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再出命案,王传君、章子怡发声谴责,安全比道歉更重要

8月24日,温州乐清赵女士因搭乘顺风车遇害,引爆热门。从上周六开始,微博热搜,话题一个接一个#女孩坐滴滴顺风车遇害# #起底杀害女孩滴滴司机# #滴滴遇害女孩被迫向司机转账# …

仅仅在微博一个平台,该事件的阅读量达到近11.7亿,讨论量达上百万,引起了一场强大的舆论风暴。

三个月前,空姐遇害案发生之后,滴滴在其官方微博上,高额悬赏求抓获犯罪嫌疑人,并道歉、声明对其业务进行整改。时隔111天,滴滴顺风车又出事了,但在官微已找不到空姐遇害案的道歉声明。

我们于全网找到两起事件的道歉、自查声明进行对比,发现同样的问题,滴滴依然再犯。

比如,都对顾客之前的投诉置之不理,没有给顾客反馈结果,也没有对司机进行相应的监管。

老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浮出水面。比如,滴滴客服低效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家属以及警方及时获取有效信息,展开营救。

但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更大的疑惑,有了空姐遇害案的前车之鉴,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继续选择使用滴滴打车?

不是我们想,而是没得选

小A就是在空姐遇害案之后还在使用滴滴的人之一。她说,这是生活所迫,没得选。

小A北漂3年,做的是服务行业,早中晚三班倒。等她下晚班,已经是北京晚上11点。在街上能拦到车的几率太小,加上她租的房子离公司太远,即便在滴滴上打车也难有人接单!

换房子没戏,一个月工资有限,不能全交房租吧;买车不现实;不上晚班不行,老板不会同意的;相比其他打车软件,滴滴比较经济实惠的,可以接受。

综合以上,小A明知道其中存在的危险,但只能学会更好的保护自己,继续使用。不止她一个人,网上很多网友的评论也表示,他们有相同的困扰。

像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出租车管理相对规范;除了滴滴,还有其他打车软件可供备选。但在二三线城市,出租车漫天要价,不打表屡见不鲜,其他软件的普及率远没有滴滴那么高。相比之下,还是滴滴更靠谱。

特别是近些年来,以滴滴打车为代表的网约车软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相比于传统的街边拦车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网约车更便利、舒服、还便宜,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喜爱。

当人们习惯这种便利的出行方式,便很难再回到之前的状态了。我个人深有体会,第一次去旅行时,在天津的小路上暴走,拦不到车,约不到车,找不到共享单车,差点走到崩溃。

那种感觉就像你习惯了用手机,突然有一天没有了,那份无所适从真的让人很难受。

类似事件,以后还会不会发生

目前,滴滴已经全面叫停顺风车业务。我们不知道,这样网约车遇害事件还会不会再度发生。但是我们知道的是,通过改进,这样的事件也许可以避免发生。

2017年,美国有两名女乘客称自己在坐Uber时被司机强奸,在加州对Uber提起起诉。此事发生后,Uber在软件中增加了一键911功能。

当乘客感觉遇到危险时,她可以点击软件中的防护盾按钮,进入报警界面。按下报警按钮的一瞬间,乘客的GPS定位和所搭车辆的信息就被实时传递到警方的电脑上显示出来。

NBC新闻记者曾做过试验,从按下按钮,到警车到场,不到5分钟。目前Uber只在7个城市和警方实现了这样的信息共享,但未来计划推广到全美所有城市。

这样真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改进方法,比反复的声明、赔偿来的更令人信服!我们要的不是道歉,是安全。

最后,请各大企业在追求科技、商业的同时,摸着自己的良心,负起社会责任。

1972年,一个13岁的孩子乘坐一款福特车出行被追尾,油箱爆炸起火,导致重度烧伤。随后,这个孩子的家庭将福特汽车告上法庭,公司在法庭上的陈词震惊世人。

▲Don't be evil 别作恶 ‍

福特承认这款车有安全隐患,却未采取任何措施去弥补,因为他们算了一笔账。

为所有车弥补安全隐患,需花1亿3750万美元,而如果不弥补,最多只用赔偿受害者4953万美元。所以,他们保持了沉默。

这件事情过去了46年,该有些变化了,别让一个又一个悲剧再度上演!