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同心县出“五招”使红葱产业成为农民“新增收点”

同心县抓住国家对宁夏中部干旱带特色产业支持的机遇,科学发展优质红葱,使红葱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红葱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仅窑山乡石羊圈村红葱种植面积已达4500亩,总收入达到254万元,人均仅红葱一项增加收入1827元。

引进新型品种提品质。依托县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大力开展红葱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繁育、鉴定和高产栽培研究,按照市场需求,筛选出适合同心生态条件的优质、高产、抗病虫的新品种,注重异地调种和轮作倒茬,以提高产量,改善红葱品质。

注重病虫防治提水平。与知名科研所联系,对红葱茎腐病、葱蝇等病虫危害进行不同杀菌剂、杀虫剂的药效防治试验研究,筛选最佳防病杀虫技术,控制红葱病虫害危害的蔓延。同时制定“红葱栽培技术规程”,宣传动员群众从播种、田间管理等措施上按照“技术规程”严格实施,提高红葱的种植水平。

规范市场管理提名气。建立红葱销售市场,进一步规范市场管理,统一市场准入,形成有序的红葱市场体系,拓宽市场销售渠道,改变目前集中上市、地头交易、分散销售的状况,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营销网络,开拓红葱市场,提高同心红葱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加大投资力度提强度。一方面积极上报申请业务部门或科研部门批准立项,给与项目投资。另一方面进行社会融资,政府整合资金,集中资金办大事,协调各有关部门给与资金或物质扶持,加大对红葱基地建设的投资力度,把红葱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

确保培训实效提技术。认真编写培训教材,把良种良法配套栽培作为重点,强化对村干部、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的培训,注重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培训,真正达到培训一户,带动一片,辐射全盘的培训效果,努力扩大技术覆盖面,以高产、优质赢得市场,求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