和投资。单人的投资额很小,经过大量用户的汇集,总投资额却可能很可观,从而能够积沙成塔,帮助急需资金的个人或组织迅速获得低成本的资金来源。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更为开放,人人都是天使投资人,能否获得资金也不再是以项目的商业价值作为唯一标准。

众筹的发起人和平台不能够以股权、债权或者资金作为对支持者的回报,回报的内容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服务或者媒体内容,如音频、视频等。支持者对众筹的支持实际是一种购买,而非投资。筹资项目在发起人预设的时间内达到或者超过目标金额才算成功,如果不成功,资金将会返还给支持者。而发起人为了吸引更多人关注和支持,必须先将自己的创意达到可展示的程度,才能通过平台的审核,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以获得资金支持。这充分体现了发起人的创意能力,开启了新一轮的头脑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