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亿入股安联,京东终于挤入互联网保险赛道

7月24日,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发布了关于安联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变更股东的批复,批准安联中国注册资本从8.05亿元人民币增至16.1亿元人民币,其中, 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认购新增注册资本中的4.83亿元,股权变更后, 安联保险集团(Allianz SE)持股50%,京东持股30%,成为安联的“二股东”, 拿下保险牌照。 安联财险由外商独资变为中外合资。

7月11日,刘强东曾发文提到,和安联老板Oliver在交谈中对于中国保险业达成了三点共识:1.必须让保险公司回归保险才有未来,很多中国保险公司挂羊头卖狗肉;2.过去在中国几乎投啥都赚,保险公司收益看起来都不错,未来中国保险的资产管理和风控将成为核心能力和竞争力;3.保险业务都必须从20年时间开始起步!才能见到一点效果。刘强东表示,他喜欢长期业务,目前京东做的物流供应链和技术投资都是20年才能看到效果。表达了对进军保险业务的信心。

BAT近年来都在积极布局了保险领域,阿里、腾讯也已经拿到了多张保险公司牌照。2013年,阿里、腾讯、平安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成立了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2017年,众安保险于港交所IPO。2015年,阿里旗下蚂蚁金服出资3亿元参与发起设立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2017年获批开业。2016年蚂蚁金服又以8.33亿元认购了国泰财险51%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腾讯2015年出资2.25亿发起成立和泰人寿,占股15%,成为第二大股东,2017年和泰人寿获批开业。2017年1月腾讯和英杰华集团、高瓴资本达成协议共同持有香港英杰华人寿,占股20%。百度在互联网保险领域的布局稍慢一些,2015年与安联保险、高瓴资本联合成立百安保险,2016年百度联合太平洋保险20亿元设车险保险公司。目前虽已获得保险中介牌照,但是第一张保险公司牌照目前仍未到手。不过,今年2月,百度向工商局预核百度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获得通过。

BAT之后,京东也在一点点布局。早在2013年京东就已经开始和中国平安等多家保险公司合作,在京东保险商城卖寿险和财险。2015年先是将保险作为第六大业务板块并入京东金融体系,还联合四川省政府在四川设立了京东互联网财产保险公司,不过没有获得显著成效。2016年京东还投资了互联网车险平台“OK车险”。 2017年开年的时候刘强东提到,可能会以投资购买的方式进入保险行业。

如今,京东终于成功入股安联,拿到保险牌照。根据《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保险公司在具有相应内控管理能力且能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情况下,可将一些险种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经营区域扩展至未设立分公司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保险牌照,即可以在网上销售保险产品。另外,这一牌照与保险中介牌照不同,不仅可以在网上推广销售保险产品,还可以研发新的保险产品。也就是说,京东日后还可以在其既有的交易场景优势的基础上,与安联保险合作研发新的保险产品。

京东日后的战略是要全面转型为一家科技创新型公司。 2014年的时候,刘强东曾表示京东预计10年后70%的净利润来自金融业务。而京东金融在目前所做的“去资产化”,是要在未来改变收入结构,不依赖资产所得的收益,而是要通过服务金融机构产生服务性收入,帮助金融机构做好金融,做B2B2C的模式。因此京东在数据、风控等方面具备的技术能力将成为更大的价值。

保险公司需要通过大数据加持来进一步挖掘用户需求,开发增量市场,针对垂直人群开发新的险种。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用户相关数据,完成险种的优化,更加精准地匹配客户,并且提供定制化服务。不仅在产品设计,在保费定价等其他环节也需要大数据的支持。

安联多年前就宣布要介入互联网保险领域,4月份,安联曾表示和京东方面已经达成了长期合作,双方将在中国建设数字化保险合资公司,集合各自优势,开发并提供有吸引力的保障解决方案,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快速演变的需求。目前老牌保险企业安联拥有众多保险牌照,产品品类丰富,涉及范围广泛,与京东合作,依托其大数据和技术优势。京东在转型的过程中,布局保险领域是其重要的环节,从此加入BAT的竞争赛道,显然京东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双方互相需要,未来将加速在中国保险市场的推进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