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仍然“见招拆招”,竞价排名存在一天,也许“作恶”不会停

作家六六在百度上查找上海美国领事馆官网,搜索出来的全是广告。

@百度推广 当天道歉并下线相关广告:

此前,有宁波患者在百度搜索复旦附属医院,显示结果却为“复大医院”。花万元动手术,实则配药即可。经央视报道后,@百度 发布说明又深表歉意。

事情曝光后,百度立即下线了与“上海美国领事”相关的代办签证等广告。以最快的速度让“复大医院”消失,对其他类似的现象也暂时进行了“大扫除”,并于做出一番解释,大意是纯属误会,百度自己也因两家医院语义相似而被误导。

9月10日18点14分,@百度 就这两个案例,又发布了一篇三问三答:

百度表示,要找有显示“官网”标志或通过了百度的实名实网认证,搜索结果展现 V 标的搜索结果 。

百度表示已经完成了对2.1万家公立医院、权威医疗研究机构的搜索结果首位展现保护,涉及搜索关键词57639条。

但仅仅两小时不到,百度官微就删除了这篇《三问三答》。

都是竞价排名惹得祸

公众:我们不买账

对于百度的道歉,公众们并不买账,一个是公立医院,一个是民营医院,还交过巨额广告费,百度怎么会傻傻分不清。曾因百度医疗竞价排名吃过大亏的市民李小姐就表示坚决不信是个误会,她的丈夫之前就险些耽误了鼻癌的治疗: “在百度上去搜,搜出来一个医院他就去了,给他做了一个鼻子里东西激光弄掉,后来有一天晚上鼻子出了很厉害的血,到正宗的复旦附属耳鼻喉医院,医生就说不好。”

这样的搜索结果,其实都源于百度竞价排名制度。竞价排名几乎成了一种变相的“保护费”,一家公司如果不支付一定的推广费,搜索栏中即使将公司名称打得一字不差,出来的前几位结果也可能是你的竞争对手,因为他们付了费。

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就遭遇过这种情况,最近他不得不低头,尝试联系百度推广打算付费:“起码搜索我自己的名字我得能拦住啊。国外的相对来说是技术来驱动的,我们这个完全是现金来驱动的。”

对于百度这种“做表面功夫”的表态,网民们基本都达了自己的不满——

竞价营收占77%

业内:这样的“作恶”或许不会停

曝光一起,解决一起,是百度能拿出的最好的态度,但是在浩渺的搜索世界里,这些被改正的却只是沧海一粟。

上海市傅玄杰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李子舟说,百度对于诚信缺少敬畏感,很大程度是因为目前的法律对其缺乏约束力,比如此前就有一家知名火锅餐饮的“李鬼”店在百度买了竞价排名,骗取加盟费,最后正牌火锅店将其告上法庭并胜诉,但是百度却无需为此案付上任何责任。就好像此次上海工商部门只能处罚复大医院,却对百度无可奈何。

缺少了法律约束,仅凭道德声讨显然是无力的。百度今年二季度财报显示,总营收260亿元人民币,其中核心业务即搜索服务与交易服务的组合营收为人民币200亿元,占比总营收达77%。

互联网专家李易分析说,这意味着百度对竞价排名仍有着高度依赖,作为上市公司它根本无法自断财路。

如今百度已从BAT的阵营中掉队,其现在的体量和未来的前景都远远落后与腾讯和阿里巴巴。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自食恶果。

究竟如何能改变

期待颠覆盈利模式的时机

对于百度目前的竞价排名乱象,我们难道只能期待靠舆论压力来迫使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么?

对于类似事件,上海消保委曾不断提醒消费者要谨慎搜索网上信息,上海消保委也专门在自己的网站建立“消保委帮您找”的栏目,希望可以避免消费者上当。

不过,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的入口,依然是大家找信息的首选,消保委的点滴之力十分有限。

现在看来,需要依靠相关部门对其搜索结果的标注进行更细化的监管。有律师建议,职能部门应督促百度将广告链接进行加亮提示,或者加大标注字体使其更为醒目,减少对消费者的混淆误导。

有专家认为,如果未来百度能在人工智能领域找到更好的盈利模式,那么或许会迎来转机。另外还有一个扭转现状的可能那就是,百度在搜索领域垄断地位被打破。

作为国内搜索引擎的霸主,屡屡践踏社会诚信底线,百度光道歉是不够的。如果不能对其严格监管,其自身不能彻底整改,那我们只能说:百度有风险,搜索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