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交一年只能贷10万,“刚需”将被重新定义?

又到了楼市传统的“金九银十”,这两个月一般是楼市的成交旺季,但今年似乎成色不足。

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8年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新建商品住房环比上涨有67个城市,2个城市房价持平,就厦门一个城市降价。67城房价环比上涨,是不是意味着房价稳住了呢?

在15日晚的《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对于这个问题,财经评论员张春蔚表示近三年已无“金九银十”。

而纵观8月楼市,尽管数据显示大部分城市房价环比上涨,但是调控仍在继续:

8月14日,南京楼市又出新政:暂停向企事业单位销售商品房,不足两个月时间,全国至少已有西安、长沙、杭州、上海、深圳、南京6座城市宣布限制企事业单位购买商品房。

8月中,海口等地对楼市再次做出限价的决定,规定商品房售价备案后6个月内不得擅自调高;深圳规定家庭新购商品住房3年内禁止转让。

还有部分城市出台的公积金新规来约束楼市,坚决落实“房住不炒”。限购、限贷、限价,再加上各项公积金政策,楼市正在逐步调整,这些政策正在推动楼市趋向合理化,但是在调控楼市,打击“炒房”的路上,刚需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经历大半年的降温调控后,9月13日晚,北京公布了史上最严的公积金贷款新政,并且9月17日马上开始执行,也就是今天就开始执行了。北京已经开了头,估计不久后其他一线城市也一定是按同样的基调进行调控。

北京这次的公积金贷款新政到底有多严格呢?下面我们划一下重点:

1.贷款额度与缴存年限挂钩,1年只能贷10万

2.二套房认房又认贷,额度只有60万

3.普通住宅首付至少35%,二套80%

4.选址鼓励郊区,搬离市中心

5.月还款额不能超过收入的6成,否则降低额度

6.贷款年限只算到65岁

炒房客就不说了,对于刚需来说,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根据统计,当前北京楼市的平均购房年龄为28岁。按照新政策,他们只能贷款50-60万,而认房又认贷的政策,说明北京公积金政策在全面收紧。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刚需还是炒房客,通通一刀切,强力压制购房需求给楼市降温。

在这种情况下,刚需买房的门槛不断提升,而“刚需”一词似乎也需要重新定义。

从字面上看,刚需就是“刚性需求”,买房以自住为首要条件,和穿衣和吃饭一样,住房也是基本需求。当下,如果你买房的需求没办法省略,经济条件允许,而且政策满足的情况下,就下定决心买。

从新政来看,你以为你自己是刚需,但却是没有被政策认可的刚需。

1、外地有房的人

例如在北京打拼了多年的小李,外地有房,想卖了外地的房子,到北京买房当个真正的北京人,新政之前能贷到120万左右。但现在 “认房又认贷”直接把外地人一脚踢进“二套房政策”范围,上限直接降至60万,其余的尾数还必须求助商业贷,一套下来多出的利息至少12万,这一减一增,小李就得多拿出72万元。可以看到,新政仍在为商品房的中间交易环节加大成本,为 “冻楼”政策添砖加瓦。

2、拿不出首付的人

毕业后才工作两三年的年轻人要买房,靠着“六个钱包”咬咬牙想凑够去买房,但是新政一出,公积金20%的首付比例提升到和商贷一样,首套房如果是买普通住宅,首付比为35%,非普通住宅就要到40%。

很明显,首付和房贷利率大大提高,购房成本提升,没有办理网签的购房者都趁着新政之前办理完毕,而对于北京新政,很多年轻刚需族在采访中表示不得不“重新规划未来”。

综上看来,官方认定的刚需,其实是既能够在北京过上体面生活、而又还没有购买首套房的人群。意思就是有钱你就买,没钱别强买。

从现在看,除了等房子落户、等孩子上学,非买不可,一刻也不能耽误的是刚需,而其他被丈母娘逼的、房价涨了再买,跌了观望的都不算是刚需。所以,趁着别的城市还没出新政策,还没有房子的刚需一族就早点买吧,再拖下去,等待你的未必是房价缩水,还有可能是政策收紧以及利率和首付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