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句」574 二十四位美人为扬州增添的无尽风韵

伍柒肆

杜牧《寄扬州韩判官》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2018

07

20

词 章

杜牧《寄扬州韩判官》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注释

二十四桥:一说扬州城里原有二十四座桥,一说即吴家砖桥,因古时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桥上而得名。

玉人:既可借以形容美丽洁白的女子,又可比喻风流俊美的才郎。此处玉人当指韩绰。

赏析

扬州之盛唐世艳称,历代诗人为它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风调悠扬,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诗人离开江南以后。江南佳景无数,诗人记忆中最美的印象则是在扬州的景致。诗人本是问候友人近况,却故意用玩笑的口吻与韩绰调侃,问他当此秋尽之时,每夜在何处教妓女歌吹取乐。这样,不但韩绰风流倜傥的才貌依稀可见,两人亲昵深厚的友情得以重温,而且调笑之中还微微流露了诗人对自己十年放荡生活的感喟,从而使此诗平添了许多风韵。杜牧又长于将这类调笑寄寓在风调悠扬、清丽俊爽的画面之中,所以虽写艳情却并不流于轻薄。总之,这首诗巧妙地把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桥上的美丽传说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读之令人如见月光笼罩的二十四桥上,吹箫的美人披着银辉,宛若洁白光润的玉人,仿佛听到呜咽悠扬的箫声飘散在已凉未寒的江南秋夜,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这样优美的境界早已远远超出了与朋友调笑的本意,它所唤起的联想不是风流才子的放荡生活,而是对江南风光的无限向往。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宣歙观察使幕。文宗朝任左补阙,转膳部、比部员外郎。武宗时出任黄、池、睦三州刺史。宣宗时入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又出为湖州刺史,召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官至中书舍人。其为诗注重文意词采,追求高绝绮丽,于晚唐浮靡诗风中自树一帜。擅长近体,绝句尤为出色。

在精神家园里

诗意地栖居

桃李国学苑

TAOLIGUOXUETANG

《每日一句》主创团队

作者兼栏目主持 王丽霞

美编 李锦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