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米有品购物后遭诈骗,这不是小米第一次坑“米粉”

小米的2018年并不平静!登陆港股,上市后首份财报亮眼,但却依然无法平息业界对小米质疑,“互联网公司”定位何时才能让人信服?不仅如此,小米的互联网之路也是“挖坑不断”,更让其核心用户——米粉们伤心不已,显示出公司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小米有品被指泄露用户信息

最近几天,微博和知乎上有不少网友反映,在小米有品购物后个人信息被泄露,并且遭遇电信诈骗。一些资深米粉更表示,被骗金额达到了10万元!原来,诈骗者打着“小米有品客服人员”旗号,不仅了解用户所购买的商品,还能准确报出姓名、地址等重要信息。

小米有品对此回应称,本次信息泄露并非有品系统原因。初步判断是由于某供应商内部系统漏洞,产生部分信息泄露,从而导致骗子冒充有品行骗。已及时报警,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小米有品还表示,已多次短信提醒相关用户骗子行骗方式,谨防上当。

看起来,小米有品对这起个人信息泄漏事件算是有了一个基本交代。不过对米粉而言,能否追回损失依然是个不小的难题;而且小米供应商出现这样的纰漏,也会米粉开始担心,是不是还会出现类似诈骗事件?个人隐私保护如何落到实地?若不解决这些问题,小米有品这一电商业务,恐怕会对其互联网业务形成不小冲击——毕竟米粉今年很受伤。

米粉因P2P风波“粉转黑”

在今年的P2P“爆雷”风潮中,不少米粉因小米的推广广告,大量成为牺牲品,并对小米“粉转黑”:小米在VIP任务里推P2P产品,米粉专享P2P,鼓励用户下载拿积分,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广告展示了,而是更深入的商业合作。用户通过小米渠道下载注册投资,拿返利,返的还是小米产品。我把你当赚钱工具,你把我当信仰,不收割你割谁?

而针对小米推荐P2P事件,小米回应称,“已第一时间下线所有P2P推广广告,也在尽全力帮助用户向涉事P2P平台追索维权”,但关于小米是否应对米粉负起更多责任,就没有了相关表态。不仅如此,业内人士对小米是否应承担责任,同样无法给出肯定答复,“小米不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小米在这次事件中绝对不是无意之举”等意见,让许多米粉感到无奈,彻底失去了对小米的信任。

互联网业务之困

对小米而言,米粉们的存在对其互联网业务有着极大影响:小米对“P2P爆雷门”的冷处理,进一步加深了米粉对小米的不信任,让小米互联网业务名声直线下降,或严重影响小米互联网业务中的营收和增长。

不仅如此,从小米最新的财报来看,互联网业务在其总收入中仅占比8.8%,相比上一季度还有所下滑,略显尴尬;而且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仍主要在中国大陆地区,可见米粉对小米互联网业务的关键性,但P2P爆雷,以及此前的MIUI内置大量广告,已经让米粉怨声载道,对小米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写在最后

事实上,小米超过90%的收入都是由销售硬件贡献的,进一步凸显了其“硬件公司”属性,考虑到智能手机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以及小米手机逐渐失去性价比,且亮点不足(小米8几乎就是Android版的iPhone X),小米所面临的挑战恐怖不局限于互联网业务。

可以说,虽然雷军一直对外宣称小米是互联网公司。但不幸的一点在于,小米的互联网定位充满争议,今年更是连续爆出P2P“爆雷”以及小米有品泄漏用户隐私事件,令米粉伤心之余,也让业界非常怀疑,小米真的有能力成为一家互联网企业吗?恐怕这更需要雷军和其小米公司,在接下来的日子给出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