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书田精神”打造时代铁军

西安市临潼区检察院地处骊山脚下、渭水之滨,辖区内秦始皇兵马俑和华清池闻名世界,“时代先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检察官”王书田就是临潼检察队伍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近年来,在上级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临潼区检察院紧紧围绕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重点,始终传承发扬“铁腕带铁军,铁面办铁案,铁血铸检魂”的“书田精神”,打造一流队伍,争创一流业绩,提供一流服务,走出了一条求实创新的基层检察院建设之路。该院先后被评为“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全省文明机关”,并被荣记“集体二等功”,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基层检察院”。

传承“书田精神”打造一流检察队伍

临潼区检察院党组赋予“书田精神”“忠诚、专业、清廉”的新时代内涵,全力打造一支检察铁军。

以忠诚为信仰,抓思想强管理。院党组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两学一做”等系列主题活动贯穿于检察工作全过程,组织干警赴梁家河等地接受红色教育,开设道德讲堂,精心打造了王书田先进事迹展厅,将忠诚的执法信仰融入干警血脉。制定《检察人员绩效考核办法》《规范化管理手册》,建立了“五位一体”的检务督查机制,工作经验在全省检察机关推广。

以专业为追求,抓教育练精兵。坚持因岗、因人施训,建立“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岗位练兵”三结合培训模式,开展技能比武、“1+N”主辅岗轮训等活动,全面提升干警综合素能。29名干警、4个部门荣立三等功,14人次获国家、省级表彰,15名业务骨干进入省市检察业务人才库,涌现出“十大平安卫士”“五四好青年”等一批先进典型。

以清廉为本色,抓廉政强作风。坚持从严治检,定期组织干警开展廉政誓签、正反面典型教育、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等活动,打造庭院、廊道、办公、党建“四位一体”廉政文化阵地。全院干警连续十余年未发生一起违法违纪问题,该院被授予“西安市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单位”。

聚焦主责主业争创一流检察业绩

近年来,临潼区检察院以“深耕主业、提质增效”为主线,认真履职,主动作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宽严相济,维护社会稳定。五年来办理了一批在社会上有影响的精品案件,特别是在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行动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成功办理了张宏伟等16人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张鹏武等17人抢占工地、破坏营商环境恶势力犯罪案;顺利起诉了全省首例客运车辆超载危险驾驶案。创新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探索形成了“512”未检新模式,建成全省首个预防青少年犯罪教育基地和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被评为“省级青少年维权岗”。

强化监督,守护公平正义。五年来立案监督54件,提起刑事抗诉4件22人,均获改判,提请抗诉的王新等团伙抢劫案被评为“全国优秀诉讼监督案例”。构建了四部联动的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刘博文故意伤害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精品案件”。办理公益诉讼案57件,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43件(次),起诉3起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均获法院支持,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惩防并举,推进廉政建设。五年来查办涉及惠农扶贫、工程建设等领域职务犯罪94人。开通全省首条预防职务犯罪新“邮路”,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十佳”和“百优”报告。精心打造了十个不同主题的实景式廉政教育基地,受教育党员干部群众3万余人,被评为“全省十佳警示教育基地”。

围绕发展大局提供一流检察服务

临潼区检察院始终坚持主动、精准、便民的工作理念,以一流检察服务获得广泛认可。

主动服务,优化发展环境。紧扣临潼追赶超越大局,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先后制定出台了《服务和保障“营商环境提升年”工作方案》《服务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办法》,建立“一对一”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机制,推出服务营商环境“136”检察新模式,综合运用打击犯罪、风险防控、化解矛盾等手段,为临潼营商环境最优城市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精准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开展精准监督、精准预防、精准教育。重点打击产业脱贫、征地拆迁、危房改造等领域犯罪,保障了扶贫资金安全。成立了全省首个惩治和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示范村。王铁良贪污案例分析入选《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典型案例汇编》。

便民服务,打造民生检察。整合职能,打造“一站式”检察服务大厅。运用“互联网+检察”大数据,优化控告申诉、律师阅卷、行贿档案查询等服务流程,实现“最多跑一次”。创立“五诊”工作法,化解了一批长期遗留的信访问题。人民群众对该院满意度连年提升,2017年达到96.06%,跃居全市基层检察院第一位。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答好新试卷。临潼区检察院将继续发扬“书田精神”,开拓创新,砥砺奋进,以新理念、新作为、新业绩,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东部新城谱写临潼检察新华章。(通讯员 吴强 丁雨薇 本报记者 刘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